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2021凤凰网科技峰会:周鸿祎、梁建章、杜鹃等24位嘉宾说些什么?

12月9日-11日,由凤凰网、凤凰网科技主办的“挑战与变革——2021凤凰网科技峰会”正式在线上举办。本届峰会以“挑战与变革”为主题,聚焦碳中和、芯片、AI与元宇宙及新消费等重点领域,汇聚多位科研名家、企业领袖以及投资界领军人士论道中国科技未来,共话中国科技产业在大变革之中的机遇与挑战。

本届峰会上,此前对爆火的元宇宙概念发出不同声音的周鸿祎,再次分享了他的最新观察;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围绕生育问题提出了新观点;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则带来了关于“企业创新痛点与难点”的思考。

除此之外,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龙芯之父”胡伟武、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盒马总裁侯毅等20余位重磅嘉宾,分别围绕相关话题,分享了他们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1、科技迭代从未停止

岁末回首,2021年中国科技产业正身处一场浩大且深刻的变革之中。凤凰卫视COO、凤凰网CEO刘爽在峰会开幕致辞中不无感慨地表示,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对于科技行业而言,留下的不只有感慨,还有争论、反思和期待。

一方面,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企业供需两端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云转型需求加速,中国互联网行业全面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巨头普遍感受到了增长的压力,寻找新模式的迫切感前所未有,芯片成为汽车等重要产业掣肘的因素。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碳管理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考量方向。而在世界科技市场,逆全球化行径不时露头,试图切断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的循环和联系。

(凤凰卫视COO、凤凰网CEO刘爽

“但2021年更有波澜壮阔、蓬勃向上的一面”,刘爽表示,今年科技产业的创新依然不断,智能化浪潮凶猛澎湃,5G进一步普及,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在产业各处整合。同时,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科技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芯片、汽车、消费等各领域崭露头角。

“放眼当下,新的科技革命胎动愈加明显,量子要素、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引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科技迭代从未停止,以新技术应用为目标的创新也从未停止。”刘爽总结道。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从人口角度谈及中国经济未来的隐忧。今年,中国正式放开三胎政策,以鼓励生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无一不预示着中国当下人口问题的迫切性。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梁建章指出,中国当下的生育率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低,所以有必要采取力度最大的鼓励生育的政策。他认为,中国未来将会在在鼓励生育方面提供更多的配套措施,这将对整体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激发作用,也会增加投资者对各行各业的信心。

他认为,低生育率将会带来养老问题恶化、优质人才流失、经济低迷、创新力削弱、综合国力衰竭等各种问题,中国具有强大的财力和执行力,需要刻不容缓地全面放开生育和鼓励生育。

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当下正是重要的寻找发展路径的调整期,也是关键的创新窗口期和转型的机遇期。她称,创新所遭遇的痛点与难点,往往来自于系统的内耗和机制的短板,“我们需要打破藩篱,重构行业对创新环境的生态。”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与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联。”杜鹃认为,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所能展现的创新能量、所能调动的创新资源、所能激发的创新潜力,既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优势的竞争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

(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

今年,新消费投资的热情高涨,前三季度消费领域融资案例高达 520 起,远超 2020年全年总和。这是 VC 挤爆新消费的一年,也是新消费行业极度分化的一年。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在开幕演讲中表示,今年的消费遇冷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的新消费明显出现了一个过热或者泡沫的现象,线下连锁的泡沫,包括新消费的品类,比如大家都是OEM,没有什么本质创新的差异化,所以这会带来很大的泡沫。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

在吴世春看来,消费品的生命力体现在能够构建很强的护城河,也有用户忠诚度和复购率。“如果一个消费品牌只会不断地去购买流量、拉新用户,这种消费品牌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一个天猫卖家”。

2、“双碳”目标的历史地位与改革开放决策相当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定下的目标。10月24日,碳中和顶层文件发布,对2025年、2030年、2060年三大阶段目标作出具体部署。

