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1-10-21 Wind 3C会议
主讲人:黄岳 [消电ETF(认购代码:561313)拟任基金经理 ]
摘要:
1.消费电子包括零部件、模组、电子组装等等,涉及子行业主要有光学、电池、PCB、屏幕等等。消费电子上游有半导体芯片,电子材料等,下游70%左右都是手机产品。整个行业利润水平不高,靠走量降低成本的逻辑。
2.消费电子行业特点为弹性较高。历史来看,2014-2015年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导致消费电子行业出现很大一波行情。2019年TWS耳机的出现也使得消费电子相关企业爆发式成长。一旦有创新电子产品出现,消费电子行业就会有一波大的成长。
3.目前来看,5G物联网,苹果推出的mini LED,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智能驾驶运用到的各种设备,AR/VR上的零部件应用等都是可以引领消费电子产业热潮的创新爆点。
4.如今消费电子估值水平较低,指数从2020中旬的估值60多倍到目前的30多倍,处于历史上比较低的位置。虽然疫情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消费电子更多看的是产品创新的周期,目前是比较好的布局消费电子的时点。欢迎各位投资者关注国泰的消费电子ETF(561313)。
正文:
黄岳:消费电子在最近两三年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它同处于电子板块,最近两三年的风头一直被它的兄弟半导体芯片超越了。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叫消费电子。电子应该是属于A股行业分类里面的一级行业,它是一个包含各个二级子行业细项的比较大类行业,电子行业在申万行业分类体系里面,电子一级行业和医药、房地产、银行、食品饮料、采掘、钢铁、建筑、建材这些都是申万一级行业里面定义的一个一级大类行业。
这个大类行业之下,再看它的细分子行业,电子下面的二级就分成半导体、PCB、光学、电子制造等等几个细项,其中半导体就是最近两年非常熟悉的,半导体又包含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偏上游的材料和设备等等,这些都是在二级行业半导体里面。其他的几个子类基本都可以算作消费电子,包括零部件、模组、电子组装,像台湾省的富士康,比较大的苹果代工厂,这种都是消费电子的范畴。
还有光学,比如手机里面的摄像头,摄像头里面又包括镜头、模组,还有声学,比如耳机,前两年很火的TWS耳机,里面也包含了一些模组,半导体芯片,包括电源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电源。还有一些最近两年很火的AR,像Facebook收购了Oculus,这种AR的影音娱乐设备里面也用到了大量的元器件,这些都是属于消费电子。
还有最近两年增长比较快的汽车,最近智能驾驶技术在不断地迭代,包括造车新势力小鹏,传统的车厂长城,很多电动车自动驾驶的级别在不断地提升。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摄像头、雷达来捕捉路况的信息,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光学、镜头等等一系列元器件其实都在消费电子的范畴里面。还有电视面板,面板既包括手机面板,也有电视机的面板,MiniLED,组件对LED的升级,其实都是消费电子的范畴。
我简单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消费电子。我们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从股票的角度来说,消费电子的这些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的终端客户大概70%左右都是手机,手机里面一半是苹果,剩下的就是涉及到安卓的一些设备。有一些会涉及到面板、电视机和其他的智能汽车的中控的应用,汽车有一些,电视有一些,笔记本电脑等等都有一些,共同组成了消费电子的一个下游终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TWS耳机、AR/VR的消费电子设备都是在消费电子的范畴之内。
我们今天和大家聊几个方面,首先给大家一个大的行业整体的印象。因为消费电子具体到股票里面的行业,它的下游70%左右都是手机。大家会发现,消费电子前面几年,从2014年到2015年左右消费电子有一波很大的行情,主要的逻辑就是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包括国内大量的代工企业开始被纳入苹果的供应链,伴随着国内的智能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电子迎来了一波很大的行情,基本上是产业链上中下游。
