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名政协委员历时11个月深入调研,市政协建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圳成为国家信息通信“桥头堡”

  光明科学城中心区鸟瞰图(效果图)。

  核心提示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圳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素、高端产业的进一步集聚。而大力发展“新基建”,有助于深圳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今年,市政协提交的重点提案《关于以“新基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由市委书记王伟中领衔督办。同时,市政协发动100多名政协委员开展了为期11个月的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一系列调研成果。

  11月29日,市政协围绕“以‘新基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根据调研所得,积极建言。

  关键词1

  互联网体验

  打造大湾区信息通信枢纽中心

  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核心内容。市政协常委、宝安区政协副主席高瞻代表“信息基础设施”小组作分报告发言时表示,由于国家互联网骨干核心节点、骨干直联点分布在国家重点省份的省会城市,而深圳市互联网需要通过广州进行疏导,因此虽然深圳作为国家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互联网网络层级却比较低,严重影响互联网体验。

  “深圳目前的网络层级与东京、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家和城市全球性国际信息枢纽地位相比差距还较大。建议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打造与深圳战略地位相匹配的大湾区信息通信枢纽中心。”高瞻建议,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为载体,积极争取和谋划布局国家级通信基础设施,推动国际互联网业务落地和跨境数据流通试点,实现深圳与“一带一路”国家互联网互联互通,推动深圳成为国家信息通信流通的“桥头堡”。同时,加大电信业务市场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下放电信业务审批权限,优化深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提升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流量需求大幅度提升,使得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设需求强劲。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兼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袁义才提出,目前,深圳IDC业务供应紧张,满足低延时要求的IDC建设不足可能对深圳AI产业发展造成影响。

  袁义才建议,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深圳应充分甚至是超前考虑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的用地需求,将配建数据中心纳入相关规划标准,比如要求一定规模的科技产业园配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同时,要加强能源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引进和研发先进的IDC技术。

  关键词2

  破解 “卡脖子”问题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

  通过加快推进“新基建”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委员们调研重点。市政协常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武良成认为,目前,深圳在基础软件、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深圳要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链条全覆盖、主体多元化、要素全方位、生态环境优、体制机制活”的科技创新体系。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深圳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武良成认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亟须提速,对接产业需求的成果转化基地需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核心载体,但截至今年5月,除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及相应土建启动建设、材料基因组设施已启动设备采购外,光明科学城其余项目尚在论证审批当中。同时,院市合作项目遴选和落地机制有待完善,科学中心科技规划需加快出台。此外,光明科学城目前正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但在发挥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平台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共享服务平台需加快建设并明确制度安排,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需进一步探索。”武良成说。

  “量子信息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开始加大对我国的限制,部分关键核心装备已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我国量子科技的自主可控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认为,打铁还得自身硬,要通过“新基建”行动计划提升量子信息领域的硬实力,牢固掌握未来的发展主动权和创新主动权。

  他建议,建设深圳量子科技园和产业园,设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专项基金激励量子科技实现自主可控;建设量子产业政府母基金吸引社会基金共同打造深圳“量子谷”。依托合肥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联合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和粤港澳地区优势高校,打造我国南方的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网络,攻克量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卡脖子”的关键核心装备,实现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为保障我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先行示范和排头兵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市政协常委、民盟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朱东波建议,尽快落实深圳“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制定实施办法,设立微种子概念验证基金,助力高校、研究机构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同时,制定实施“中试平台配置计划”,围绕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专项中试平台,如在集成电路领域加快建立第三代半导体试验线、5G中高频小型工艺中试线等,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3

  避免“重建轻用”

  发放消费券鼓励企业上云

  调研组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5G设施、智能杆等新基建的应用场景不足,“新基建”尚未体现出对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较大拉动作用。

  “深圳对‘新基建’投入很大,但是应用场景不足,有可能会拖累‘新基建’的发展,应避免‘重建轻用’。” 市政协常委、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杨辉说。市政协常委、市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俊也提出,部分平台企业因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而变成仅供展示的“阳台”。

  对此,委员们纷纷建言。杨辉表示,深圳在“新基建”硬件铺设的同时,要更注重鼓励社会各界和市场主体依托“新基建”开展应用创新,要“以建促用,以用带建”,加快创新培育应用市场。他认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市场,培育低成本、易部署、见效快的软件产品,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获得生产订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要培育智慧城市的应用市场,要围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园区管理等领域,打造标杆示范应用,形成千亿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市场。