面对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传统产业如何转型,科技企业能发挥哪些作用?碳中和难在哪里?实现了碳中和的经济社会是什么状态?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

毫无疑问,“双碳”目标的提出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深远且彻底的变革。在“科技、数字、变革:迈向碳中和”论坛环节,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指出,“双碳”目标的历史地位要远超过中国加入WTO,其重要性甚至可与改革开放决策相当”。在他看来,碳中和将会对全球的贸易投资及能源格局进行重塑,中国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

这些行业的变革也将带给早期股权投资带来巨大变化。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提出,在当下技术创新的时代,早期移动互联网偏向投人、投模式创新的投资逻辑已经不复成立。当下的投资更需要投资人看准方向、技术及领域的变化,需要有更好的前期判断、价值判断、技术能力判断,来找到产业格局和方向的变化,投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

作为国内率先专注专注于碳排放管理的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碳阻迹在过去几年服务了众多企业进行碳排放管理,在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看来,“减碳”已经慢慢地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几乎没有人能被排除在碳中和之外,“用燕麦奶代替牛奶,就是一种减碳”。

(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右)与主持人陈琳围绕碳中和展开对话)

晏路辉表示,碳中和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就像二十年前互联网让所有行业重新做了一遍,碳中和也具有这样的潜力,会让所有的行业重新做一遍。”

哈啰出行是一家以共享单车起家的公司,并逐渐扩大业务到两轮出行、四轮出行等多元化业务。哈啰出行副总裁周锦秀指出,绿色是共享出行的本色,“每次骑行可以实现135克的碳减排量”。截至2020年底,哈啰出行累计提供52亿次出行服务,累计减少了近70万吨的碳排放量。

(哈啰出行副总裁周锦秀)

高瓴资本合伙人李良认为,仅仅通过控制碳排交易、资源调配无法真正令中国要实现碳中和,而唯有大规模的换技术,以新的绿色技术驱动,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制定新标准,才能在零碳时代获得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李良表示。

(高瓴资本合伙人李良)

3、中国芯片产业已从追赶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时代已经吹响了智能化的号角。高性能计算被视为智能时代发展的基石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承载高性能计算的芯片则是基石中的基石,业内称之为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和入场券。

作为掌握人工智能命脉的芯片,目前的行业现状如何?未来是什么样的芯片支撑起整个人工智能时代?从5G时代走向6G时代,芯片产业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

在“‘芯’突破:抢占智能时代制高点”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系主任蔡一茂表示,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进入到了“后摩尔时代”,功耗和应用成为新的创新动力(310328),需要针对经典冯氏架构存在的计算瓶颈,寻找新的计算架构突破。

(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系主任蔡一茂)

后摩尔时代,企业的试错成本越来越高,先进技术的研发速度放缓,但同时也也孕育着一些重大的创新机遇。蔡一茂认为,中国作为后发者,如果能够抓住创新机遇、提高创新效率,将缩短差距,“甚至和他们走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右)与主持人陈琳对话。)

作为中国自研芯片的领军企业,龙芯中科在过去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独立发展之路,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认为,中国IT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独立于Wintel(Intel+微软)和AA(ARM+Android)体系之外的新体系。

他强调,发展核心技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追赶,不能幻想弯道超车,必须在不断试错中进行改进,“自主CPU发展需要三十年,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二十年,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紫光展锐高级副总裁黄宇宁。)

上月初,紫光展锐刚刚宣布,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展锐顺利完成了 5G 终端切片技术试验的所有测试项,这标志着展锐5G 芯片已具备终端切片支持能力,为5G切片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紫光展锐高级副总裁黄宇宁看来,未来的几年里,以5G技术为代表的行业应用市场将会再一次爆发,进一步推动物联网连接数量的提升。他表示,物联网现已有三到五亿的连接数量,未来十年内将有五十亿到五百亿的连接数量。

