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第四维:财富的逻辑变了,过去关注赚多少,未来关注赚多久

不久前,胡润将最新一期《2021胡润百富榜》分享给了吴晓波,细看之下吴晓波发觉,今年的榜单和往年相比,大不一样。榜单上的富豪属性出现了明显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地产集体掉出前十,房地产、互联网、教育和游戏行业富豪的财富总量明显下降。

改革开放最初那些年,房地产商几乎霸榜富豪榜,2000年后互联网和游戏行业开始强势上榜,最初是与房地产富豪势均力敌,而后渐渐有压过的趋势。这个“压过”一方面是互联网和游戏行业过热所致,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确实走向了下坡路,虽然缓慢,但确实在下行。

但是谁能想到,忽然间,他们都不行了。

很显然,眼下整个市场正是经历一次转型,财富正在被重新分配,富豪们的日渐不好过了,所以2019年开始,罗辑思维选定的主题是“基本盘”。那一年,吴晓波频道的主题是“来海边,搭起信心”。前者在提醒大家,要关注基本盘,后者希望给大家打打气。

随着风向的转变,财富阶层思考的问题也变了,从思考如何高歌猛进变成了如何保值。保值的另一面,是在思考传承。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大多已是烈士暮年,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财富传与后人。

财富传承的话题于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者众多,但出彩者寥寥无几,大多局限于皮毛。不久前,前同事送给倪叔书籍,也是研究这方面的作品,起初不以为然,翻开后却手不释卷。

为什么?因为专业。作者许骥是央视、凤凰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同时还是香港某大型金融机构的分行经理,日常工作就是处理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与财富阶层打交道。基于日常的见闻与经验,他写下了《钱的第四维》,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财富保值、传承的密码。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自于这本书的精华。

1

财富是什么?睡后收入的本质是什么?

要理解财富的保值、传承,有一个问题其实应该先去思考,即:财富是什么?最近几年互联网上盛行斜杠青年,常谈睡后收入。真正实现了睡后有收入的人,大多已经搞清楚了财富是什么。

那么财富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确定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将财富与资产区分开来。财富与资产,看似一样,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许骥在写作《钱的第四维》时,一直小心翼翼,避免使用“资产”一词,而是以“财富”代之,因为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一起创业,一个有一千万启动资产,虽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毫无工作经验,一个身无分文,但是之前他曾经操盘过一家同类型的规模过亿的公司,你觉得谁的成功概率更大?很显然,大多数人会认为后者成功概率更高。

为什么?因为他虽然没有资产,但是他有财富。他的财富是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是操盘时的经验、是积累下的行业人脉。而前者,很有可能会是商业领域里的赵括,试上谈兵可以,但操盘成功率低。

再比如:同样是看到了短视频的浪潮,你认为你和李子柒,谁更能抓住这个机遇。当然是李子柒。为什么?因为她有你没有的财富,剪辑的能力、视频的审美、做美食的天赋等等等等。这就是抓住机遇的能力。

财富的英文单词叫“fortune”,即可以表示资产也可以表示机遇。拉丁语里货币单位是“talentum”,它是“talent”的词根,除了资产还有才华的意思。钱之本身,无论是古时的金银铜还是今天的纸币,本身都有价值。金银铜的价值是商品属性,纸币的价值是国家信用背书。

书中讲述了李佩材家族的财富传承。我们常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李佩材家族却已经富过了五代,每一代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家族进一步壮大。这个家族在香港经营百年,产业遍及各行各业,商界、银行业、证券业、教育界、法律界乃至文化界,都有他们的身影。

为什么?核心一点是,李佩材家族对于财富的理解不同。在过去的百年激荡中,李佩材家族并没有将自己的眼光局限在赚钱这一件事情上,而是广泛布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高度重视教育,将其家族子弟广泛的送入了各行各业,这些人有些在这些行业里一直干到退休。

这些分散在各行各业的家族子弟,为家族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野,保证了家族格局的开放性,更保证了家族后继有人。

对于一般财富阶层来说,时间是其最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财富阶段将后陷入继承难题。之所以如此,便在于其并没有把真正的财富传承下去,而只是把资产传递给后人。其结果就是后人躺在前人的功劳铺上,坐吃山空。而李佩材家族,变成了时间的朋友。

所谓睡后收入,其核心其实就两点:一是掌握真正的财富密码;二是做时间的朋友。就拿李子柒来说,她的视频只要存在一天,她就有一天的收入。何同学为什么几个月更新一期视频,依然拥有那么高的人气?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真正的财富,他的财富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

财富的传承,要与时间做朋友。

赚多久,比赚多少更重要。

2

有钱人的焦虑:保值与传承

财富阶层忽然关心起保值与传承,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环境越发动荡了。

今年胡润百富榜第一次将港澳台企业家纳入了统计范围。如果是十几二十年前,胡润不敢这么做,因为这样前十必定看不见一个内地富豪,这样榜单就失去意义了。今年将港澳台企业家计入在内,意味着胡润认为内地富豪的财富已经可以和港澳台的富豪拼一拼了。