下游半导体芯片可以算作消费电子的上游,但是再上游的就是一些电子材料、电子设备,再往下是电子元器件,这里面又包括半导体芯片和其他的元器件,再到终端的产品,这里涉及到消费电子的产业链。2014、2015年那一波基本上是产业链所有的公司都在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是非常像2014、2015年的消费电子,2019年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表现非常好,因为它本身走的是渗透率提升的路径,2014、2015年那一波消费电子的行情走的也是智能手机提升的路径,智能手机随着销售价格的下降,包括大量的安卓机涌现出来,所带来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快速提升之下,消费电子所有的赛道上、中、下游都在涨,出现了很大一波行情。
我们从电子产品的产业链来看,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产业链基本都是会有一个微笑曲线,偏上游和偏下游的企业利润水平要更高一些,中游往往是一些制造业厂商,它更多的是走量,走降低成本的逻辑,所以相对来说利润水平不高。在电子消费品的产业链里面,我们如果看上游其实主要就是半导体芯片,上游的一些大的厂商从半导体设计方面,像国外的高通,国内的华为、海外的三星,这些都是属于半导体的主要厂,里面的代工又包括台积电等等,上游相对来说利用高一些。
我们再看下游,以手机为代表的三星、华为、苹果,国内的小米、OPPO、vivo这些利润率相对也还可以,尤其是苹果、华为、三星做高端机的利润率还是不低的。但是中游,也就是目前消费电子的占比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加工、零部件、PCB、光学、光学芯片、光学模组,还有镜头、面板、组装、加工、声学,这都算是偏中游的一些板块。如果从手机的来看,包括屏幕、光学、摄像头、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电池、马达、指纹识别、生物识别、防水,这些都是消费电子的范畴。中游这一块的利润率相对是比较低的。大家可以看国内的消费电子龙头企业,比如立讯,你看它的毛利率、净利率其实都不高。台湾省的富士康,它基本也是一个走量的逻辑。所以消费电子的整体行业情况是这样,它是属于电子产品产业链的一个偏中游的位置,由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整体定位,所以导致了中游产业链本身是一个利润水平不高,毛利、净利都不高,不断通过优化自己的成本来提升利润水平的产业链定位。
很多投资者就会说了,那这个消费电子有什么意思呢?净利润也不高,毛利润也不高,就是一个苦哈哈的代工。其实消费电子这个行业的主要魅力就在于弹性非常大,这个行业也经历了很多年的变迁,像2014、2015年那一波行情就跟现在的电动车一样,渗透率快速提升,所以导致了全产业链,从上到中到下游的电子产品全产业链经营业绩都非常好,弹性也很大。再往后看,随着手机的渗透率基本达到瓶颈,一个人最多可能就是两台手机,三台手机兜里也放不下,该有手机的基本上有了,毕竟现在很多安卓机的价格是相对比较便宜的,能够买手机的都已经买了,手机渗透率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电子在手机这一块的增量就比较小了。
但是它主要的弹性是来源于创新,这个创新是指新的产品出现,大家可能还记得2019年那一波消费电子的行情,主要是TWS耳机,这么小的一个东西,但是它是完全全新的一些增量需求,那就会带来相关的产业链里面的上市公司业绩爆发式的成长,基本都是三四倍、四五倍的爆发式成长。消费电子的标的是相对属于跟着产品创新周期走的,一旦有一些新的电子产品出现之后,就会为整个产业链里面的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爆发式的业绩增长。如果没有新的产品,还是存量产品,可能大概70%的手机,这种情况下产业链的景气度就很差了,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很快,它的制造业基本每年都要持续降价,除非是成本能够进一步压缩,否则利润水平、收入水平还要每年持续下降,基本是这样一个情况,主要是围绕产品的创新周期来走的。
后面我们主要的时间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未来几个主要的,具有广阔增长前景的产品。目前可以看到的主要是AR/VR,还有面板里面的MiniLED,光学整个的产业链,因为智能汽车对于它的未来需求比较大,这个是消费电子肉眼可以看到的未来潜在增长比较快的方向,也是由于新增的需求所引发的产品创新周期带来的潜在增长。
再往后看,5G时代很有可能会爆发越来越多的新需求,这个我们最后再跟大家展望一下。
