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规程(试行)》解读

一、起草背景

嘉陵江梯级渠化后,全线航道基本达到四级标准,航道条件极大改善。但全江已建15个梯级涉及6家业主单位,运行管理各不相同,过闸服务各不统一,船舶过闸效率低,“通”而不“畅”的问题仍然突出。广元到重庆单个航次少则十天,多则二十多天,运输船舶广元至重庆单个航次平均待闸时长约101个小时,亭子口升船机曾出现过待闸7天以上的极端情况。

今年3月,部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提出要破解嘉陵江全线通航建筑物运行“业主不一、属性不一、机制不一”难题,实施嘉陵江全线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实行船舶过闸“统一申报、统一调度、统一信息服务”,推动通航船舶安全、高效、公平、有序过闸,将全线过闸时间至少压缩三分之一。联合调度对推动船舶高效安全过闸,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川东北地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推动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嘉陵江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规程》作为联合调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联合调度工作提供规范性依据,为全面规范联合调度工作流程提供支撑。

二、起草过程

在部水运局指导下,我厅牵头会同重庆交通局组织省港航公司、重庆航发集团共同编制《嘉陵江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规程》,组织两次专家评审会,并征求四川、重庆嘉陵江沿线交通运输部门、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单位、港航企业以及水利部长江委、两省(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委)、水利厅(局)、国家电网省(市)公司等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意见后完善相关条款。《嘉陵江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规程》已按规定完成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审议等程序。

三、主要内容及特点

《规程》共9章36条,分别为总则、职责分工、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联合调度管理、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通航船舶管理、信用管理、信息管理、附则。

一是明确联合调度适用范围。即嘉陵江干线航道广元铁路桥至长江交汇口已建15座梯级(利泽、水东坝、井口建成后纳入)通航建筑物。

二是确定联合工作目标。即以“一次申报,全线通过”为目的,在保证梯级枢纽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过闸效率,确保船舶统一申报、统一调度及通航信息统一发布,实现通航船舶安全、高效、公平、有序过闸。

三是落实交通运输部门、联合调度中心、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单位、通航船舶经营人及船员四方在联合调度工作职能职责。

四是明确川渝联合调度按照管理区段轮值分工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过闸流程、调度规则、申报流程、调度计划编制执行、信息传递等基本调度工作程序。

五是规定全线通航建筑物统一运行、检修时间。即原则上,梯级通航建筑物应当24小时运行(含节假日),鉴于嘉陵江航运仍处于起步复苏阶段,暂以枯水期(11月到次年4月)和丰水期(5月到10月)确定通航建筑物运行时间。枯水期运行时间为每日8:00—18:00,丰水期运行时间为每日7:00—19:00。年度检修集中安排在每年3月并昼夜实施。每月最后2天统一进行通航建筑物停航检查。

六是确定了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通航船舶管理、联合调度诚信管理、调度信息管理的基本工作框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