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上确保能源矿产安全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国家安全战略时提出,确保能源矿产安全。这是如此高规格会议首次把矿产安全和能源安全并列,意味着矿产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

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全球范围内向清洁能源转型引发的大量战略性矿产需求。清洁能源需要用到很多关键矿产资源,如电动车电池需要锂、镍、钴、锰,风力发电涡轮需要稀土,电力传输离不开铜。未来这些矿产供应可能难以跟上清洁能源迅速增长的需求,应引起重视。

国际能源署今年5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全球升温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2040年全球清洁能源矿产需求至少翻番,电动车相关矿产需求将增长30倍,其中锂增长42倍,石墨增长25倍,钴增长21倍,镍增长19倍。

事实上,关键矿产资源供应紧张已现端倪。近日,锂价首次突破每吨20万元关口,创历史新高。年初,多家电动车企业也表示,电池供应不足可能影响生产进度。出现“电池荒”虽有产能不足的原因,但因近年来全球企业普遍把重心放在电池研发和产能建设上,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应警惕未来因原料紧张出现电池缺口。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这些战略性矿产供应缺乏弹性。首先,这些矿产的集中度比传统矿产更高。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的《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显示,锂全球储量前三位的国家为智利、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占全球储量68%,钴全球储量前三位的国家为刚果(金)、印尼、澳大利亚,占全球储量70%左右。这些矿产在地理上的高度集中使供应风险加大。可以参照的是,石油在目前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但是全球石油产量前三位的国家美国、沙特和俄罗斯,占全球总产量比重为43%,集中度远低于关键矿产。其次,资源行业投资产出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而言,矿井从投入到商业生产需5年左右。

有预计称,需求的旺盛可能使这些战略性矿产产值增加数倍,达到与传统能源相当的程度。这些矿产,甚至可能成为低碳社会的“新石油”。在这种情况下,战略性矿产的供需缺口可能成为能源转型的瓶颈。正因如此,不少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最近,因煤炭短缺导致的电力紧张提醒我们,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时,更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与国际,提高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和供应链、产业链韧性,以及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和海外利益安全保护。

为此,应加强对战略性矿产的调查、勘查和开发利用统一规划,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矿产储备、供给和保障体系,提升能源矿产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提高能源矿产利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利用模式。同时,加强能源矿产保障能力,打造战略性矿产资源稳定供应的核心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