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市政府印发了《枣庄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枣政办字〔2021〕58号,以下简称《规划》),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政策相关内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枣庄市60岁以上人口为71.52万人,占总人口的18.55%,65岁以上老年人为52.83万,占总人口的13.7%,已进入中等老龄化社会。“十三五”期间,枣庄市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建有养老机构117家、床位1.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500张、占比40.6%,建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9处、农村幸福院302处。但与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枣庄市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十四五”时期是枣庄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和关键机遇期,出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市养老服务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对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决策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依据《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出台目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促进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宜居、友好环境初步形成,不断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四、重要举措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主要围绕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推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养老产业、加强养老要素支撑等八项重点任务展开。
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主要是健全政府兜底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三项制度。
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主要是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推动机构养老资源布局优化、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支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
推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主要是建立健全医养康养结合机制、支持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
提升行业监管水平,主要是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主要是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建设兼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在职人才培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育为老志愿服务队伍。
发展壮大养老产业,主要是加快培育特色康养产业、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扩大老年产品供给。
加强养老要素支撑,主要是加强规划引领、加强用地保障、加强财税支持、加强金融信贷支持。
政策解读机关:枣庄市民政局
首席解读顾问:姜文胜
政策咨询电话:0632-331740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