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重庆智能电网科技产业基地落户重庆高新区科学城直管园。该基地使用的工业用地,是重庆探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后,最初获批的2宗地之一。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是指政府部门在完成地质灾害、压覆矿产、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提前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并纳入土地出让公告,企业拿地前就知晓地块使用要求和标准,建成投产后再由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和监管。此举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缩短项目投产达产周期,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项目开工建设时间至少缩短2至3个月
位于重庆高新区金凤镇的检测认证科技园,同样是重庆探索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的受益对象。今年10月,该项目已完成交地和不动产权证办理及方案设计,正开展施工图编制,预计90天内即可开工。
据介绍,与以往相比,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时间至少缩短了2至3个月,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时间是怎么省下来的?
记者了解到,过去,项目用地需要先通过土地招拍挂,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然后才能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工程建设手续,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
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一方面政府部门提前完成了区域评估,用地企业不再需要自行开展相关项目评价或者简化部分项目评价和审批,有效节约了企业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用地企业可以提前知悉用地标准和地块情况,便于提前开展建设方案设计,提前谋划项目实施进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动告知承诺制、容缺后补、代办制等改革措施,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优化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缩短企业拿地开工时间。
今年6月7日,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印发了《关于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市逐步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
同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在全市率先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提出用地企业从拿地到开工全流程耗时不超过90天,力争最终实现“交地即可开工”;且2022年底前标准地出让比例不低于30%,2023年底前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
新模式解决工业用地管理粗放问题
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高新区针对以往工业用地管理粗放、监管效果不佳的问题,借鉴浙江等省市先进经验,探索出以“标准地出让”为载体、以“交地即开工”为目标、以“一站式企业服务”为保障、以“节约集约用地”为落脚点的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的供地新模式。
例如,过去企业用地存在“多圈少用、圈而不用”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刚性约束,给不规范用地的“擦边球”行为留下了空间。
针对这一现象,高新区首先提高“门槛”,严格项目准入标准。高标准制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5项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控制性指标,倒逼用地企业量力而行,综合研判、科学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从而改变以往工业用地低效利用、产出效益不佳的困境。
又如,过去项目报建的行政审批手续繁琐,企业往往苦于“跑流程”。高新区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出告知承诺、容缺后补、“交地即领证”“分段办理”等改革举措,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用地企业取得土地成交确认书后,就能提前申请施工环节预审批、施工登记意见函,可以在签订出让合同、缴纳出让价款、申请交地、办理规划许可等工作期间同步达到施工条件,从而大幅节约开工时间。
细致服务解决企业用地痛点
企业通过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拿到地块后,还能享受到“售后服务”。高新区组建专业团队,为用地企业无偿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全流程企业服务。
一站式服务的“菜单”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头痛的环节,我们都有对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中,用地企业往往因为专业技术能力不够、与行政审批部门沟通衔接不足、开发建设手续办理流程不熟等,导致建设方案反复调整、手续办理效率不高。
为此,高新区产业发展公司组建企业服务专业团队,安排项目专人负责,在用地企业自愿选择的前提下,为用地企业无偿办理项目开工建设涉及的所有手续,并提供方案设计、竣工验收等专业化服务。如此一来,用地企业就可以更专注于研究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
不仅如此,因企业事先对用地标准、准入要求、地块情况等并不了解,还得自掏腰包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往往因此造成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影响投入产出效益。
为消除这些用地痛点,高新区由各相关部门提前完成区域评价并在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时一并公告。企业事前了解地块情况,可以提前开展建设方案设计,摸排用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阻碍项目实施的“绊脚石”,以顺利推进项目实施。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的改革探索,为全市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下一步,全市将逐步推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让更多工业项目跑出“加速度”。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