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坚持加装电梯的老楼住户,如今现状如何?2个问题很现实

随着城市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于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尤其是在电梯方面。如今大多数小区公寓都配备了电梯,但许多老旧小区在初建时并未考虑到电梯问题,导致现在居民生活不便利。于是老旧小区的电梯加建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20197月,住建部黄艳副部长表示,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短时间内不会计划拆除,但全面改建将提上日程,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完成初步的改造工作。

对于老旧小区而言,这一次的旧改计划是非常难得的翻新机会。有些老旧小区虽然在居住安全性方面并无问题,但便利性上却比新的楼盘公寓差了太多。这样的小区不能进行大拆大改,因为拆迁不仅会大大影响老城区的格局,同时也会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阻碍。

所以针对这样不可拆的小区,进行改造将会是最好的方法。住建部指出,截止今年6月,计划改造的5.3万个老旧小区已经已经完成了3.64万个,占整年改造计划的67.5%,已经超过了计划的一半还多。

由此可见,改造计划正在有序、顺利地进行,在年底完成计划内的改造任务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不仅在居住环境上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住户体验也得到了优化。改造后的房屋不仅居住便利了,房价也得到了不少的增长。

但即使如此,在旧改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困难,尤其是放在旧改计划首位的电梯加建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问题不仅来源于加建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更多的还是出在旧改计划涉及到的居民利益冲突上。

大多数老旧住宅在建设过程中都会忽略隔音问题。以前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不高,尤其在隔音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当时的房子墙体较薄。这样的隔音问题在平时居住时问题不大,只要邻居不会大吵大闹,基本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安装电梯之后,仅是电梯运行的声音就非常影响正常生活。虽然现在老旧小区的电梯都加装在楼外,但只要运行起来,不论是开关门的提示音还是绳索上下滚动的声音,都会带来不小的噪音,特别是对于靠近电梯的住户影响更大。

其次,意见的不统一也导致加装电梯进度的缓慢,大多数小区的居民都在加装电梯这件事情上都站在两个对立面上,一部分人认为加装电梯迫在眉睫,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毫无必要。

认为毫无必要的人基本都是住在低层的住户。由于加装电梯并不是免费的,每一个加装电梯的费用都是由一整栋楼的业主平摊的,所以住在低层的用户认为自己花了相同的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益,毕竟如果住在2楼还要每天坐电梯,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并且大多数老小区的电梯都安在楼外,对于低层住户的采光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影响居住体验。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在海南省非常普遍,海南日报曾报道过海口某个老旧小区,由于户主只有252户,却需要安装14部电梯,平摊到每家每户的价格并不便宜,13位业主代表花了半年才说服了大部分住户同意加建电梯。

这样的情况使得海南的旧改计划进度缓慢,2021年上半年才完成了一年计划的40.7%,拖慢了全国的旧改速度。但同样的问题在有些地区却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昆明和杭州的某些小区利用近几年大火的共享消费模式修建了共享电梯。

这种电梯的好处就在于解决了用户需要一次性支付大笔费用的问题,同时也让居民的选择性增加。如果想坐电梯,那就交一次费用坐一次电梯,不想坐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爬楼梯,也就没有电梯费用了。

不过这样的共享消费模式也有个弊端,就是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居民的逆反心理。比如杭州临安的某个共享电梯坐一次要花1块钱,一开始住户们还经常使用,但次数多了会发现这也是笔不小的费用。

稍微精打细算一点的业主只要算一笔账会发现,长时间乘坐共享电梯所花的费用可能比一次性缴纳的建造电梯的费用还要高上不少,所以兴奋劲儿过了,大多数居民使用电梯的次数也会下降,比起花钱坐电梯,还是自己免费爬楼梯来的划算些。这样一来,加建电梯原本便民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计划还需要逐步完善。不论是从成本、技术,还是居民体验方面,加装电梯计划都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使得业主的住房体验得到真正的改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