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采煤沉陷区建成的神东生态示范基地。 (资料照片)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五采五治”“三期三圈”生态环保治理项目近日获得“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如何在开发能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神东集团逐步创建起以“生态矿区、绿色矿山、清洁煤炭”为特征的大型煤炭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探索解决世界难题
车行在陕北之北,虽然过了草木茂盛的季节,但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漫漫黄沙改披绿装,则是不争的事实。当地人说,视野所及的植被,基本都与神东集团密不可分。
一家煤炭企业,为何热衷地表增绿?神东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主任王义说,“这既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抉择”。
陕西榆林市大柳塔镇靠近该省最北端,号称矿山机电配套设备行业的“义乌”,意为“挖矿”配件在这里都能买到。配套企业的密集,折射出煤炭企业的聚集。这一带煤炭储量丰富,1984年开建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年产煤炭约2亿吨。
大柳塔镇74岁土生土长的何镇回忆说,当年生态恶劣,常常白天种好树苗,一夜风吹又成了沙地。然而,神东集团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看到曾经的黄沙梁终于绿意浓浓,何镇不禁感慨晚年过上了好生活、看到了好风景。
这样的好风景,是无数次分析论证和试验试错换来的。毕竟,在水分稀少、土壤断层的沙梁上,哪些植物能生存下来、繁衍开来都是未知数。为了挑出最优选,神东集团煤炭技术研究院植被培育员郭洋楠同13种强旱生植物“杠”上了,每天3次的光合作用测试雷打不动,还得对植物的根系、土壤等多个项目长期跟踪检测。这一测,就是3年多。最终,郭洋楠及其同事选中了蒙古扁桃、黄芪、沙冬青和绵刺等几种最适合神东矿区的植物,让这些小苗真正扎下根。神东的绿进一步扩大了。
在生态脆弱区进行煤炭开发和生态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尚无可借鉴的成功治理经验。神东集团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探索出“五采五治”“三期三圈”等治理模式。“五采五治”即生态保护理念的五个维度,时间维度“采后治先”,水平维度“采小治大”,垂直维度“采下治上”,资金维度“采黑治绿”,地企维度“采山治域”。“三期三圈”生态保护模式分时空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三期”为采前防治、采中控制、采后利用;空间维度“三圈”为外围防护圈、周边常绿圈、中心美化圈。
据统计,神东集团为生态治理累计投入51亿元,治理面积达384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3%至11%提高到如今的64%以上,植物种类由最初的16种增加到如今的100多种,7矿(8井)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
站在由采煤沉陷区建成的神东生态示范基地最高处远眺,山、水、林、田、湖、草、沙尽收眼底。这里建有生态环境、生态科技、生态文化3个主题共62个示范点,核心示范区面积就达1万亩。2020年,这里被评为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全国同期获评的仅有9家。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神东集团哈拉沟煤矿是全国首座百人千万吨新模式矿井。“哈拉”是蒙古语,意为黑色,与煤炭这一“黑金”相得益彰。
穿戴好专业装备后,记者乘坐专用车辆驶入漆黑的巷道。“如今井下的条件越来越好,配上了专用的防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联系。”该矿机电队党支部书记王继成驾车,半个多小时后来到距井口10多公里的综采二队综采面。正在组织设备检修和清洁作业的综采二队检修班班长贾双喜说,“我们使用企业与华为公司合作研发的工业物联网‘矿山鸿蒙操作系统’,传感器、矿灯、控制器、手机、穿戴设备等可以互联互通,实现周边环境实时感知,井下人员作业安全大为提升”。
综采面与地面垂直距离约200米,328根液压支架撑起了工作区域,大型设备工作时场景颇为壮观。设备虽解放了人力,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隐患。仅液压支架中的高水基乳化液这一工作介质,哈拉沟煤矿以前每天的消耗量就超过1吨。机电队顺槽检修班班长李小宝说:“在高压工作状态下,乳化液容易泄漏造成地下水污染。虽然这种污染从地上难以发现,但更难治理,影响时间也更长。”
神东人不断思索,能否将乳化液这一化工产品直接替换为无污染的水?想到就要做到,该集团对纯水液压支架技术进行了集中技术攻关。当支架进入神东设备维修中心二厂检修组装时,支架班的所有人既激动又紧张,因为不容半点疏忽。神东设备维修中心二厂三部维修钳工曹振国围绕“纯水”加班延点62天,累计310小时,力保支架顺利组装出厂。2018年,世界首套纯水液压支架终于在神东顺利使用,不仅避免了乳化液对环境的污染,每年还可节约近4000万元的乳化液购置费用。
这只是神东集团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绿色发展的缩影。据统计,神东集团累计开展生态研究200多项,环保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专利30多项。今年9月份,神东集团又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团队联合成立研究基地。彭苏萍表示,煤炭企业可在绿色智能开采、煤炭发电、煤制油等方面发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王义告诉记者,神东集团一直重视环境保护。一方面,攻坚克难,系统梳理出关于煤炭开采、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数百项。另一方面,久久为功,做到了年年治理不间断、年年增量不减量、年年提高不降低。
环保不出事故出示范
很多人认为,燃煤等于污染大户。
在神东集团展厅讲解员任浩然看来,这种说法有些绝对。他说,神东的煤炭产品具有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特点,是优质动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也有不少人认为,采煤等于环境杀手。
在神东集团从事环保工作30多年的王义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公平。“我们提出不出事故出示范,实现生态矿区、绿色矿山、清洁煤炭,就是为了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协同共赢的新路子。”他说,环保和安全、保供一样,是企业最重要的事!
从1984年开建至2020年底,神东集团累计生产煤炭31亿吨,企业主要指标达到国内第一、世界领先水平,收获了中华环境奖、全国质量奖等一系列奖项。如今,神东集团从更高层面承担环保责任,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扩大绿色发展的成效。
神东集团地处陕西、内蒙古、山西三地交界处。这一带是我国资源集中开发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战略交汇点。
神东煤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华认为,必须深入进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术、管理、模式的课题研究和示范基地创建,着力解决黄河流域、晋陕内蒙古区域、煤炭行业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与难点,突破瓶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我们将统筹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积极探索‘双碳’背景下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系统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治理新模式,持续提升神东矿区的生态保护功能。”李新华说,神东集团将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日报记者 杨开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