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文 今年以来,几乎所有车企在解释为何业绩下滑时,芯片短缺都会成为首要因素。因为好像所有不及预期的表现,只要一句“缺芯你懂的”就都能说得过去了。最近,12家上市车企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有8家出现利润下滑,其中,小康股份(601127,股吧)和长安直接指出,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公司带来较大冲击,影响了业绩表现。
行业层面的信息也显示,芯片短缺确实影响了整个市场的节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汽车销售233.3万辆,同比下降9.4%,这是今年以来汽车销量连续第6个月下滑,对此中汽协分析芯片短缺是导致汽车产销下滑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从连连叫苦的企业方面,还是连续数月产销下降的行业层面,按照现有的说法,芯片短缺造成的打击似乎是“无差别”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汽车领域的企业,基本“全军覆灭”。
但事实却似乎并非如此。近日,有车企管理层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其实相比燃油车,电动车所受芯片影响并非如外界预料如此之大,并且一些中低端芯片可以通过本地供应替换解决,如果该说法属实,倒是可以部分解释为何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销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仍能实现逆势增长。而且,同样缺芯,多家跨国车企仍在三季度实现业绩增长,对背后因素的探究也证明,围绕汽车芯片展开的内外部博弈远超想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上市车企发布的财务报告看,芯片短缺也并非是唯一导致车企利润出现大面积下滑的原因,企业营销成本、研发费用等大幅增加同样在影响着车企的表现。事实上,如果揭开芯片短缺这块当前普遍适用的“遮羞布”,每个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的车企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原因。
新能源车受影响更小吗
今年以来,一个现象广受业内关注,即在销量连降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却保持了高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3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8.2%。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
这样的高增长与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没有受到芯片短缺那么大的冲击?一位来自国内头部合资车企的管理层近日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事实上芯片短缺对电动车的影响比燃油车要小一些。而这样的说法得到了专家的部分印证。
“行业前期芯片短缺主要是ECU(电子控制单元,即行车电脑)、MCU(微控制器)芯片,这些控制芯片在传统燃油车用的最多,因此汽车行业最开始芯片短缺,主要就是传统燃油车。”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资料显示,ECU在燃油车中控制发动机点火,而MCU的在传统燃油车中的应用占比高达23%,是纯电动车MCU应用占比的两倍多。
不过,随着芯片短缺范围扩大,电动车同样开始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比如核心部件ESP。“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芯片不仅用于传统车,新能源车也要用,因此新能源汽车也会因为芯片短缺造成停产。”鹿文亮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理论上,按照现在智能电动车的体量,核心的高端智能芯片和功率半导体应该都不缺,反而是一些与传统车共用的部分零部件可能短缺。
这样看来,从芯片短缺的种类上看,电动车应该比燃油车短缺的芯片种类要少一些,受影响的概率也会小一些。但也有观点指出,芯片短缺,受到影响最大的反而是电动车,因为电动车整车的电路控制以及电控操作等都依赖于芯片。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其实(缺芯对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影响)差别不大,新能源车也受到影响的,关键看你匹配的零件是不是被芯片限制了。”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每个企业每个工厂受芯片短缺影响的产品其实都不一样。同时其表示,目前博世因为芯片短缺ESP产品受到很大的限制,而ESP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上同样需要。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为国内多家车企供应核心零部件。当记者问及哪一类车企受缺芯影响能小一些,陈玉东则有些无奈地说道,“不用博世产品了就影响不大”。据其透露,相对前几个月,目前芯片短缺影响有所缓解,博世的订单满足率从以前30%升到了60%-70%,“还是差得比较多”,陈玉东说。
不过陈玉东指出,相对来说,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小,货量需求不那么高,可能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比如一些目前交付量不太高的新造车企业。但从近几个月来看,蔚来、理想对外传递的信息都显示其交付量受到芯片短缺的极大影响。
既然缺芯对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影响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为何新能源汽车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基数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则也与车企的排产思路有关。“主机厂都会确保热销车型,今年新能源车卖得好,相应主机厂会优先保证。”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蒋健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此外,上文提到的车企管理层表示的“电动车有些中低端芯片可以通过本地供应替换解决”,但对此蒋健表示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即使是中低端,车规级芯片替代都要做认证,周期长,短期不可行。因为这事关车辆的安全性,马虎不得。”蒋健指出。
缺芯替谁“背锅”?
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大部分车企在第三季度都“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在12家上市车企中,有8家车企第三季度利润出现下滑,包括上汽集团(600104,股吧)、比亚迪(002594,股吧)、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广汽集团(601238,股吧)、江淮汽车(600418,股吧)、江铃汽车(000550,股吧)、小康股份、海马汽车,占比近7成。5家出现利润亏损,分别是江淮汽车、小康股份、海马汽车、北汽蓝谷(600733,股吧)、ST众泰。
其中,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和小康股份均在财报中指出,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影响了公司的订单满足率及毛利率。
看起来一切业绩不及预期都可以用芯片短缺来解释,但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在芯片短缺之外,企业的利润下滑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财报对比发现,事实上大部分上市车企在第三季度在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而这些均导致车企成本增加,利润变薄。比如小康股份在财报中指出,公司在第三季度利润下滑,还有两个原因是投入和营销费用较高,及新能源产品开发支出增加。此外,还有一些车企自身经营不善导致利润下滑或亏损,如海马汽车。
在缺芯的大背景下,研发成本的提升被解读为车企希望厚积薄发,争夺未来竞争的主动权,但营销成本的大幅增加则被认为有些不合时宜,导致本就因芯片及原材料短缺等成本承压的车企更加雪上加霜。
相反,有企业在芯片持续短缺情况下,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正是部分得益于在供应紧张期间大幅削减了营销费用,那就是丰田汽车。
同样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丰田第三季度高速增长的营收和利润与其它很多车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映出,在芯片短缺的全球性问题下,并非所有车企都没有应对之策。
丰田近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7-9月),丰田汽车产量缩减约16%,但营业利润为7500亿日元(合人民币约400亿),同比增长48%,营业利润率达到了9.9%。净利润为6266亿日元,同比增长33.2%;净利润率为8.3%,去年同期为6.9%。
对此表现,丰田首席财务官KentaKon将这归功于成本控制、更好的库存管理和更高的定价能力,比如汽车供应紧张和高需求使丰田得以抑制营销活动并大幅削减营销费用。
据悉,因为针对性储存零件,所以丰田在面临缺芯的时候,受损情况远远小于其他厂商,不过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丰田也有多条生产线受到影响,导致产销量减少。但通过其它可能的方式,丰田不仅没有因此业绩下滑,反而实现增长。有分析认为,丰田旗下利润更高的SUV在新车销量占比扩大也是其盈利增长的原因之一。
另外据已发布的财报,特斯拉也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利润增长。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389%。此外,戴姆勒第三季度同样实现利润增长,净利润约为25.73亿欧元,同比增长19%;得益于成本及售价的控制,宝马第三季度利润暴涨近50%。
相比之下,国内车企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在12家上市车企中只有长安汽车在第三季度实现利润增长。
综上,在同样面临芯片短缺问题的情况下,车企的供应链是否足够强韧,取决于包括资源调配因素、产品线调整等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看到缺芯对车企的影响也并非是无差别的,也并不能把所有产品销量的下滑都归咎于芯片短缺。
根据中汽协的最新消息,芯片短缺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可以预计,芯片完全恢复供应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前,车企要获得更高质量的生存,则必须寻找应对之道。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