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读懂青岛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措施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 “项目落地年”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青岛市进一步优化和再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出一系列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措施。

  1.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限控制在75个工作日以内。

  2.再造市政公用管线类工程审批流程

  量身打造“急速办”、“联合办”、“极简办”、“承诺办”等4类服务措施,市政公用管线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

  3.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

  将办理环节整合为开工手续、联合检查、联合验收3个环节,全过程审批时限最长不超过8个工作日。减免配套费、水土保持费、勘察费、工程监理、规划放线等费用,实现“零费用”。

  4.升级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审批服务

  将限时联合验收事项划分为两个阶段,建设单位可以自主选择申请分段联合验收。

  5.推行告知承诺服务

  通过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单位可以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市政类等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6.电子证照实现数据共享

  我市签发全省首张电子施工许可证,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8个审批证照实现了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在线查看、下载、打印电子许可证,实现亮证功能,应用更便捷。

  7.优化施工图审查系列措施

  先后推出施工图联合审查、施工图联合审查“预审模式”、运程数字化审图服务、施工图告知承诺服务等系列优化施工图审查措施。

  8.推行市政公用“十二事合一”服务

  将城市绿地树木审批、雨水污水设施及专用排水设施接入城市排水管网方案备案、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信号灯迁移、路灯迁移以及供水、供电、燃气、热力、通信、排水、有线电视等报装服务,整合为市政公用审批服务“十二事合一”集成办理。

  9.推行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服务

  建设单位可依据项目进度需要,按照施工顺序,依次申请“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地上”阶段施工手续办理。

  10.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服务

  通过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智能化水平,为每个建设项目量身订制审批服务清单。

  11.推行全流程“多测合一”服务

  整合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全流程各阶段涉及的测绘事项,通过多测合一业务系统实现成果流转和共享。

  12.推行建设项目策划生成服务

  统筹协调策划项目的空间位置、建设要求和规划条件等关键性要素,为项目招商、立项、落地提供决策依据及后续简化审批程序。

  13.全国率先推行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

  通过数据赋能,依托“告知承诺+数据共享+区块链”,将企业所需提交材料由原来的7项缩减到0项。

  14.区块链技术实现“刷脸办事”

  企业在网上申报建设类审批业务时,无需携带申报人员身份证原件,通过人脸识别后即可实现“刷脸办事”。

  15.“智慧客服”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审批管理平台推出的“智慧客服”AI小助手,能够为建设单位第一时间解答各类疑问,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切实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