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川商市运〔2021〕30号


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加快推进向丝绸强省跨越发展,现将《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商务厅

                            2021年11月29日

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

茧丝绸业是我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根据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结合四川实际,现就“十四五”时期茧丝绸行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茧丝绸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提质增效,实现产值规模稳定增长、主要产品产量质量保持全国前两位。

规模效益提质扩容。“十三五”期间,全省有19个市(州)、95个县(区)、100多万人从事茧丝绸产业;总产值1777.5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近20%;凉山、绵阳、宜宾等地成为我国高质量茧丝原料供应基地。2020年,全省桑园面积230万亩,蚕茧、蚕丝、蚕丝及机织交织物(以下简称绸缎)产量为8.3万吨、9421.8吨、1.8亿米,分别占全国19%、12.1%、17.6%、46.7%,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第2位、第2位、第1位,丝绸大省的地位和优势不断巩固提升。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我省丝绸行业积极融入全球贸易大局,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行业展会活动,全方面多层次展示优势拳头产品,全省丝绸行业主要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南充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服饰)和国际丝绸城市网络,成功举办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全行业紧扣产业优化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完善创新载体。创建的一批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加速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实施的一批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蚕桑丝绸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川字号”桑蚕优良品种、小蚕共育和仪评收茧技术、节能烘茧和自动煮茧装备等推动我省蚕茧和蚕丝质量领先全国。

产业规模加快集聚。“十三五”期间,全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加快聚集。先后建成宁南县、武胜县、嘉陵区、高坪区、高县5个茧丝绸工业园区,集聚全省超半数骨干企业;重点建设30个蚕桑重点县,蚕茧产量占全省80%以上;创建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布局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茧丝优势产业带,产值超全省90%。

品牌建设再上台阶。“十三五”期间,创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丝绸源点”“中国蚕桑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果桑之乡”“中国桑茶之乡”等“国字号”品牌。六合集团、顺成纺织、银海丝绸等企业分别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高档丝绸标志产品。“凉山”蚕茧、“宜宾”蚕茧、“涪城”蚕茧、“盐边”蚕茧、“依格尔”真丝家纺、“银海”蚕丝被、“德昌”桑椹、“巴中”柞蚕蛹、“尚好”桑茶等成为优势特色产品。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茧丝绸产业凭借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成为部分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首选产业、骨干产业,助力全省三大贫困片区(秦巴、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28个县、803个村、20多万人口脱贫。我省创立的“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模式在全省全面推广,涪城区和兴文县两个蚕桑发展新模式入选“2017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行业力量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全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与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调研和运行监测,广泛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活动,为茧丝绸产业政策制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等提供支撑和服务,行业服务水平较快大幅提升。“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省级示范平台;缫丝和丝绵制品两项“高征低扣”税费改革分别在2017和2018年实施,加速激发了全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衍生经济蓬勃兴起。“十三五”期间,全行业大力开发蚕桑资源产品,不断拓展产业领域,一批桑叶茶、桑椹酒、桑枝菌、蚕蛹油等食用药用产品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丝绸文化为载体的休闲文旅经济快速兴起,一批丝绸特色小镇、产业园、博物馆等旅游新场景、工业观光、乡村休闲游等旅游线路备受青睐。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省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1.发展机遇方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家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市场优势激发机遇。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内需潜力,富有弹性的完整产业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供求循环逐渐畅通,“双循环”经济格局加速构建。全国、全省经济稳中向好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和空间。

政策利好增添机遇。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省行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路径;省委加快构建农业“10+3”、工业“5+1”、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产业转移带来机遇。世界茧丝绸生产中心正向以中国为主的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集中;国内茧丝绸生产前端向西部转移的力度增大;四川因蚕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好、体系完善和人工成本优势等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省份,正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川考察、投资发展。

新兴消费催生机遇。四川凭借茧丝质量好、绸缎产量大赢得市场份额,蚕丝等天然纺织品随着环保生态意识普及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绿色、健康、品质、品牌消费等成为主流;以蚕桑丝绸为主要原料的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家纺居家等新兴产品正成为消费热点,供给增加将引领消费新需求、催生新机遇。

