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今年的双 11,似乎没有往年那么热闹了。
尽管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不减,但从平台层面来看,往年的标准动作,今年明显少了很多。比如,阿里对数字保持了令人惊讶克制,只是在零点悄然发布了双 11 的 GMV 为 5403 亿,除此之外,几乎没发布任何官方战报,并取消了实时 GMV 数字大屏,这是双 11 史上第一次。
过去数年,我曾多次到访双 11 的工作大厅,里面最醒目的就是大屏上跳动的 GMV 数字和紧张的战报气氛。往年,身处其中,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狂热的情绪。
「只要还在增长,一切就不是问题」,这是初代互联网人奉为圭臬的信条,也是在这样一种追求增长的高涨士气里,包括阿里在内的诸多互联网企业,一路狂奔,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工具理性」演化到极致,手段就成了目的,成为过去一个商业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今年,一切都不同了,形式上少了一些「表面功夫」,阿里正在回归到「目的」本身,在目的中寻找存在意义,也更多地在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
其实早在 3 年前,周天财经就在《双 11 超越 gmv》一文中,已经关注到种种迹象下,阿里内部对于 GMV 开始产生新的认识。
而今天,相比 3 年前,经济生活面貌又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双 11 催化着数字化以更高程度渗透进社会零售生活之中,当越来越多的新兴原创品牌在淘宝里诞生、孵化,GMV 这个数字是否依然是衡量发展的最好维度?增长质量是否应该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其实在淡化 GMV 的同时,今年我们还看到了天猫双 11 更多的重要改变。比如,今年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商家即可提前收回货款,相对于往年提前收款达到了 20 天之久。在 8-10 月的商家备货期,还可获得网商银行最低 6 折的「提前备货」利息折扣。
信用良好的天猫商家可以申请支用最多 50% 比例的店铺保证金用于日常经营现金流所需,截至 3 月初已有超 14 万天猫商家申请了超 40 亿元额度的保证金用于店铺经营。
商业世界里,账期和存货,都在挤占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我有几位做贸易生意的朋友就感叹,账面上是赚的,但每次赚到的一点钱,都要投入到下一批货的采买中,手头总是捉襟见肘。更短账期和更低利息,更充裕的产业信贷资源,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舒缓中小企业脆弱的资金链压力。
除了财务层面的助力,阿里巴巴自身的业态创新,也为商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近期,淘宝 App 首页推出「直播」一级频道,为「商家自播」提供更多免费公域流量。
显然,阿里在倾注更多精力,来关注双 11 增长的质量、消费者体验,以及商家的减负增效。
如果把视野放到更长的维度,今年反垄断处罚以来,淘宝天猫陆续推出了 20 多项商家减负增效举措,其中包括了降低开店门槛,调整保证金政策、阿里巴巴普惠字体免费、AI 虚拟模特塔玑免费、AI 电商翻译免费等。
不仅如此,针对改善营商环境,阿里也推出了系列措施。比如从准入门槛上看,新商家只要在淘宝 App 搜「开店」,用手机 5 分钟就可以一键开店,同时新店家还可以免交保证金,开店流程也由原来的 22 个流程简化为 3 个历程,主要为:账号注册,实名认证,店铺名设置。这和今天「最多跑一次」、精简办事流程的政务潮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顺应了时代的召唤。
0元开店,淘宝准入门槛十分“接地气”
除了助力实体经济,阿里巴巴这个生态系统,也在变的更加开放,在淘宝 APP 结算页面,在付款方式上,除原有的支付宝、账户余额、银行卡等选项外,增加了云闪付选项,未来,可以想见,淘宝所支持的支付方式还会更多。
其实除了没有了往日剑拔弩张的营销战,今年双 11 的温情也令我格外动容。
不久前的 10 月 22 日,天猫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及回力、斯凯奇、锐步、乔丹、骆驼、森马、ECCO 7 家品牌推出「一只鞋计划」,为残障人士提供单只鞋销售服务。
这的确是一个长期被主流社会忽视的细节:中国有 2400 万肢体残障人士,但长期以来,他们却需要和健全人一样成对买鞋——因为鞋子向来就是成双卖。但向来如此,就是对的吗?时代再快,也需要有人等一等那些「不被看见」的边缘群体。
种种迹象都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这家科技公司「正回到泥土里,变得沉稳、温情,那么,发生这些变化的阿里,未来通向何处?
我们可以预判的有两点:科技底色和实体产业关怀。
就在不久前的云栖大会上,我在现场目睹了王炸级产品的发布: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自研云芯片倚天 710,据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峰介绍,这一芯片是业界性能最强的 ARM 服务器芯片,性能超过业界标杆 20%,能效比提升 50% 以上。
这是阿里第一颗为云而生的 CPU 芯片,也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在突破芯片设计制造「卡脖子」困局的路途上,迈出了一大步。
据阿里巴巴 CFO 之前公布的信息,阿里近几年每年的科技投入超千亿。阿里并不是一家「享受型」公司,尽管有着不错的利润,但在花钱上,却都花在了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却又非常烧钱的科技研发上。
在底层技术越发精进的同时,数字化也越发渗入制造业场景中,依靠消费者洞察和参与生产制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阿里巴巴对实体产业产生的正向作用也会越发突出。
GMV 不是双 11 的全部,电商亦非阿里的全部,只要我们对中国实体产业和中国科技有信心,就应该会对阿里巴巴的综合价值产生更全面的认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周天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