我们接下来先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消费电子产业链细分环节,包括细分环节的整体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是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未来几个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领域的情况和进展,还有对整个产业的提振跟大家讲一下。最后跟大家讲一下5G时代未来可能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偏长期的展望跟大家介绍一下。最后是四季度消费电子板块可能会有哪一些机会,大概是这几个方面。
首先,从消费电子的子板块角度来讲,其实主要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从各种各样的终端来介绍,70%的主要终端是手机,除了手机之外,目前还有面板、智能汽车所涉及到的光学应用、耳机,包括智能穿戴设备,这是一个维度,刚才也给大家简单介绍过了。还有一个维度是各个零部件,这里面以手机为例,比如屏幕,这里面既涉及到手机,也涉及到电视的面板,这是处于消费电子产业链里面成长性比较好的一块,因为这里涉及到MiniLED对于OLED的替代,MiniLED如果真正能够量产之后,它的成本按照道理来说比OLED还要低一些的,但是目前它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MiniLED的电视机售价比OLED还是稍微高一些。但是OLED有一些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缺陷,一个是大屏成本提升会非常高,所以大家看到电视机的屏幕25寸、28寸,如果再往上提升,它的售价可能是指数性的增长,正是因为现在OLED的屏幕如果要做大的话,从目前的工艺角度来讲,做得越大,成本越高,这是它的一个问题。
此外,MiniLED的对比度、发光能力的光学性能角度来看,相比目前现有的OLED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像目前网上的小红书、B站里面应该都有大量的博主在对比,有一些电视机的实物对比,对比MiniLED屏和LCD屏之间的主要显示差异。其实从原理的角度来讲,MiniLED主要是把它的发光放在背后,而LED的发光基本是在侧边,整体来说现有的Mini LED背光的显示能力,包括它的各个性能参数、对比度、亮度、显示时间、清晰度,尤其是寿命,MiniLED比OLED的寿命要长得多。LED相对来说目前在手机里面的应用要更多一些,主要是因为手机的换机周期差不多两到三年,是能够匹配OLED的产品寿命的。但是像电视机一般时间会更长,可能是五到十年左右,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家的电视机,买了之后一般不大会去更换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OLED做超大屏的成本相对又比较高,指数级的增长,MiniLED在大屏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相比手机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它的寿命是相对比较长的,另外,它的各项性能参数相比OLED都要好一些。
苹果最近新的设备已经配备了MiniLED,今年应该是一个MiniLED的元年,再往后看这一块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很大的。目前虽然成本相对来说还是偏高一些,但是对于消费电子行业来讲,主要还是需求,看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到底有没有替代的需求。比如现在的MiniLED相比OLED,很多消费者觉得体验的差异又没有那么大,但是未来主要的驱动力是有一些厂商,包括苹果的一些设备换成MiniLED之后,以后就主要用MiniLED,不用OLED了。再往后看几年,厂商的更新换代需求会助推MiniLED的产业快速成长,虽然这个产业目前的成本相对不算很低,但是在它的整个量产之后的下游需求充分释放之后,消费电子的赛道从历史经验来看,往往成本的下降都是很快的,成本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下游有大的量,很多厂商就会自然而然想办法降低它的成本,本身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是供应链的角度,第一个是屏幕。
