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小米电视维修费用倒挂,好马为何配不起好鞍?

  作者:青峰

  编辑:刘鹏

  美编:羽墨

  引言

  红人是非多,拥有一众粉丝拥趸的小米近期又被冲上了风口浪尖。事件的起因是有消费者购买了小米电视后,刚过3年质保,就出现了花屏现象,而在售后过程中却被告知“只能换屏”,而换屏费用整体算下来超过3000元,占到电视原价的80%。“这太夸张了”,消费者干脆直接放弃了维修,“买一台新的不香吗?”

  维修费用倒挂,到底是小米有意找茬,还是用户占了低价便宜后延迟买单?这背后的故事也许没那么简单。

  手绘:羽墨

  1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像小米电视这样维修费用倒挂,配件价格几乎超过整机的现象,俗称“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在各个领域都很常见。以豪车为例,很多品牌的入门级豪车可能只需要三四十万,着实让人心动。但涉及到维修和保养价格就不那么美丽了。比如雷克萨斯ES系列,30万元起售不算高,但因为是纯进口车,所以更换配件也必须依赖进口,维修费用自然不菲。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公布的报告来估算,售价30万的车,零部件总价高达180万元。真真让人见识到何谓“豪华轿车”。

  按照汽车领域的说法,雷克萨斯ES系列的零整比达到了600%,所谓零整比,它指的是零配件价格之和与整车价格的比值,零整比越高,就表示维护花销越高,使用成本也就越高。同样,作为宝马家族最亲民的宝马X1,其零整比也高达628%,如果你要自己拼一台宝马一系,就要花出超过六倍的价格。

  如此夸张的零整比,并不是汽车领域的专利。智能手机的零整比虽不似豪车那么夸张,但同样修的比买的贵,以其代表苹果手机为例,有行业媒体统计,iPhone XS零整比达到了134%,以“性价比之王”出圈的小米手机,小米8的零整比也达到了124%。所以,这次事件的小米电视,其维修费用倒挂,也同样可以用零整比来解释。

  2

  赔本赚吆喝?商家的小心机

  配件价格之和远超售价,赔本赚吆喝?在市场经济并不存在不为牟利的生意。买的没有卖的精,放之四海而皆准。

  配件价格高昂的背后,有大宗采购的优惠价格,也有流水线作业降低的成本,总体而言,品牌并不会因为用料成本高而亏损。恰恰相反,看似让利的行为,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首先,在内卷的行业竞争环境中,高质低价是最直接的脱颖而出的方法。以开头提到过保即花屏的小米电视来说,根据相关媒体统计,其销量在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连续十一个季度稳居第一,全球电视出货量稳居前五。豪车入门款的吸引力自不必说了。

  其次,对于很多产品来说,购买是一个低频事件,但维修和保养确是绝对的高频事件。国际知名的汽车研究公司“ iSeeCars”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以市场上最受欢迎的SUV来说,其平均保有时间是8.3年,但按照大众熟知的情况,汽车保养的周期一般是6个月到一年左右。而在大陆境内,经销商普遍要求必须去4S店保养才可以享受保修,因为有了这样不成文的“霸王条款”,其后续利润相当可观。

  无独有偶,手机也是一样。有相关统计显示,智能手机的平均碎屏维修率为8%,2000-3999元的国产主流机型平均碎屏维修率达到8.9%。同时,手机屏幕维修价格比为15%-30%,平均碎屏3-4次就相当于买了一部新手机。有消费者戏称“买得起手机,碎不起屏幕”。这也就是为什么“碎屏险”卖的这么火热了。

  最后,高质低价+饥饿营销,打造出粉丝经济,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就拿小米来说,确实有一些产品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品牌创立之初,通过“限购”、“秒没”,“粉丝为王”等方式迅速积累了知名度和美誉度,随后的几年小米生态逐步成型,智慧家居的概念下打造了越来越多的爆款产品,手机早已不是小米品牌唯一重要的盈利产品。通过最初低价卖出的“马”,小米卖出了越来多的“马鞍”。

  3

  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商家的算盘还灵吗?

  但消费者会一直被高“零整比”的陷阱蒙在鼓里吗?这次小米电视“花屏”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似乎昭示着什么。社交平台上,关于小米电视“过保即花屏”的讨论越演愈烈。在讯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当下,商家的如意算盘也没那么灵了。

  随着Z世代消费者站上主流购物舞台,新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

  相较于上一代对于品牌的在意,年轻人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没有那么强,网络让他们可以接受更多新鲜事物,在购物之前,进行充分对比。此前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对13—21岁年龄段的1.56万名消费者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研,只有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与某个品牌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或稳固的忠诚度。

  基于此,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怀疑起了“品牌溢价”,他们开始思考,在Logo背后的产品本身,是否值这个价格。和自然界很多事物一样,商品也遵循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商品,我们完全没必要去购买最贵的那几款“旗舰产品”,只需要花两成的价格,就可以拥有一个它八成性能的替代款,何乐而不为呢?

  就拿汽车来说,往往一辆20万的汽车,它的综合性能就可以达到百万豪车的80%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原本就抱着尝试心态的消费者被高昂的维修费用吓退,就会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转投其他同类品。这给了更多新兴品牌以机会,也给习惯了“约定俗成”营销手段的商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所谓“买不起马,配不起鞍”的购物陷阱,还能得意几时呢?(文/知顿 青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知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