  为解决企业上云积极性不高问题,夏俊认为,应将宝安区以消费券补贴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的模式进行推广,鼓励中小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在市政协常委、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平台关键技术、特别是高端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几乎被国外所垄断,在很多领域缺乏足够多的应用场景。他建议深圳发挥市政府的指导作用和集聚优质资源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出台政策,充分激励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集聚高校研究机构等众多优质资源,组建集“产、学、研、政、资、用”为一体的趋势技术开发联盟,对标准工业互联网边缘接入、运用发展、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关键和重要设备进行联合攻关,为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建样板、树典型,提供足够多的应用场景。

  “建议以区为单位建设面向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边缘智能计算中心。” 市政协常委、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提出,在区级建设边缘智能计算中心主要用于解决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区可针对产业发展特色,在基础平台之上打造个性化平台,如面向城中村治理问题的算法平台、面向工业制造的计算平台等,让区级边缘计算平台能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4

  突破信息壁垒

  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制统一标准

  融合基础设施是指深入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了融合基础设施。市政协委员、深职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代表“融合基础设施”小组作分报告发言时表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点是将数据转换为新生产要素,进而提供给基础平台,最终达到新增长的目的。但目前融合“新基建”面临着“数据孤岛”、数据不兼容、不通用等问题。

  王雪建议,首先要加强融合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的建设,新建和改建项目必须强制以统一标准建设,以免造成新的壁垒。同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破除利益壁垒,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纳入法制轨道。“数据就是价值。”王雪建议在实现数据共享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价值规律,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体现数据自身价值,以数据数量、质量、使用率等为参考,给予信息提供单位适当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其共享开放信用信息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多功能智能杆近1.5万根,在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和积极开展融合创新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但同样面临着数据孤岛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市知联会副会长、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宁表示,深圳亟须加快以多功能杆为主体的物联感知网络建设,统筹杆体建设和移交,加大研发与新技术应用,创新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继续推进一体化数据采集共享中台建设,助力智慧城市数字底座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5

  多元投资

  为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提供法律保障

  “‘新基建’涉及诸多产业领域,投资规模巨大,必须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武良成建议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如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厘清市区事权和两级财政投入边界,夯实辖区政府责任;科学界定市场和政府各自投资范围,可由市场解决的项目,优先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资金来源。同时,他建议深圳设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全面保障“新基建”项目落地实施的资金需求,鼓励国企带头并承担更多新基建任务。

  武良成还提出,探索“新基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全面调动社会资金,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此外,针对不同的行业属性,出台“新基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以股权或其他方式投入重大“新基建”项目。争取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探索扩大运用专项债支持“新基建”的范围,逐步研究探索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领域的“新基建”项目纳入专项债范围。

  在宝安区政协委员、广东宝城(宝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慧看来,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就要为之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她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首先要破除政府和社会资本在PPP协议中的地位不平等问题,因此,要立法对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PPP项目进行权益保护。同时,要限制行政优益权,平衡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协议地位。此外,应逐步建立公私合作双方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从而在政府和社会组织内部形成互相制约、良性竞争的状态,促进社会资本对“新基建”PPP项目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6

  人才

  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新型数字工匠

  “新基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对此,委员们认为,新技术、“新基建”领域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度持续走高,深圳制定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但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新基建”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缺口。

  为此,陈志列建议,要深化产教融合,培育产业急需人才。“建议深圳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由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与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设立覆盖工业互联网主要技术和应用的专业学科与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形成教、学、用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开设实操课程和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应用创新兼备的产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学科新模式,缩短人才从学到用的成长距离,打破互联网人缺乏工业知识基础、工业工程人缺乏信息技术能力的壁垒。”

  “要培养既懂数控设备操作,又懂IT网络配置、能看图纸写代码的新型数字工匠。”夏俊建议,参考德国“双轨制”教育体系,高校和企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工匠型人才,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授课,并围绕产业工艺和品质,边学、边研、边优化。

  武良成也提出,要发挥人才市场化评价作用,构建以“能力+业绩”为核心、分领域分赛道的技术类高端人才评价体系。他建议,深圳探索薪酬制度改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在收入分配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根据薪酬制度采取“谈判制”“包干价”引进高水平人才,积极构建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

  (原标题:《100多名政协委员历时11个月深入调研,市政协建言“新基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深圳成为国家信息通信“桥头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