黄宇宁举例,在智慧医疗、智慧工厂、智慧物流及智能采矿等多个应用场景,5G都将令行业更快速地向数字化转型赋能。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称,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缺芯”成为全民关注话题,目前受缺芯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汽车行业,其原因在于疫情初期汽车订单及产量下降。

但在疫情后期,汽车销量增长,需求骤增,导致短期内芯片缺货严重。他预计,此次“缺芯潮”将持续到2022年第三季度。

虽然此前中国芯片公司一直处于落后地位,赵占祥指出,中国过去是缺少芯片巨头,很难有芯片公司能够拿得出来跟全球巨头竞争,但经过三年左右的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龙头的芯片公司。

4、星辰大海和元宇宙,谁才是人类的未来?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迅速升温,资本“扫货”相关概念公司的频率也明显增加,其中不乏Facebook、字节跳动等明星科技公司。有人说元宇宙是AI的下一个时代?也有人说AI与元宇宙是孪生技术。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对元宇宙的疯狂投资?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程度到了哪个阶段?何时会接替人类的大部分工作?2030年能否实现无人驾驶?

在“AI与元宇宙:未来世界的入口?”论坛环节,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指出,元宇宙的引擎实际上是一个新型生产力的工具,实体产业的需求是产业元宇宙发展的源动力。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

田丰指出,产业元宇宙存在三个变量,内核技术的变迁——产业元宇宙是一个空间的搜索引擎,针对实体空间的变化有一个感知,用于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入口的变迁——元宇宙会带来宽带的人机之间的自然交互,带来一个沉浸式的视听、触觉、气味的体验升级;个人帐户的变迁——在产业元宇宙里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超我的化身,我们将拥有数字版的外貌、个人资产等。

(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

自从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初,关于人类究竟要向外探索宇宙还是向内发展的争论一直不休。科幻作家刘慈欣甚至对外表示,当人类专注于元宇宙这种概念的时候,会对探索星辰大海形成障碍。

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看来,星辰大海是人类必须的选择,但元宇宙也未必不是一个我们需要探索的方向,“人类在步入探索星辰大海的大航海时代的同时,我们应该支持并开启数字化生存的元宇宙时代。”

他指出,元宇宙为人类描绘出一个另一种可能的数字未来,他甚至畅想人类死后或许可以将意识上传到数字空间继续存在,“元宇宙给了人类一个精神依托的部分,同时给真正想要创建、创造,并且在一个无疆界的世界里经营自己生意的人一个很有可能的机会”。

(小冰公司CEO李笛)

小冰公司CEO李笛认为,AI不应该只是机械的、死板的语音助手,更有温度、情感、情商的AI Being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他认为,AI Being将会给人类创造一个永恒的情感慰藉的空间,“我们会给宠物赋予人格,也将会给AI赋予人格”。

(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张家兴)

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张家兴同样指出,在元宇宙与AI共同加持的未来中,AI或许也将具备自我意识,甚至可以自我迭代。

事实上,在张家兴看来,未来的元宇宙就是人类与AI共存的一个生态环境。它并非一个完全脱离限制的虚拟世界,在某些层面,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实际上是打通的。

张家兴认为,元宇宙具备三大定律:约束定律——即物理规律对一切存在的终极约束将给人一种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进步定律,经济激励下的生产与消费推动元宇宙的进步;稀缺定律——元宇宙其实最稀缺的东西是真实的人类。

(EDG电竞俱乐部总裁吴历华)

这些畅想或许还太过遥远,在电竞领域,电竞从业者们已经在为元宇宙下的电竞世界进行准备。几周前,中国电竞战队EDG成功夺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冠军,让电竞再度引发人们关注。EDG电竞俱乐部总裁吴历华表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也成为必然的趋势,竞技形态在新场景下一定会产生变化。他认为,在对元宇宙、数字超级场景的探索和尝试中,电竞作为数字体育的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释放更多的产业机会。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左)与资深媒体人郎永淳)