但是,结果有点让人傻眼,港澳台企业家仅有十三位进入前一百,而且其中很大比例是靠继承家族财富上榜的。

这透露出来两个信号:一是港澳台企业的创业活力大幅下降,已被大陆企业家、创业者甩在脑后;二是老钱在大幅贬值。上一个时代的财富大享,正在被新时代的创业新贵所取代。今年上榜的3000位富豪中,有近一半五年前并不在榜上,这意味着近一半富豪的财富在缩水。

财富阶层的资产缩水、贬值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情况,放眼全球都是这么个情况。今天你我耳熟能详的富豪,都是在近三十几年的时间内快速崛起的,时代给予了他们巨大的机会。但时代并不只青睐他们,时代是多变而多情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新人推上财富宝座。

眼下这个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切都在变,每天都在变,谁也说不清明天会怎样。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巨富们,因此而焦虑。

第二个原因是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在美国巴菲特已在开始思考接班人的问题,而在国内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也已经老了。他们急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边对抗财富的贬值,一边完成家族财富的传承。

那么如何对抗贬值,完成传承?

许骥用了整整一本书在讲述这个问题,其中有两章倪叔印象深刻,第三和第七章,前者分析各类专业理财工具的使用,后者则讲述如何借助律师、会计师、保险顾问等专业人士完成财富的传承。这里不得不提赌王何鸿燊,他很早就发现了财富传承中的不稳定性,设立了家族信托

何鸿燊一生跌荡起伏。他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出身,可惜家族财富的传承到他父亲这一代就了问题,他父亲败光了家族传承下来的一切,结果何鸿燊十年那年,父亲躲债逃去了越南,阔少爷何鸿燊从此人见人嫌,身无分文。如此出身的何鸿燊,对财富传承格外关注。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何鸿燊凭一已之力闯出一片天,成为世界闻名的赌王。为了不让后代重演其父的历史,何鸿燊设立了家族信托,找来了专业人士帮他打理信托。不过可惜的是,何鸿燊是个“强人”,时代注定了他的局限性,何鸿燊设立的家族信托还是何家人说了算。

不过,对于何鸿燊本人来说,这已经迈出了相当大一步了。

3

进击的MONEY,人性的弱点,如何富过三代?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财富阶层开始设立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来管理自己的财富。这么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杜绝或者说避免人性对财富传承的影响。自古以来,财富传承都会引来无数是非。

2000年前后,香港曾上演过一出世纪争产案,其中一波三折比TVB的电视剧还要精彩。一切开始于1990年香港富商王德辉的去世。那一年王德辉第二次遭遇绑架,在这起案件中不幸去世。王德辉去世后,其妻龚如心和其父王廷歆打了一场耗时七年的继承官司。

龚如心最后拿到了400亿的遗产。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龚如心拿到遗产后,用了十年时间将其变成了800亿,一跃而成为亚洲女首富。然而龚如心和王德辉没有孩子,这为龚如心去世后的事情埋下了隐患。2007年龚如心去世,她身边的神棍“风水大师”跳出来,想要抢夺遗产,和龚如心的妹妹闹上了法庭。

因为遗产继承,一个家族竟然两次闹上法庭,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年的官司,简直匪夷所思。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对比龚如心,沈殿霞的做法就聪明多了。郑少秋的前妻,香港红极一时的肥姐沈殿霞在去世前就安排好了一切,为其女郑欣宜设立好了一道财富防火墙:信托。根据沈殿霞的安排,郑欣宜在35岁之前只能领到每月2万元的生活费,而且据说郑欣宜必须有工作才能领到。

沈殿霞这样安排,是为了将人性弱点关进笼子里。后来的事实证明沈殿霞是对的。沈殿霞去世后,郑欣宜有了一位外籍男友,这位男友好吃懒做,几乎榨干了郑欣宜所有的钱财。发现郑欣宜没钱后,这位外籍男友便甩了她。幸好信托有那道防火墙,否则郑宜欣的未来不堪设想。

家族财富的传承,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将人性的弱点关进笼子里。在《钱的第四维》中,许骥提到了“自私性原则”,在财富面前绝大多数人是自私的,这注定财富阶层身边会有无数是非。

自私会牵引出无数人性的弱点,最终吞噬一切。何鸿燊的父亲、争夺王德辉和龚如心遗产的那些人,均是发此。

财富传承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也因此有了《钱的第四维》这本书。在有这本书之前,先有了一个节目叫《进击的MONEY》。这是一档关注、思考保值、安全与资产配置的节目,其中许多思考鞭辟入里发人深理。绝对是一档被低估了、值得反复细看、思考的节目。

在这档节目里,许骥谈到了许多他关于财富的理解。在他眼里,钱有四个维度,从第一维到第四维,分别是:体力生钱、脑力生钱、钱生钱和时间生钱永续财富。目前网络上我们看到的很多理财节目,其实都还停留在第三层,钱生钱这个阶段,但并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什么是进一步的思考?是对财富本质的思考。

在本书的开头许骥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请自来,但不能不辞而别。”这讲的还是传承。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富”,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其实是典型的不作为。我们总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如果拥有财富,那么避免他们被财富吞噬。如果没有财富,至少教会他们生存。

总之,不能不辞而别。

有些事,不能留给后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倪叔的思考暗时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