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新能再度“出手”负极材料

下游需求不断攀升,易成新能再度“出手”负极材料。

11月22日,易成新能发布公告,拟设立两家负极材料公司,分别为平顶山天厚新材料有限公司、禹州市天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这两家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均为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及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

在此之前,今年6月,易成新能与南阳市淅川县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7.5亿元,建设周期18个月,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成1.5万吨负极材料。

易成新能不断加码负极材料布局的逻辑在于,一方面,新能源市场持续火热,动力电池出货量增加,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也持续攀升。

GGII数据显示,2021Q3锂电四大主材出货量同比增长均超50%,预计2025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145万吨。

另一方面,受“双减”政策影响,内蒙古和山东限产严重,负极上游原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石墨价格持续上行。截至目前,高端人造石墨已达7.55万元/吨。

GGII预计,2021Q4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势头,负极受石墨化及针状焦价格上涨带动,价格环比增长有望超10%;石墨化价格有望突破2.8万元/吨,成为限制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除动力市场外,易成新能还瞄准电动工具、电动轻型车、3C数码、基站储能等对负极材料性能要求低,价格敏感度高的细分市场,期望借力下游市场东风,将负极材料打造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负责其负极业务的中平瀚博营业收入仅4645.7万元,净利润亏损6713.43万元。故此,今年易成新能能否在新能源市场上大施拳脚,分得市场红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高工锂电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