在论坛的1V1对话环节,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与资深媒体人郎永淳围绕云宇宙展开对谈。周鸿祎称,真正产业数字化的元宇宙,概念其实早就有了,称作“数字孪生”。

他认为,元宇宙本质其实是一个界面更诱惑的数字化世界,在这个数字化世界场景里会出现很多新的安全问题。周鸿祎说,“你把自己一生的主要时间都放在元宇宙里了,人类的交往、人类的联系,很多数字孪生、虚拟现实都放在元宇宙,元宇宙一定会被攻击的。”

消费不死

新的消费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描绘世界的方式之一。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他们有着与上代人迥异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喜好,这都令当下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数字化浪潮与新人群的推动下,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新的品牌和新的消费内容涌现出来,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品牌开始摆脱此前落后、低端的代名词,展现出新时代下的自信。

新中产的消费趋势是什么?国潮兴起,中国品牌是否能把握机会?消费投资的热潮是否会持续下去?未来的消费形式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盒马总裁侯毅)

在“洞察消费:新中产新风口”论坛环节,盒马总裁侯毅直截了当地表示,“在新的消费时代,所有的商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他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甚至也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他认为,中国新一代九零后对商品的品质、服务的追求、个性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现在是全新的零售时代。

他称,今天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中产”,将是未来代表中国真正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这些“挑剔”的消费者,光靠烧钱和资本是买不来的。

(Dmall总裁张峰。)

Dmall总裁张峰同样表示,当下用户的消费心理呈现了众多的变化,开始强调对文化、审美及健康等多方面、个性化的需求。“众多需求可以总结出来以下几个高频特点:品牌价值凸显、国潮兴起、全渠道消费、消费分级、种草文化、小众文化。”张峰说,这些众多用户的变化要求我们在新的情况下去抓住这些用户需求的快速迭代。

基于这些观察,张峰认为回归商业本质,方为制胜之道,即用数字化捕捉用户新的需求变化,同时会创造新的触点去连接用户,并且去创造一些新的场景,用这些场景的营销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需要扩展一些新的渠道。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

作为新茶饮的代表企业,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对消费群体的变化感知得更为深切。她认为,正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民族自豪感、对社交、品质等的需求才催生了奈雪的茶这样的新茶饮企业。她称,新式茶饮并不是奈雪的茶创造的新品类,是基于中国传统茶和茶文化的升级和迭代。

(红杉中国合伙人邹家佳)

在论坛最后的1v1对话环节,红杉中国合伙人邹家佳表示,正是得益于互联网及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崛起,才催生出一大批新的消费品牌。且正是由于行业的急速变化,才使得消费这么一个在人们传统认知下的“慢赛道”,一跃成为关注的重点。

与新一代的消费者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一样,邹家佳对外表示,不要小看新一代消费领域的创业者。

她不认同当下媒体们提出的“新消费退潮”的论调,认为消费赛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她称,今年的消费投资遇冷一定程度上与此前的消费投资的集中爆发有关,“本来是一个升温加速的好事,过热了可能就有点‘焦’”。但消费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题之一,“消费主题不死”。

12月11日晚,随着“洞察消费:新中产新风口”论坛环节的结束,2021凤凰网科技峰会圆满地落下帷幕。这是凤凰网、凤凰网科技成功举办的第五次科技峰会。

作为凤凰网、凤凰网科技旗下的重磅活动品牌,峰会长期关注科技行业变动与趋势,跟踪前沿动态。此前的四届峰会累计汇聚了200余位行业重磅嘉宾,活动总曝光超过4.5亿。

诚如凤凰卫视COO、凤凰网CEO刘爽所言:“科技迭代从未停止,以新技术应用为目标的创新也从未停止”。凤凰网、凤凰网科技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科技创新,关注科技产业变革与未来。

(责任编辑: HN66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