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1月21日,以“疫情反复与结构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为主题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在线上举办,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发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年度报告。
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报告指出,2021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和“压力加剧”的运行特征。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稳定、外资外贸的景气持续、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宏观经济政策的快速常态化、房地产和碳减排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同步实施、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及平台整顿引发的社会舆情变异,使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自2季度持续上扬,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负向产出缺口有所扩大,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放大。
报告分析,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十一大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特征,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进程十分复杂,影响经济复苏进程的力量既有外生因素也有内生因素,既有短期波动和周期调整,也有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冲击,更有政策协调的因素。从综合性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即使进行快速调整,也难以对冲多因素、多层次的下滑压力,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报告称,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将部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2021年不同的是,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很可能面临新挑战:一是新冠疫情防治的进程依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经济活动的常态化的进程,但与2021 年不同的是,2022年西方主要国家很可能在疫情防控上全面放开,这将对中国疫情防控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对中国宏观经济内外部运行逻辑带来巨大的冲击,引发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调整的再调整。
二是全球通货膨胀的出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陆续退出、美国三大新刺激政策的落地与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的新动荡以及全球供应链在疫后的持续调整将给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正反两方面的不确定性冲击。
三是传统的政治经济逻辑要求宏观经济保持较好向上的态势,一方面调整现有的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定位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在现有政策实施的体系下很可能出现宽松的叠加,导致中国宏观经济复苏在“紧缩叠加”与“宽松叠加”之间徘徊。
四是2021-2022年是从传统要素驱动全面向创新驱动的大转型、从简单的开放性发展战略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大转型、从高污染高排放向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大转型、房地产—地方财税体系大转型等四大转型全面启动和全面叠加的年份,中长期的结构性大调整将持续与短期稳增长、控风险产生冲突,如何在结构性政策与总量性政策、逆周期政策与跨周期政策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报告建议:第一,科学设定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提出“基于疫情的增长目标”,以更好地发挥预期引领作用。第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2年基准增长目标不宜设定过低,建议在5.5%左右。第三,高度重视2022年价格环境的复杂性,这决定了宏观调控需要进行分类精准调整。第四,坚持从系统论出发,按照中国特色宏观治理框架科学实施宏观政策,统筹解决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实现增长动力与波动管理有机统一。在总体政策定位上保持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第五,货币政策需要做好应对经济增速回调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风波的准备。第六,财政政策需要出台消费导向的减税降费政策和民生导向的收入补贴措施。第七,完善宏观审慎调控框架,注重稳增长与防风险在中长期内的动态平衡。第八,加快“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提升基建投资增速,发挥跨周期调节作用。第九,推进关键要素市场化改革,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做好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准备。第十,延续中小微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和就业稳岗补贴,扭转中小微企业全面放缓态势。第十一,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优化疫情管控方式。第十二,利用好预期管理工具,加强市场沟通,降低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最后,在新发展格局的统领下,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通过构建新红利和解决结构性问题来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空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