然后是光学,光学是消费电子里面除了屏幕之外,它的景气度还是要高于屏幕的。为什么光学赛道在消费电子里面相对会比较好?在过去几年,像TWS耳机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没有出现之前,2016、2017年消费电子板块的表现相对比较一般,因为整个手机的渗透率已经差不多达到瓶颈,行业看不到大的增长。但是光学摄像头这一块一直在增长,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摄像头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只要摄像的能力能够做到更好,包括华为和徕卡合作推出的摄像头,为它手机的消费体验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现在大家买手机,一方面是考虑性价比,另一方面是安卓、小米阵营有各自的使用习惯,还有一些玩游戏的消费者主要注重产品的计算能力,包括显示能力性能。除了这些人群之外,绝大多数消费者手机性能好一点、慢一点有很大影响吗?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像我从来不玩手机游戏,比如我现在用小米手机,小米11代和小米9代对我来说好像没有什么体验上太大的差异,但是拍照功能的体验差异是非常巨大的。第一它是手机使用过程中很高频的操作,男性拍照频率稍微低一点,女性拍照频率非常高,你的光学摄像功能做得很好,对于她来说,摄像在手机里面的权重是比较高的。这一块各个厂家在光学这一块一直在做持续不断的升级。
为了造成更好的消费拍照体验,各个厂商也一直在光学这一块做优化,包括最近几代手机的摄像头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原来老手机可能也就是有一个后置摄像头,现在前置摄像头基本上已经成为标配,后置摄像头从一颗摄像头变成了好几个,现在有一些手机甚至是三个、四个、五个的都有,它会在手机的渗透率提升不上去的时候,一方面在价值的角度不断得到提升,另外是数量也在做提升,这一块是消费电子里面目前景气度最高的赛道,它是没有其他设备的外延式增长,光靠占比最高的手机也在不断地持续成长。
其他的设备对光学需求也很多,包括汽车电子,反复跟大家提到的智能驾驶这一块,这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是一个爆发式的上涨。再往后看,光学这个赛道是消费电子里面景气度很高的一个赛道。
还有其他的一些消费电子,像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声学、电池等等,这些都属于消费电子的范畴。这些赛道相对来说景气度不是那么高,因为它要么是技术性的突破所带来的更新换代需求,要么是数量上的提升,比如摄像头从一颗变成四颗。我刚刚提到的这几个赛道,最近几年客观来讲都没有太多的提升,像天线,无线充电前几年也火过,但是它其实还是有线的,只不过充电的机座要插电,你的设备放在机座附近充电,本质上还是有线的,反而在汽车内部的应用体验会更好一些。比如我们在室内其他的一些场景,它的应用体验也没有那么好。未来除非是无线充电和一些家居结合,比如把无线充电器直接做在了桌子里面,平时线肉眼也不可见,这个可能会有一些增长。还有连接器、快充已经好几年没有什么太大的增长,还有声学,包括马达等等也都没有太大的成长。
像电池,它的成长主要是在于有一些来做消费电子的电池,消费电子本身很多也都是锂电池,消费电子的电池去往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通过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往新能源汽车赛道里面走,从原来只做消费电子级的电池,比如笔记本电脑电池、手机电池往电动车的电池去靠,这些带来了一些消费电子的上市公司里面的个股机会。整体来看,机会相对不是很大,不是属于整个板块级的机会,我们消费电子的指数里面其实也有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公司,这个公司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其他的很多电池也做,基于它的主营业务也纳入消费电子的指数里面。
从零部件来看,电池、马达,像生物级别之前几年有比较大的增长,包括指纹识别,但是最近几年增长相对有一些趋缓,它的景气度也没有那么高。另外还有一些系统集成方面,比如Sip芯片,因为目前大家对手机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半导体芯片水平的运算能力提升、存储能力提升,势必对发热有更高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耗电量是在逐渐增加的,为了保证电池的续航时间,整个电池的技术提升又没有那么快,所以大家会发现现在手机里面电池的体积越做越大,势必会挤压其他的存储芯片、运算芯片空间,在组装技术里面,最近几年也有Sip芯片集成的技术,其实就是把大量的芯片集中在板上面,应该算是节约体积的一种技术,主要是为了给手机里面的电池让出空间。在手机的集成组装上也有一些潜在的增量,目前手机零部件景气度相对比较高的主要在光学,其他的像MiniLED在电视,包括笔记本电脑,尤其是苹果今年开始用MiniLED之后,未来几年MiniLED的成长空间是很大的,这两个景气度相对高一些。
