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立足区位优势,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加快海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由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研发生产的超纯海藻酸钠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完成登记备案。
青岛明月藻酸盐组织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德蒙说:“这就是我们的超纯海藻酸钠,可以让下游企业去拿它做一个体内植入这种高端产品的原材料。打破了国外的材料垄断。”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其中,超纯海藻酸钠在治疗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医药制品开发中更是作用巨大。但此前,这一原材料供应长期受制于美国公司,售价更是高达800多美元一克。
张德蒙就读博士期间的研发团队,一直持续进行海藻酸钠纯化工艺的摸索。但实现纯化工艺的产业化,需要适配的生产线和稳定的原料指标。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藻酸纳生产基地,无疑是理想的合作伙伴。但一想到前期市场开拓的巨大成本,企业也难以下定决心。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刘然吉说:“为促进明月集团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我们加大了对它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各种配套资金达到650万元,区级的科技计划项目也有2000多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项目顺利启动。去年8月,超纯海藻酸钠实现产业化,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0公斤,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等产品的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百亿市场。
“我们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30%,国内已经占到40%。项目落地,能够对它从原料这块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发合说。
打破原材料遏制,是我国生物医药制品研发创新的关键所在。近三年来,山东“蓝色药库”开发成效显著。2018年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与管华诗院士带领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签订了海洋新药开发协议。目前,抗结肠癌的BG136已经进入申报临床阶段。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戚永战说:“前三季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大概是52.8亿,那么今年的增速我们预计大概在15%左右,年底大概能够达到80个亿左右,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的话,我们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大概是1/6左右,还是全国领先。”
目前,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山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