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解读

  • 索引号:11370000004504679L/2021-14960
  • 主题分类: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山东省水利厅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山东省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解读

责任编辑: 办公室 信息来源: 时间:2021-10-22

一、出台背景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治水事业的根本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推进水土保持改革与发展,稳步提高水土保持率,增强水土保持功能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山东,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根据我厅“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整体要求,厅水保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山东“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

二、编制过程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及时学习、深入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我省实际布局“十四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紧紧围绕水利部《水土保持“十四五”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科学确定“十四五”时期全省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举措。紧紧衔接《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落实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具体工作,指导“十四五”时期全省水土保持改革发展。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坚持高质量发展,开启新时代新篇章。“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价,从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规划体系逐渐健全,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超额完成,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取得突破,监测和信息化建设有新发展等方面肯定了“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规划》分析了水土保持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思想,提出坚持民生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协调、精准施策,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强化支撑,创新引领、提升效能等五项规划原则。《规划》整体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和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调控,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强度不断降低,水土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观念更加牢固,初步实现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省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75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6.77%。

第二章坚持重在保护,强化监督管理。提出健全水土保持监管制度、构建行业内外监管机制、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推进服务单位信用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履职督查等五方面工作要求,实现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常态化精准化全覆盖,切实看住人为水土流失。

第三章坚持要在治理,加快工程建设。明确规划期内每年完成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50平方公里,减少土壤流失量200万吨的任务目标。重点实施沂蒙山泰山重点治理工程、黄泛平原区风沙片预防保护工程、坡耕地集中区坡改梯工程、局部水土流失集中区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工程运行管护,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章夯实发展基础,助力高质量发展。提出编制重点工程、水土流失监测等专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优化站网布局,开展覆盖全省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加强监测成果应用;充分应用卫星遥感信息技术和无人机现场核查技术,开展监督检查,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在治理、监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加快推进示范创建,夯实水土保持基础,助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持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加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在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信用监管、社会监督和联合惩戒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工程运行管护等方面,创新工程建管机制;继续加强规划考核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空间管控,突出抓好改革创新工作,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六章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实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等四项保障措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