接下来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未来或者是短期能够看到的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创新,这些产品创新像AR/VR基本都是可以对整个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既包含相关的芯片,又包含一些零部件,基本是对整个产业链都有比较大的拉动。还有一些是智能汽车里面的消费电子应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光学这些领域,对消费电子指数都是有比较大的贡献和驱动的。首先是AR/VR,未来成长空间是非常大的,VR这一块目前还停留在游戏机这样一个应用上。像Steam下面的,尤其是Facebook把Oculus收购之后,Oculus下面的Quest1计划到Quest2,Quest2目前的游戏体验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包括其他的一些终端。Quest2从目前的售价来看,大概是300多美金,但是它的售价其实是赔本的,因为它里面的很多零部件卖给厂商的价值加起来要超过这个价,所以目前是在赔本卖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这一块未来几年的潜在增量是很大的。
疫情期间,像Switch、XBox的销量是出现了一个爆发式的成长,AR的Quest2今年的销量也是非常不错的,虽然价格还是偏高一些,但是未来随着体验越做越好,从游戏的角度来讲,它未来的成长空间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力。这一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即使不熟悉了,去相关的视频网站上看一看也可以了解到游戏领域AR/VR的应用。大家看Quest2相关的介绍视频,包括一些游戏博主做得视频都可以了解到。
除了这方面的应用,未来在AR/VR领域的前景非常广阔,甚至是很多工业级的应用。我们了解到前几天有分析师来路演跟我们聊到一些电力的公司。因为电力公司平时的设备经常要进行巡检,而且巡检如果发生问题,本身的费用是非常高的,很多都是国外的专家来到现场,然后再去进行具体的排查,一来一回成本是很高的。现在有一些电力通过AR/VR的方式去做设备的巡检,巡检过程中相当于把肉眼能够看到的一些信息通过技术直接传输给远端的专家,让远端专家通过传感设备了解到当地的设备运行情况,同时这个专家还可以通过远程方式直接为现场的本地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持,达到设备检修的效果。这个是未来AR/VR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只不过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还是停留在游戏领域。
在游戏这个领域,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它的增长,从Quest2今年的销量增长就可以看到,它的代工厂很多都在国内,为很多上市公司贡献了比较大的业绩,这是未来潜力非常大的领域。大家可以想象,未来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AR/VR做,比如刚才提到的工业级应用、训练、学车,以后是不是通过智能的穿戴设备就可以实现,直接在这个里面就可以学习的。包括一些其他的模拟,比如培训都有可能通过智能的设备来实现,未来的成长前景是非常快的。当然短期能够落地的主要是游戏,尤其是大家可以跟踪一下Quest2未来的销量,今年的成长还是比较大的。
还有一些和这个相关的,涉及到智能穿戴的设备,如果从脑洞的角度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智能穿戴的设备,包括谷歌的眼镜,它可以把很多的信息直接显示在你的眼镜上,这种未来的应用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客观来讲,商业化的不多,未来在穿戴这一块有可能看到的,能够形成突破的就是Applewatch,它的健康检测,像现在买智能手环基本可以做到监听自己的心跳,包括一些其他的健康参数。未来有可能新增血氧,甚至是血糖等等其他的健康参数。这些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对于智能穿戴设备未来的应用会非常广泛,这是穿戴设备目前能够看得到的一个潜在带来爆发的点。此外,还有Airpods引领的无线耳机新趋势,最近几年的成长性也还可以。
智能穿戴设备这一块,我刚刚也给大家介绍过,它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如果看开脑洞的话可以想到很多场景,尤其是这些场景不只是消费级,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工业级的场景,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远程专家、远程设备检测,甚至是未来的远程医疗,甚至是有一些比较危险的地区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远程作业,这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场景,只不过目前确定性比较高的,或者是已经实现的一个是VR领域的游戏,最近几年增长非常迅速,而且很多代工厂都在国内。另外是穿戴,Applewatch什么时候能够进一步检测更多的健康指标也可能是另外一个爆发的点。还有一个是耳机,TWS耳机这一波大的行情早就已经结束了,Airpods引领的无线耳机替换性需求还在持续进行,这个是穿戴设备方面。
