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双十一”数据体现新型实体企业增长效能

中新经纬11月12日电 题:“双十一”数据体现新型实体企业增长效能

作者 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当前,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在疫情期间,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体现尤为明显。中国消费的增长潜力如何?电商企业在促进消费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可以通过“双十一”观察一二。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比2020年“双十一”的2715亿元增长28%,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超500万农户实现增收;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亮眼的数据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和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以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实体企业效能。

2021年“双十一”取得重大成果,主要有三方面背景原因。

第一,从短期来看,基于我们扎实做好“六保”工作,为经济恢复、促进消费奠定了基础。疫情严峻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的重要目标任务。在此背景下,2020年到2021年,中国的居民收入都保持在较好水平,为促进消费、恢复经济奠定基础。

第二,从长期来看,基于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过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成为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中国已成为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京东的11.11消费数据正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内需潜力。

第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由1978年171元增加到2020年32189元。吃饱肚子后,社会矛盾就由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转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京东数据显示,2021年“双十一”期间,美容产品、智能产品、新锐国货等销售火热,直播等新型销售形式备受欢迎,这无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从长期来看,中国14亿人口需要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们也都在为此付出辛勤的劳动与努力,这正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最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

过去,我们通常从消费者的角度观察“双十一”等购物节日,实际上,我们也能通过“双十一”,通过关注像京东等新型实体企业,观察生产领域、观察企业的变化。

过去的生产活动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无效供给的现象,即企业的生产与消费者的需求对接不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不知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者也不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以至于一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或供需错配的现象。由此,国家也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京东11.11就像一个大舞台,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都拿到这个舞台上,让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了解市场,最终围绕着需求进行生产,促进供给与需求相统一。

对于电商企业本身,“双十一”是促进企业变革发展的重要契机。数字化、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过去商家做买卖,赚的是低买高卖的差价,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时间差与地区差盈利。随着数字化、电子化普及,靠传统时间差、地区差盈利的商业模式被极大地削弱。电商平台如何应对转变,更好地发展?我认为,要通过数字化、电子化,从过去的商业盈利模式转换到追求“服务利润”上来。电商企业要全心全意地为厂家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越精细地为两端服务,才越能获取利润,同时也将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所助力。

电商企业处在供给与需求、生产和消费中间的核心环节,好像是“一根扁担挑两家”,一面链接着生产企业,一面连接着消费者。社会经济的畅通循环,需要像京东这样的新型实体企业链接生产、需求,抓住流程的现代化,不断健全产业链与供应链。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当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供应链建设中,这将有利于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新经纬APP)

姚景源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