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和1,余显财2,金睿1,柯睿2
(1.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38)
(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
关键词:增值税;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承兑汇票
一、问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84.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承兑发生额12.30万亿元,增长5.3%。近些年票据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在多数行业仍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其中食品制造行业对应大多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汽车行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应部分大中型企业,均为票据业务高速增长的行业,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8%,未来使用票据作为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仍有巨大潜力。因此本文将对于增长较快的如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部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测算其行业签发承兑汇票的理论最大值,探讨其当下发展规模与未来市场空间。
图1:历年商业汇票签发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海票交所
二、以增值税为基础的票据承兑总量测算
2016年“营改增”完成,扩大了增值税的适用范围,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普遍把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作为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只要缴纳了增值税的企业理论上都有条件开具商业汇票,为大力发展承兑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84.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承兑金额12.30万亿元,增长5.3%;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大类行业增速较快,因此我们对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大类行业的理论承兑汇票额进行探究,助力挖掘其票据市场发展潜力。承兑总量可能性分析之模型假设:
①假定市场中存在n种产品,不含税价格分别为Pi元,数量为Qi(i=1,2…n)。
②第i种商品需要经过增值次数为Ki次,其中第j次(j=1,2…Ki)增值后的不含税价格为Pij,此时的中间品数量为Qij,最终价格为Pi,即Piki=Pi ,Qiki=Qi,。
③假定第i种商品的第j次增值所需缴纳的增值税率为Xij,则含税价格为Pij*(1+Xij)
基于上述假设,则第i种商品的第j次增值银行可签发的汇票为:Pij*Qij*(1+Xij) Xij)
理论上市场一共可以签发的商业汇票累计为:
在我国现行税率制度下,主要存在三档增值税税率分别为6%,9%,13%,因此Xij的取值为6%或9%或13%。但实际市场中的产品种类及对应的增值次数无法统计。因此考虑根据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进行计算,将企业分为以下几类,按照2019年新版增值税税率计算,由增值税计算公式可知: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
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税率=销售额*税率(2)
(一)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测算票据承兑上限
我们将第一阶段的理论模型进行简化,假定单个企业增值过程共有n个阶段,每个阶段不含税销售额为P1,P2,¨¨,Pn
因此每个阶段所需缴纳增值税:
各个阶段所需缴纳增值税总和为:
第一阶段模型中假定P0即初始价值量为0,则上式结果为:*13%,其含义是行业全年缴纳的增值税总额=最终产业的全年销售额*13%,根据我们的假定,此过程中银行可开具的承兑汇票理论最大值为(Pi不包含增值税):
考虑到市场中所有的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企业,因此其所能开具承兑汇票之和即为所有相关行业企业销项税额之和。我们发现Pi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衡量,此时Pi即为企业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对Pi求和即为对应行业所有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之和:
表1:部分行业营业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因此我们根据2020年相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计算,得出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理论承兑汇票量分别为92160亿、22147亿、136721亿,即为9.2万亿、2.2万亿、13.7万亿,合计约为25万亿元。此测算方法存在误差原因主要为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计算的是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经济指标,部分小型企业未纳入计算,可能造成结果偏低,但食品制造业企业部分面向终端消费者无法开票的部分无法排除,也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从整个票据市场看, 2020年全年承兑发生额总额为22.09万亿,尚不足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理论承兑汇票签发量总和。从2021年上半年发展情况来看,2021年上半年承兑发生总额为12.30万亿,同比增长5.3%,市场维持稳步发展但远未触及理论上限,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从具体行业来看,由于缺乏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的承兑汇票签发额具体数据,无法进行具体测算,我们尝试用各个行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总营收比重作为承兑汇票额的比例进行测算,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承兑汇票签发量估计值为22.09万亿,制造业用票量占比30%左右,由此可计算出制造业承兑汇票量约在6.63万亿(22.09*30%)。2020年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分别为8.2万亿、2.0万亿、12.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营收(94.2万亿)比重分别为8.66%、2.08%、12.85%,由此可得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承兑汇票签发量分别为0.57万亿(6.63*8.66%)、0.13万亿(6.63*2.08%)、0.85万亿(6.63*12.85%),与我们计算得出的9.2万亿、2.2万亿、13.7万亿存在很大差距,占比仅为理论最大值的6%左右,汽车、食品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业承兑汇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三、加快在电子信息、汽车和食品制造行业发展票据业务
无论是信息电子、汽车,还是食品制造,行业与生俱来的生产销售周期决定了相关企业在日常支付结算中普遍存在或长或短的账期。承兑汇票期限设置灵活,票面金额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可以与不同类型企业的回款周期相契合。信息电子、汽车和食品制造企业适度使用承兑汇票作为贸易结算方式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扩张商业信用以实现更好更快的高质量发展。