2.面临挑战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争端加剧和新冠疫情点状发生等外部影响,以及产业后端不强等内部短板都是我省茧丝绸行业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低迷期,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中美之间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深了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等矛盾;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经济急剧下滑,奢侈品消费减少,丝绸消费明显下降,市场拓展空间受到压缩,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后端带动能力不足。我省“原料性生产”的产业特征没有根本改变,行业主要产品产能大但附加值不高,初级产品和价值链低端产品占多数;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引领;创新创意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和开拓市场的水平不高,媒体宣传和资本投入推动品牌建设的力度不够。

装备设施比较落后。我省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省力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采桑、养蚕、收茧等大量依靠人工,机械化程度明显滞后于其他农业产业。工业生产效率明显低于纺织行业,缫丝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工艺流程长,传统有梭织绸机多,无梭织机占比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人才短缺后劲乏力。我省茧丝绸行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多数企业在岗位培训、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省内茧丝绸应用型高职院校不多,技能型、工匠型人才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不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企业招工难、用工缺、老龄化等问题较为严重、成为行业共性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着力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补齐链条,促进茧丝绸一二三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推动我省向丝绸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增强市场机制的配置聚合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特色优势发展。

科学布局、协调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全局统筹,科学布局优质蚕桑基地、工业园区、集群发展和产业转移区域,注重整体性推进,促进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立足自主创新,发挥数据要素的聚合、倍增、叠加效应,推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应用,创建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新业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

多元融合、特色发展。突出茧丝绸业的经济性、文化性、综合性等特长,加快产业成链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推动丝绸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接枝聚合,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放合作,扩大内需。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协作和共建共享,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拓展丝绸市场,全面促进消费。

 (三)发展目标

2025,全省蚕业生产和丝绸工业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效益明显提高,品牌和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加,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栽桑养蚕省力化、丝绸生产数字化,成为全国优质蚕种生产供应调节中心、优质茧丝绸产品制造加工中心、时尚丝绸产品创意设计中心、蚕桑资源多元开发示范区、丝绸文化传承传播及产业化开发示范区。

行业规模稳步扩大。桑园面积达到240万亩,蚕茧产能达12万吨,优质蚕丝产能达到5千吨,优质绸缎产能达到1.5亿米,高档服装服饰产能达5000万件(套),高端家纺用品产能达4000万件(套)。

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蚕桑优良品种覆盖率95%以上,小蚕共育和仪评收茧技术、蚕桑管理智慧系统、煮茧自动化装备等基本普及,机械选茧、短流程缫丝装备研发和绿色生态印染等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增强。蚕桑资源利用率、优质蚕茧蚕丝产量、中高端产品附加值、服装家纺终端产品占比、丝绸文化产业收入等显著增长,年综合总产值达到650亿元,主要丝绸产品出口金额高于“十三五”末。

市场拓展步伐加快。大力培育知名丝绸品牌,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服装家纺品牌,积极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加速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整合教育科技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开展行业高层次人才、实用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

绿色低碳加快转型。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节能减排指标,力争达到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及供应链基本建立。

展望2035,丝绸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具备高端化生态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装备研发走在全国前列,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拳头产品,自主品牌培育能力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产品在中高端占据显著地位,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占比更加合理,丝绸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基本实现“丝绸强省”战略目标,四川成为全国优质蚕桑品种培育中心、高端丝绸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中心、丝绸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提升科技实力

培育建强创新载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创新型头部企业。提升“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用好“天府科技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服务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大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转移力度,探索“研发+转化”新机制新模式,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和产业跨界融合工程,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渠道,加速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引导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建实训基地,加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和能力提升。健全人才“引留培”机制,强化柔性引才用才,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加强行业工匠、高层次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培养。大力宣传丝绸悠久历史文化,引导吸引青年人才从事茧丝绸行业。

(二)加快巩固发展基础

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嘉陵江、金沙江等蚕桑产业重点流域以及生态脆弱、石漠化等重点地区扩大桑树栽植范围,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加快蚕桑生产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突出桑粮(经)复合、桑园立体种养,发展“桑+”循环农业,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应用小蚕专业化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售茧仪器化评级等技术,鼓励开展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试点等,提升行业绿色生产水平;培育一批以桑、蚕、茧为主要原料的绿色资源产品开发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化生产能力,促进全省蚕桑资源优势转变为振兴乡村的产业优势。

