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产业】 导读:近年来,移动源污染频繁出现在各项政策中,且均占据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在紧张布局相关工作,而移动源污染防治以其不可控性和复杂性,治理难度颇高。为此,建设更为精准、有效的监测网将对相关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以上表述来自《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最近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也点名了移动源污染治理问题。《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城市需组织专项检查、完成重点场所全覆盖,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进程。
政策频频加码,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据统计,去年全年,全国仅机动车4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就有1593万吨,想要完全控制住并不容易。而且,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排放设施的可移动性,监督管理很困难。且车辆在不同的速度和工况下,监测的结果也不一样,有排放监测的复杂性。”
在重重压力下,各地市也在紧张布局移动源污染防控工作。
10月份,2021年北京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指出,近几年,北京市综合运用法治、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已实现移动源排放污染物大幅下降。
随后,市委生态文明委办公室印发“2021-2022年北京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再次强调移动源仍是北京市PM2.5第一大污染来源,要“持续打好重型柴油车攻坚战”。
从12月1日起,北京市还将实施三项重点政策,包括执行“京6B”车用汽柴油标准,扩大非道路机械低排区范围,扩大7个区禁用范围、增加3种禁用类型等,推进治理、监管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移动源常态化管理。
安徽省芜湖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落实属地监测工作
近日,芜湖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2021机动车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规范机动车检测市场。
从源头着手,监测、管理同步,芜湖市的移动源防控一直在朝着纵深方向推进。
此前,芜湖市建成首座乡镇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站,包括现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黑烟车智能识别抓拍系统、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三个单元,试运行结束后,除改善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也将为其他地市提供样本。
四川省成都市:全天候“蹲点”,科技防控、现场巡查相结合
成都市已连续六年对全市加油站点等进行全覆盖检查,对88座加油站试点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将数据统一上传到生态环境局后台,实时监控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同时采用电子通行码等手段,限制高污染移动源进入绕城高速。
除常态化开展人工路查路检外,成都市在高新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等13个区(市)县的主要货运干道均布置了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将抓拍到的证据上传相关部门,提高取证效率。
此外,成都市的遥感监测网已初见成效,下一步还将继续优化该网络,实施“区-市-省”数据共享,达到“同城一体化”。
随着相关政策标准不断收紧,各地也在寻求更有效的移动源污染防控手段,而“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成,将成为其中的关键一步,为后续监管提供先决条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