(一)票据契合信息电子、汽车和食品制造企业的短期融资
票据既有支付结算功能,也有扩张信用的融资功能,理应是我国多层次融资体系的一部分。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只适用于金字塔尖的少数大型企业,多数中小企业在公开市场没有评级,不适宜在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同样,相对于银行贷款,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电子票据最长期限达到一年,并且可以自主约定到期期限,通过企业网银签发、流转非常便捷,还可以同开户银行一事一议,满足双方约定的特定条件可获得银行承兑作为信用加持,这些基本属性同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十分契合。同时,依托于上下游的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到期兑付具有自偿性特征,并且对于长期在某家银行做基础支付结算的企业,银行可以获得稳定的大数据以帮助灵活调整、控制票据信用敞口的比例,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提供短期的流动性支持。综合看来,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比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高,三大行业中的企业在获得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同时,也可约定配套签发票据实现短期流动性管理需要,长短结合使得票据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加大对三大行业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的支持
我国当前处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绿色经济全面转型时期,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这三大行业的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转型升级。票据承兑业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市场参与主体可以抓住转型机遇期,加大在三大行业发展票据业务。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周期普遍偏长,销售回款的速度也参差不齐,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行业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把票据承兑业务嵌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提高票据产品在相关企业中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加快行业资金周转,降低由于临时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经营困难情况的发生率。
票据市场是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持有的票据在商业银行申请直贴时票据是连接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的纽带,信贷属性明显;已贴现的票据在票交所平台流转时票据是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相互融通资金的媒介,资金属性明显。票据这种可以将实体经济和货币市场连接在一起的特殊功能让其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最优工具之一。商业银行要重视开户结算企业的行业分类工作,把票据资金规模更多配置在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贴现业务上,在控制实质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相关企业申请贴现的流程,投入行内资源、发挥科技力量开发票据“秒贴”系统,提高放款效率,优化企业用票体验。另外,要发挥票据转贴现市场流转功能,让企业的票据贴现利率向同期限货币市场利率靠拢,切实降低企业的贴现成本以让利实体经济。
再贴现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为数不多的调节信贷结构的工具之一,可以发挥定向精准滴灌的功能,引导货币信贷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2017年9月,上海票据交易所推出的再贴现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后,大大提高了央行各地分支机构再贴现业务的办理效率和灵活性,也为央行更精准、高效地发挥再贴现政策引导市场利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首先,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再贴现操作规模并调整再贴现利率,督促引导商业银行梳理基础资产,优先选择出票人和贴现申请人是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的票据作为再贴现操作的前提条件。其次,央行还可以把再贴现资源向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这三大行业中大型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倾斜,鼓励核心企业在其主导的供应链上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支付结算,有央行作为最终再贴现人可以提高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商业票据融资的可获得性并能切实有效降低商业承兑汇票的融资成本。
(三)票据是三大行业中小微企业管理流动性的有力工具
票据是推动疫情后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贸的有力工具。对于主营业务正常,产品和服务市场前景良好,由于暂时性的资金链紧绷,急需短期流动性支持的中小微企业,票据的特殊功能作用在这个时期正是适逢其时,也是票据运用于微观产业的最佳实践期。面对信息电子、汽车产业需求触底回升并快速扩张产能、现金流紧张的情况,出票企业愿意开票缓解财务上的困难,而收票企业收到票据后也会选择快速支付或变现,票据是非常高效的金融工具。因此,商业银行、企业及相关部门要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联动推出相应措施,包括商业银行要适度降低承兑保证金比例,手续费视情适当减免,监管部门对于保证金占存款比例应适度宽松。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可以积极签发票据解决一年内短期资金之急需,把本来不能流动的应收账款显性化,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大行业企业持有银票和商票的贴现力度,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四)鼓励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行业使用标准化票据融资
标准化票据是以票据作为底层资产的债券,可以联通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投资者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增强票据融资功能和交易规范性。从2020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的“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标准化票据被定性为货币市场工具, 且具备资管新规中“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特征和属性,如未来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资产,则在投资市场上也将受到包括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在内的资管产品的青睐。标准化票据产品的发展有望为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引入“源头活水”,可以提高三大行业中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商业承兑汇票资产的流动性。通过相应存托机构创设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签发的标准化票据可以降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持有核心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的成本,从而进一步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现状纾困解难。