巩固提升蚕桑基地。持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五良”融合、“五网”配套要求,强化蚕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应用,建设优质高效标准化桑园、蚕桑资源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类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升星建设。推广“川字号”优良桑蚕品种,开发应用先进适用蚕桑机械和智能装备,推广小蚕环境智能控制、蚕桑生产运营管理智慧系统,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蚕桑生产智慧系统管理运行模式,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继续发挥蚕桑产业扶贫优势,加大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发展多种性质、多种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共享用工”新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新型蚕桑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大力开展物资供应、农机作业、专业化共育、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促进蚕桑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加快提升桑叶采摘、鲜茧采收、烘干冷链、物流配送、蚕桑保险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激发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加快聚集产业发展

汇聚发展优势动能。推动蚕桑产业向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茧丝优势产业带、30个蚕桑重点县集聚发展,争创一批国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向成都、南充等重点区域集约发展,创建一批丝绸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促进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力争在成都、南充、凉山、绵阳、宜宾、广安等重点市州,改扩建现代工业园区10个,孵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产业园区。

推动企业融通协同。构建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推进企业农工贸一体化平台化运营。坚持以大带小,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一带一或带N的联动关系,拉动产业沿链上下游衔接和左右岸配套发展;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以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上下游企业链合创新、抱团融通发展。引导大中小企业加强生产营销配套循环合作,推动产供销协同联动、精准对接,拉动全产业链有效高速运转,形成资源开放、能力共享、协同共赢新格局。

促进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产业链分工,完善承接配套基础条件,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实施园区基地载体升级工程,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释放园区活力。用好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东部的市场、品牌、信息、资本等要素优势与四川的技术、质量、产能、人力等资源优势深度契合、协调发展。加速川渝、川桂、川滇等西部地区共建区域开放合作产业基地和成渝两地对接合作产业承接平台,吸引优质企业生产基地整体落户,带动其关联产业协同向四川转移。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

探索转型升级路径。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数字丝绸建设,探索融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有效路径。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借鉴纺织行业先进技术改造企业和园区,补齐印染供应链,延长精深加工链,促进设备更新、技术迭代、工艺优化和流程再造,推进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导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在行业推广应用,研发蚕桑丝绸原料应用在食品饮料、先进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高性能多功能跨界产品拓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共享、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协作的现代丝绸产业生态。

加快数字丝绸建设。实施“企业上云”工程,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面向丝绸行业的数字化赋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传统生产向“制造+服务”转型。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数字化应用,提高茧丝绸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等网络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现场,精准对接外部供应链和内部生产系统。加快推进茧丝绸交易市场及交易指数发布(南充)中心、中国绸缎指数发布等市场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加快选茧、煮茧、短流程等缫丝智能化装备研发,加大织绸无梭化和准备工序数字化装备投入,改扩建一批缫丝织绸智能生产线、探索智慧车间(工厂)建设。

适度发展丝绸印染。加快补齐丝绸印染产业链短板,引导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印染项目适度适地发展。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印染节能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丝绸印染新品种新产品。推广应用数码喷墨印花、染化料自动配送及在线监控、功能性后整理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练白绸、染色绸、印花绸等加工质量,打通优质产品和中高端产品供给通道,延伸高品质丝绸印染产品供应链。力争在南充、广安等具备印染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引进先进装备,改扩建1~3条丝绸印染现代化生产线,基本适配省内织绸企业需求。

(五)加快融入“双循环”格局

坚持质量品牌引领。持续推进公证检验开展,发挥公证检验服务产业发展有效性能,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实施丝绸精品工程,提高精品蚕茧蚕丝占比,培育蜀锦蜀绣等具有本土文化承载意义、代表四川形象的原创产品和自主品牌,开发丝绸与纺织融合创新的功能性、高品质居家、装饰、产业用等大类产品。参与制(修)订各类产品标准,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实施“新品牌计划”,借鉴国内外知名品牌发展经验,培育“一地一品一业”产业优势,加大商标国际注册,开展“三品一标”申报、品牌认证评价宣传等活动,擦亮茧丝绸“国字号”“川字号”金字招牌,做响公用品牌。引导全省行业以蚕桑丝绸冠名参加或举办各类比赛和展会等。

