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一团队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近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这次表彰中,共有97个集体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中国家能源集团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名列其中。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集团发展需要,坚持依托重大项目实施和关键技术攻关,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基本建立了一支同发展战略相一致、地位规模相匹配、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此次获表彰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成立于2008年,现有团队成员1536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博士8人、硕士50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8人、高级工程师108人,以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煤制油、煤化工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助力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等8个现代煤制油化工项目。

团队打破制约5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建设“瓶颈”,使宁夏煤业公司分享德国鲁奇公司全球MTP技术15%转让权益。通过联合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的2000-3000吨/天单喷嘴干煤粉加压气化成套技术,并攻克大型煤间接液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完成37项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技术攻关,实现煤制油项目百万吨级工业化放大,与国外同类技术对比,在各类消耗、能效和产油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对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国内技术装备水平、增加国家能源独立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延伸产业链,该团队利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首次实现煤化工向石油化工产业转型,核心可控装备和软件系统国产化率90.3%,关键过程变量波动幅度减少70%以上,操作频次下降了95%,定员降低33%,生产效率提升24.17%,产品合格率持续保持100%。探索形成了超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煤制油项目安全达1.61亿人工时,投资较设计概算降低12%,仅用39个月建成,且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通过团队努力实践,组建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产学研联盟、3个协同创新中心,搭建6支省部级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培养带动煤制油化工产业各类技术人才2万余人,获中国专利金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62件(含国际43件),实用新型专利222件,软件著作权4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16篇,制定国家、企业标准65项。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版权声明: 转载本网站原创作品,需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标题。若违反本声明,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崔维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