(五)加大对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行业供应链票据支持
2020年4月24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关于供应链票据平台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票交所发[2020]58号)正式明确供应链票据平台依托于现有的ECDS系统,与各类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简称供应链票据。供应链票据间接解决了传统电子商业汇票不可等分化的弊端,一定程度上为票据本身的标准化做了铺垫。2021年8月27日,上海票据交易所通过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了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发布会暨签约仪式。供应链票据平台新版本上线后,新增企业585家,覆盖制造、批发、零售、建筑、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供应链票据业务量累计突破110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业门类复杂,2020年电子信息行业总销售收入13.67万亿元,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金属材料、玻璃基板到中游的电子元器件如芯片再至下游的终端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制造等,整条供应链体系比较庞大,适合供应链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用作支付结算和扩张信用。
图2: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
汽车制造业设计上万个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2020年行业总营业收入9.21万亿元,行业分工明确。整车制造厂向上游众多零部件生产商采购诸如企业座椅、轮胎、传感器、轴承等进一步集成装备成各种品牌和风格的汽车。整车制造厂和零部件细分龙头等核心企业均有条件发行供应链票据。
图3:汽车供应链
相较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汽车制造,食品产业链贴近日常生活,也相对简单。从生产到加工、流通、消费环节,食品行业2020年总营业收入2.21万亿元,食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配送企业、零售企业等核心细分龙头均有条件接入供应链平台发行供应链票据。
图4:食品供应链
票交所可以鼓励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类优质核心企业自建供应链平台,先行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并且后续优先考虑用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供应链平台上线票据质押融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供应链票据跨供应链平台流转等新功能。供应链票据依托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信用,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提高对优质核心企业的授信敞口,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针对供应链票据融资的服务方案,提高供应链票据的普及程度和流转效率。
(六)加大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行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力度
2019年6月,央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提出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是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进事项之一。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万亿以上,期中中小企业10万亿以上。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行业有或长或短的账期,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应收账款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在供应链上使用场景相似,两种业务都是依托核心企业服务上下游中小微客户,旨在促进整个供应链企业发展、提升生态圈实力、推动产业集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应收账款确认、流转比较困难,保理的成本也比较高。而商业汇票具有法律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先进、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期限灵活、流转和融资、交易均比较方便的优势。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要努力搭建内部票据业务系统平台、缩短决策流程、突破信贷业务属地化管理的制度瓶颈,尽早实现对优质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的授信全覆盖,针对不同制造业细分领域的特殊情况做区别对待,争取在摸索中尽快实现风险定价,真正做到电子商业汇票的流通和融资比应收账款更方便、成本更低并能达到银企双赢式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七)加大对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行业承兑融资的风险控制
风险表面是外部环境问题,核心是风险观、业绩观、发展观问题,是风险管理体制与业务发展不尽适应的问题。“重盈利、轻风险”、“重指标、轻管理”的问题需要在支持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根除,坚持审慎经营的理念,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金融机构的授信审批部门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的票据评级这项基础工作。评价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定性指标应参照企业主体(商票出票人)公开市场信用评级和金融机构内部评级,考虑到商票到期期限较短,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与商票出票人信用评级应有所区别,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应是考察其最终票据兑付能力的重点,故在上述两部分指标的选项设置及评分权重上将给予一定倾斜。完善票据评级事项后,可以建立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白名单数据库,进一步确定对某个企业的授信额度,并在票据管理系统中实时显示剩余额度,进而有效的控制最大风险敞口。同时,利用人行征信系统和金融同业交流会排摸白名单内企业在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使用情况,严防部分企业超越自身兑付能力无序签发商票的风险事件发生,还可以与规范的大数据公司合作,分析三行业数据信息,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参考文献:
【1】肖小和, 余显财, 金睿,等. 我国增值税政策对承兑汇票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0(2):50-61.
【2】肖小和, 张蕾, 王亮. 新常态下票据业务全面风险发展趋势与管理[J]. 上海金融, 2015(06):89-92.
1.《我国增值税政策对承兑汇票发展的影响研究》,肖小和等
2.新常态下票据业务全面风险发展趋势与管理,肖小和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