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争当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中,江苏理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方面破难点、疏堵点、再攀高峰。
江苏是我国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省,科教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配套能力突出。在长三角争当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中,江苏理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方面破难点、疏堵点、再攀高峰。
长三角科创产业版图里的江苏优势
在创新上,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拥有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8家国家级高新区,在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上位居国际前列,是长三角乃至全国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创新策源地之一。
在产业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培育集聚了徐工、恒力、天合光能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在长三角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地位,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围绕上海等配套需求,在基础材料、核心设备与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空间上,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沿江先进制造业高地,同时形成了泰州生物医药、徐州高端装备、盐城节能环保、连云港化工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在企业上,江苏涌现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2020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位居全国第二,拥有独角兽企业19家,位居全国第五。目前,江苏省A股上市企业479家,分别占全国和长三角总量的11.5%和32.2%;江苏省科创板上市企业66家,分别占全国和长三角总量的18.8%和41.3%。
江苏科创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
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在南京高校12个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仅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工学科与江苏产业直接关联度较强,不到双一流学科总数的1/3,中科院在江苏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仅占40%。
培育产业与本地实际不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处于培育阶段,主导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滞后,发展过程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地方政府由于难以预见未来可能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方向,实践中往往将上级政府确定的新兴产业方向移植过来。目前市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有些区域在定这些产业方向的时候仅凭辖区内的1~2家企业就提出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政策供给与产业生命周期需求不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政府大量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供给端,新兴产业供给能力有可能被人为放大了,导致新产品过剩。而针对需求侧的政策仅有“首台套”“创新券”等,在执行中依然存在规模小等问题,比如从2020年南京兑现的创新券情况看,所有需求侧企业实际支出金额49810.9万元。
重塑新时期江苏科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第一,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整合政府政策资源,突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进一步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及省级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建设水平。持续强化以企业为重点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探索实行涵盖科技、人才、融资、财税、服务等“一揽子”政策扶持计划,鼓励领军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创新联盟和大中小融通创新载体,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培育更多高水平“链主”企业、高效益创新成果、高质量智造品牌和引领性质量标准。鼓励龙头和骨干企业跨界整合,培育一批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集成骨干企业。
第二,更加精准供给产业政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推动产业扶持政策从重供给端向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转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扶持政策中要加强产业基金的跟投和领投。鼓励探索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苏南地区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优势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从源头上抢占科技创新前沿;苏中苏北地区更多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鼓励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探索产业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创新发展路径。
第三,更好打造营商环境。对标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国家、区域和社区,转变过度重视专利、发明申请和企业招引的发展路径,加强创新平台打造和地方企业家精神培育,进一步完善开放创新、科技创业与科技金融体系,更加注重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健全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和用好各类人才的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企业的创新动力、制度的创新活力,培育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
第四,更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城市间创新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途径,推广“总部+基地”“总部+分支机构”等区域合作模式,鼓励中小城市在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等城市建立反向飞地,提升区域创新资源的共享水平。强化区域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鼓励高校加大与江苏产业需求相关的学科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袁丰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雯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江苏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