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入场!B站拿下支付牌照,“支付+”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前有阿里、腾讯、京东、美团,近有快手、抖音、拼多多、携程等,互联网“顶流”们似乎都有着“支付梦”。

最近一个“圆梦”的是视频平台Bilibili (哔哩哔哩,下称“B站”)。近日,一份国有资产拍卖公告显示,B站以约1.18亿元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甬易支付”)65.5%的股权,成为控股方,该交易仍待监管部门正式批准。

B站上周刚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月活用户继续增长,已达2.67亿;核心业务包括游戏、直播和增值服务以及广告收入,其中广告业务同比翻番,另几项主营业务收入也保持增长。不过由于营业成本居高不下,B站三季度整体净亏损仍达26.77亿元,是同期的1.47倍。

购入支付牌照会给B站带来什么,能制造下一个盈利点吗?为何互联网巨头们都爱支付牌照,“支付+”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在支付互联互通推进的背景下,耗资买牌照还有必要吗?

B站斥资1.18亿元“持证入场”

近日,根据《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产权交易项目拍卖结果》文件显示,受余姚中国塑料城集团公司等委托,对旗下支付公司甬易支付65.5%的国有股权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和最终成交价相同,均为11796.55万元,买家为上海宽娱数码科技(300079,股吧)有限公司,也就是B站主体公司。

被B站看中的支付机构什么来头?从央行公布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资质可查,甬易支付2012年6月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业务覆盖范围全国。另据甬易支付官网资料,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电商第三方支付、B2B在线支付、生活服务支付、跨境支付、网银支付产品(在线网银、快捷支付)等。

B站筹划购买支付牌照实际早有伏笔。去年11月,B站官网曾放出支付业务相关岗位,在岗位要求中提到“设计支付相关产品”“B站支付平台核心技术研发”等描述;今年1月,B站关联公司上海幻电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bilibilipay.com”“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备案。

1.18亿的成交价,在业内看来较为合理。一位金融分析师表示,由于目前国家不再发放支付牌照,所以仅能通过市场转让来获取,资源有限。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发出首批支付牌照至今,发放总数超过270余张,但近年有39家机构陆续“退圈”,剩余牌照数在230张上下。

近年支付牌照价格整体已有所回落。2016年海立美达收购联动优势91.56%股权,交易价高达30.39亿元,创下行业纪录至今未破;2017年时行业收购也动辄5亿元以上。去年买入支付牌照的另一个视频头部平台快手,收购价格也达8.5亿元。

巨头们金融业务“混战”的开端

回看这些年,互联网巨头追逐支付牌照的热潮似乎不曾退过。从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到字节跳动、拼多多、快手、携程等,互联网新旧“顶流”们相继将第三方支付牌照收入囊中。今年初抖音刚上线支付,就拿下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身份,收获一波流量。

为什么支付牌照这么“香”?近期支付互联互通提速,例如腾讯、阿里巴巴部分场景逐步向银联云闪付App等开放,微信支付收款码与云闪付实现互认互扫,云闪付支持扫支付宝收钱码转账,京东场景也支持云闪付、微信支付等。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公司耗费资金收购支付牌照还有必要吗?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首先,合规就能够体现出支付牌照巨大的意义,比如互联网平台免于陷入二清等方面的质疑,监管要求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即说明了牌照的合规价值。

其次,从现实角度考虑,支付属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基石,比如分账等基础性服务,平台服务的B端商户如果能够尽快提现也是平台服务提升的一种表现,进而还能够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发挥作用,稳定平台在整体产业链条中的地位。

一位支付机构人士也表示,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已积累了海量用户,流量非常大,有了支付牌照后可以摆脱别家支付通道依赖,同时能在自己的平台上做用户运营,建立生态闭环。

以B站此次收购牌照为例,“(也)是视频平台金融业务之争背后的一个缩影。”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分析称。其业务布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B站的活跃用户数量大,同时所经营的业务也比较多元,此前B站就已经尝试过各类异业营销手段,为后续“支付+”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基;二是B站的用户黏性相对较好,而且年轻客群相对更多,这为B站后续进一步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利环境。财报显示,B站今年三季度月活用户同比增长35%,已达2.67亿。

平台减少对别家支付通道的依赖,还能省去手续费。例如流通于B站的虚拟币“B币”,充值需要借助第三方支付通道。据B站财报,过去三年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的服务费用分别为1080万元、2680万元、4200万元。

“支付+”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当前,无论直播、电商、打车或是外卖都离不开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支付领域“寡头”已经深度嵌入在很多场景中。众多“后来者”布局支付业务,会改写这一局面吗?出了自有场景,怎么能让用户继续使用?“支付+”的想象空间又有多大?

前述金融分析师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支付使用习惯已经非常固定,如果要做支付工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重新培养用户习惯。对目前B站等互联网新贵来说,买牌照的目的或更多还是以战略储备为主。

王蓬博认为,短期来看,B站等支付产品不会对行业有重要的影响。新支付产品光适应内部系统可能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从用户角度来看,实际上也需要不断投入刺激方案才可能让用户改变使用习惯,使用B站等自有钱包服务。

不过他表示,长期来看,类似的流量平台和应用场景掌控方如果都发力自己的支付业务,会造成支付流量的重新分配,或许会对支付行业格局产生影响。“在满足现有业务需求后,实际上未来在支付业务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金融增值类服务,用户搭载钱包的营销服务等等,利润空间的想象力得到提升。”王蓬博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白金蕾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王心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