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2万立方米气凝胶扩能项目厂区,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电气控制部分安装工作正在加快进度。
公司副总经理宋大为介绍,扩能新增生产线预计年底投产,届时航天乌江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技术生产气凝胶的企业。
形似“蓝烟”的气凝胶是目前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
气凝胶应用范围遍布石化、军工、航天、电池、环保、建筑、交通等领域,是目前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纳米量级微细颗粒相互聚集构成的多孔网络结构,使得气凝胶保温效果为传统保温材料的2至10倍。
走进航天乌江气凝胶新材料研发检测中心,陈列着公司生产的气凝胶采光玻璃、气凝胶隔热防护件、预氧丝气凝胶电池隔热片等前沿产品。“添加不同化合物,气凝胶产品形态、功用各有差异。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小一片预氧丝气凝胶电池隔热片就能阻隔串联电池的某个单体热失控后造成的600℃高温破坏,目前我们这款产品的产能规模在国内占比达60%左右。”宋大为说。
企业生产的纳米气凝胶毡板隔热性能展示
围绕市场需求发力,多元化的产品结构让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今年1至9月,航天乌江基于原有的8000立方米气凝胶生产线,实现营业收入6420万元,同比增长114.53%,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气凝胶凭借优异性能赢得广阔市场,同时企业在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套装备制造领域也独具优势。
生产车间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正按设定程序运行。航天乌江经营部副部长何远俊告诉记者,就目前气凝胶主流的制备技术路径来看,最成熟的方法是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自1996年涉足超临界流体技术领域以来,航天乌江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进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国产化,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具备提供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套装备设计、制造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航天乌江的超临界流体技术设备
“超临界流体技术设备的用途十分广阔。”宋大为介绍,2012年,科研团队通过技术攻关,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成功利用企业的超临界流体技术设备研制出气凝胶材料。
市场调研与技术攻关齐头并进,气凝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与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套装备成为企业的两大支柱产业。
运用设备萃取出的部分样品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力争实现从装备研制生产商,向集前后端处理为一体的整体方案与能力提供商转型,同时奋力保持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的市场优势,抢占更大的气凝胶新材料市场。”宋大为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