扩宽现代营销渠道。推广数字贸易、智能零售、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云逛街、云购物等新业态,融入网络经济,拓展直播带货、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等消费新场景,开设一批丝绸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展示馆等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销售实体。深入融合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赋能企业和园区,创建直播供应体系,探索反向定制基地建设,加快形成智慧化柔性化供应链。推动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定制化智能化消费。创新跨境电商外贸模式,主动对接寄递物流、展览展示、影视制作等新兴服务贸易,推动“四川造”产品走出去。

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用好“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扩大产品供给,提升传统消费线上化、品牌化、集约化、直供化,培育新型消费,引导消费回流、拓展市场。培育一批特色消费群体,以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等,推动丝绸市场向“产品+服务”转变、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增强消费者对丝绸及消费文化的认同感、价值感。支持南充办好中国西部茧丝绸博览会,引导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大型促销展会、行业内专业展会等活动。

提升国际竞争力。引导茧丝绸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四川特色产品和服务加大出口,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积极融入外贸新业态,推动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产业带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推动成都、南充等地培育和引进丝绸类外综服企业,推动优势特色丝绸产品依托主流平台和我省海外仓网络构建出海路径,推动品牌产品自建独立站形成私域流量,培养带货达人。

(六)加速多元融合发展

深挖丝绸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嫘祖、蜀锦、蜀绣、蜀绘、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丝绸源点等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利用。完善提升现有丝绸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设计更多丝绸主题的文化、文创和文博等产品;组织举办织锦、刺绣、丝毯等传统技艺传播活动。以纪录片、影视作品、动漫演示、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展示传播丝绸文化,讲好丝绸故事,增强行业文化软实力。

向旅游业延伸拓展。围绕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推广“蚕桑+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融入巴蜀文化、茶马古道旅游走廊,推动南方丝路文化旅游带培育。大力发展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及旅游演艺等新产业。引导工业企业改建开放式生产线和生产现场游览通道,发展丝绸工业旅游,利用生产场景、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等吸引游客,增强对丝绸的信任感信赖度。实施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丝绸特色小镇、文化街区、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代表性景点、星级景区等,增大丝绸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

开发多元跨界产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设计理念和生产模式,引导企业、设计机构、设计人员等面向市场、面向生活开发更多原创产品,面向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居家美容、建筑装饰、军工航空等多领域多行业开发桑叶茶、桑椹酒、蚕丝面膜、绢丝滤网、真丝绳带、航天服装等多元化适用消费品、产业用品等,增加品种数量、拓展产品用途、创新产品功能、提高产品价值。推动丝绸文化向餐饮娱乐、酒店房产、医疗康养、旅游交通等产业跨界延伸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围绕农业“10+3”、工业“5+1”、服务业“4+6”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各部门明确分工、责任落实、紧密合作,统筹推进茧丝绸行业发展各项工作。商务厅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其他省级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精心组织实施,做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协作、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共同推动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等引导作用,形成支持茧丝绸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蚕桑生产农机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支持蚕桑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以及工厂化养蚕、智能化缫丝、数字化织造、绿色化印染等关键环节装备研发、技术改造。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交易,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丝绸文化数字化传承、利用型保护、产业化开发,鼓励丝绸工业遗产项目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实施传统丝绸技艺振兴工程

(三)优化发展环境

健全完善栽桑养蚕利益联结机制,统筹用好市场力量,维护蚕茧收购秩序,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行为。支持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合作,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完善“天府信用通”“园保贷”“天府科技云”等平台精准服务功能。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技术转化中心、创新中心等建设,优先与专家团队签署合作项目。

(四)发挥社团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创新团队等社团组织在交流合作、政策建议、科技攻关、标准制订、成果转化、行业自律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开展行业运行监测、统计分析、调查研究、标准宣贯、品牌评价、产品宣传、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竞赛展会等行业交流、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活动。引导企业用好各类帮扶政策和优惠措施,及时反映行业动态和企业诉求。鼓励社团组织参与制定有关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提出措施建议,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协调稳定发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