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下游】 导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对农业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加工等环节作出要求,确保粮食减损、减浪费。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随着金秋以来我国秋粮收获渐入尾声,农业农村部消息称今年我国粮食增收已成定局,粮食生产将实现“十八连丰”。为了夯实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对农业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加工等环节作出要求,确保粮食减损、减浪费。
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及其制品既为人们的日常温饱提供基础保障,也是畜禽精饲料的主要来源,需求量的持续保有和需求数量较大使得粮食生产在农业产业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连年来我国以水稻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生产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今年秋粮增收已成定局的基础上,我国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迎来第18个连续丰收。
然而,尽管在粮食新品种培育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等应用下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但作为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产后损耗、浪费严重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近700亿斤粮食在产后储藏、粮油加工、餐饮流通等各个环节被损耗,将粮食减损节约提上日程迫在眉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加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等八个方面、28条细则的持续推进,将成为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的主要方向。
而在粮食全链条减损节约中,产后环节往往被视为头道关键关卡,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在这方面取得不错成效。一是面向粮食生产加工中运输多环节损耗大、干燥不及时、储粮效能低等问题,我国加快构建了一批提供粮食清理、烘干、收储等服务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并将粮食烘干设备等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二是面向粮食过度加工带来的大量损耗,我国近年来注重对粮食加工相关
标准和精度指标的完善,并通过推动粮食生产线改造,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生产推动粮食加工提档升级,减少不必要损耗的同时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
粮食安全事关民生大计,也与社会经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决定了我国对粮食生产有着较高的需求,多举并措守好粮食生产关具有重要意义,在时代变化中面向人们的消费需求转变,积极应对粮食损耗大、浪费多等问题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