另外是面板,其实我们刚才给大家介绍的MiniLED已经聊了很多,今年算是MiniLED的元年,因为今年主要是苹果把这个技术开始在终端上进行应用,很快就可以看到量起来了。未来MiniLED在大屏上、电视上,尤其是Pad、笔记本电脑等等屏幕尺寸稍微大一些的设备商,对于OLED的替换可能会逐步到来,尤其是很多厂商,比如苹果今年用MiniLED之后,未来很多设备都会用MiniLED。这些电子产品的厂商逐渐进行屏幕的更新换代,有可能会驱动未来很多年的MiniLED的高景气,这是未来比较景气赛道的另一个环节。
还有一个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智能驾驶目前刚刚开始起步,智能驾驶其实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无人驾驶,它初级的是辅助泊车、定速巡航,目前很多汽车其实都已经能够实现一些初级的自动驾驶,但是你可能还不放心让它开,比如在高驾上、环线上堵车的时候让它开一开,或者是路况比较好的地方让它开,但是真正在很多相对危险性比较高,或者是操作难度比较高的路况上还是不敢让它去开。这一块在智能驾驶的应用上涉及到很多点,首先它从技术的产业链上来看需要一些终端的设备去捕捉实时的路况信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汽车自身来捕捉,这里面就涉及到雷达、光学的应用,说白了就是在车身的四周都要去安装布置摄像头、雷达,及时的把周边路况信息反馈到计算体系里面,靠它自身的力量。此外还有一个是靠车联网,通过外部的数据交换来捕捉实时的信息,如果你自己开着这车车,前车和后车都在联网的时候,前车刹车了,它就可以把这个信息传给你,自然就可以进行你自己的车速的控制。
当然这个是未来的一个故事,现在你说要实现这个可能是达不到的,现在大多数车联网还是停留在政府的实验性工程,包括路边的一些路桩、红绿灯上安装的设备,通过车联网的方式发送给相关的车辆,这个是未来的一个场景,目前更多的还是在车辆自身内部去通过不断地安装多个雷达摄像头来捕捉到周边路况的信息,捕捉之后主要涉及到智能驾驶的一些算法,通过运算来决定目前要采取什么样的驾驶手段,比如减速、刹车、加速、转弯等等,最后把这一套智能算法指令具体给你的操作系统,比如方向盘、刹车等等。
其实大家会发现,智能驾驶这一块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是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它既属于半导体,也属于消费电子,也就是所谓的图像处理的运算系统。这一块最近几年的成长很快,未来几年肉眼可见地可以看到爆发式的成长。因为最近几年智能驾驶的提升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像华为、谷歌、国内的百度都在深入到这个领域。以整车厂为代表的国内小鹏,国外的特斯拉,包括国内的一些其他厂商都在不断地进行智能驾驶算法的迭代,这一块其实主要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需要不断地大量应用,不断地优化它的算法。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率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好。当然它的进步除了算法的领域,也需要感知领域,必须及时地捕捉到周围的路况信息,否则你没有任何原始数据怎么进行运算?这一块未来对于整个的增量是很快的,是未来消费电子潜在的爆发点。
在目前的现有手机领域,下一个70%左右的需求都还是在手机方面,手机这方面更多的是走占有率提升的路径,或者是替代的路径。比如苹果目前的供应商主要是富士康,富士康大概占60%到70%,华硕占20%到30%,国内的供应商占10%到20%。疫情带来了一个主要问题,苹果最后发现还是国内的供应商靠得住,国外的供应商和中国其他地区的供应商在疫情之下,最后都掉链子。最近几年,国内的成本优势还是在的,另外是国内的很多供应商不光做组装,还做一些其他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比如电池,原来从电池到模组自己全做了,通过这种方式它的成本进一步下降,未来更多的走A股的上市公司替代我国其他地区,包括海外的一些供应商的路径,所以国内手机这个产业链的渗透率的提升还是在不断的进行,能够为整个行业贡献一个相对比较持续、稳定的增长。
