在基础软件、高端芯片、关键材料等领域,深圳仍存在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为加大新基建资金供给渠道,深圳希望通过专项债、贷款贴息等方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在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方面,深圳近年来围绕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四大领域,加快老基建的转型升级;在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则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图为深圳地铁8号线修建时的场景。《财经》记者 焦建/摄
文|《财经》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深圳市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复函》(下称《复函》)内容公布。除同意深圳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外,国家发改委还表示: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单位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复函》文末提及的日期为11月18日,相关内容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数日后正式公布。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是近20多年来少有的单季度GDP同比增速跌破5%。
因此,是次会议对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定下的主基调为:为确保经济稳健运行,必须发力内需,尤其是政府投资要起到托底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稳增长”信号释放较为明显的背景下,深圳近两年来推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其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地方政府探路适当靠前进行政策发力的重要样本。
在此基础上,《复函》提出:深圳应“按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深圳基建路线图
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初步明晰了上述“新基建”的概念定义。2021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时期科学布局和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
前述“新基建”概念公布不久,就有相关学者对《财经》记者指出:在推动“新基建”落地时,结构上要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等,在投资领域和方向上进行选择和取舍,形成各地在“新基建”领域的独特优势。
在地方层面,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亦是上述新基建涵盖领域较多的城市。为此,2020年7月,深圳在发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下称《意见》)中为其定位: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并明确了具体建设的着力点。
作为“路线图”,该《意见》从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高效配置关键要素资源、构筑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等方面提出6大重点任务,并梳理20项主要工作,36项具体事项。
例如,针对《复函》提出的“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圳在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方面已经进行的规划是:围绕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四大领域,加快老基建的转型升级。而在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则计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集群,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对于一系列工作的意义,2021年3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对深圳的“新基建”工作提出:“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大力发展‘新基建’,有助于深圳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近年来,深圳立足技术和产业优势,超前谋划、主动布局,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新基建’发展驶入快车道。”2021年11月末,深圳市政协的一份报告指出。
该报告也提出建议称:面对重要发展机遇,为避免重复建设等问题,(深圳)在制度设计和建设模式上要统一思想,并坚持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相融合及加强项目建设和使用的有机衔接三大原则。
资金从何而来?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作用。在近两年基础设施投资速度放缓的大趋势下,深圳的做法有何不同,备受关注。
为了避免贪多凑数以及“新瓶装旧酒”,在前述《意见》推出的同时,深圳市区两级一共梳理出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
从投资主体来看: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2447亿元,投资占比是60%;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2亿元,占比40%。
从项目的类型看,5G网络、卫星通讯、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28个,总投资2452亿元;集成电路、8K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42个,总投资1016亿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25个,总投资651亿元。
在选择基建投资领域时,深圳的基础是:其在5G、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基础软件、高端芯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领域仍然受制于人。
另外,前述报告也指出:“由于‘新基建’的形态和边界不断演进拓展,‘新基建’发展与挑战并存。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力度不够、部分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尚存、‘新基建’项目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仍有待突破。”
这实际上是一种全局性的难题:因新基建技术的更新迭代非常快,而且投资规模也比较大,回收周期又比较长,社会资本进入的意愿相对较低。
为此,前述《意见》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激活资本要素多元供给,从财政、国企、银行、基金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加大新基建投资的供给渠道和保障力度,为未来提前布局。“从资本、数据、技术和人才等四大要素出发,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PPP、REITs、专项债、贷款贴息等方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但亦有一位深圳的相关产业人士对《财经》记者指出: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对于公益性比较强、投资回报低、周期长的新基建领域,比如创新基础设施,深圳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对有良好投资回报的新基建领域,比如5G、数据中心,这些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主要是以市场主体来发挥作用。在投资收益不明显且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以扶持性的手段拉动投资短期内可能难以见效。
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武良成近期则提出建议称: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链条全覆盖、主体多元化、要素全方位、生态环境优、体制机制活”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政企共同支持企业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模式和路径,采用“联合冠名、共同使用、财税激励”等模式,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采用多元化支持方式,以链主型、生态引领型企业为中心,联合创新生态圈研究单元共同攻关。
11月29日,深圳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议透露的相关信息显示:深圳市各部门全力加强对“新基建”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市财政局积极运用市级财政预算、地方政府专项债、政府投资基金、公募REITs等多元手段激活新基建资本供给。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优惠支持。截至2021年6月末,辖内6家大型银行新基建贷款余额达996亿元,较年初增长16.8%。市国资委成立新基建投资公司,并充分调动国企力量承担新基建任务,探索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亦表示:根据深圳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圳市发改委牵头落实“新基建投资1000亿元左右”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扩大社会投资,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前述《复函》公布后,深圳将在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方面有何新举措,亦将获得哪些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扶持,已引发各方持续性关注。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