当然消费电子这个板块更多的还是看爆发式的增量需求,我刚刚也给大家介绍过了,目前能够看到的爆发式增量需求,一个是在VR领域,游戏设备的需求增长还是很快的,从体验、销售量都是刚刚开始起步。还有MiniLED,今年是MiniLED的元年,再往后看很有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大面积提升。还有智能汽车,对于CIS,包括其他的光学方面的需求也是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在消费电子几个大的赛道上,都有产品的爆发式创新和需求。我们再往后看两到三年,消费电子的业绩应该会迎来一个向上的周期。
目前消费电子的估值水平是比较低的,主要是受到今年疫情的负面影响,很多手机的出货量在下降,所以今年大家看到了消费电子的板块基本上是维持一个震荡的,整体没有太大的行情。在这个情况下,它的估值水平是一直在下降的。比如消费电子指数2020年中旬的时候,基本算是一个指数的高点,那个时候估值水平大概是60多倍,目前为止的估值水平已经下降到30多倍,估值都已经杀了一半了。
目前这个位置,消费电子整个的指数估值水平相对是处于一个历史上比较低的位置,哪怕不算最低的位置,应该也是算历史上比较低的位置,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目前科技这个大板块,很多景气的赛道,像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等科技成长赛道上,很多景气度比较高的赛道估值水平已经涨的比较高了,所以现在很多市场上又把注意力放在目前估值水平相对低的细分子行业上,比如5G通讯设备、消费电子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在关注这个领域,就是因为它同样属于成长板块,但是其他板块估值比较高,想做一做高低切换。消费电子在A股的很多机构都是比较熟悉的,它2014、201年那么大一波行情,尤其2015年又是一个大牛市,客观来讲,很多机构完全没有配过消费电子。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这个板块,尤其是很多成熟的标的都是比较熟悉的,在这个估值水平之下,四季度如果他们觉得没有太大的机会,或者是其他的景气行业估值比较高的话,很有可能会往这个上面去切,所以它目前确实安全边际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因为今年疫情带来的一些电子产品量的减少,给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疫情影响了国内的消费,所以大家看到今年手机的出货量都算一般,整体来讲对它会有一个估值方面的压力。我们再往后看,整个消费电子板块主要是追求产品创新的弹性,更多的还不是看手机的周期,因为手机在看渗透率的提升已经很难了,消费电子这个板块更多的还是看产品创新的周期。我们刚刚跟大家讲过几个大的赛道,比如MiniLED、AR/VR、智能汽车对于CIS的需求,哪怕是手机自身的光学方面不断的更新换代的需求,还有智能穿戴的设备,比如手表,还有耳机等等需求,目前又处于一个创新产品刚刚开始诞生,还没有快速放量量产的过程。目前整体的估值水平又不高,所以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布局消费电子的时点。
你再往后看,其实5G的时代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创新产品,消费电子未来5到10年的周期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根本想象不到的消费级的产品。消费电子这个产品,它本身是属于类似于代工的产业链,整体的毛利率、净利率都不高,但是一旦有创新产品出现之后,它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比如2019年那一波TWS耳机的行情,目前又有很多创新的产品刚刚开始萌芽,还在逐渐走量的过程。再往后看,消费电子的板块配置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这个板块的弹性非常大,因为很多需求是从零到一的关系,而且渗透率快速提升之后,它对于整个量会带来一个成倍的增长。客观来讲,是一个比较适合做波动的板块,尤其是很多喜欢做短期交易型的投资者,可能会比较喜欢消费电子这个板块,因为它的弹性非常大。整体来讲,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和大家的介绍就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收看,也祝大家今年投资顺利。如果大家对消费电子感兴趣的话,我们正好有消费电子ETF的产品在10月21日开始发行,认购代码是561313,上市之后的交易代码是561310,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需求来酌情考虑对消费电子板块进行配置。今天我和大家就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