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康复医疗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地

   事件

  2021年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等15个省份作为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重点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多元化服务模式、专业队伍建设以及价格支付等支持政策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快速发展。文件是继2021年6月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后的进一步推动落实,明确试点地区和试点任务等。

  点评:

  ——康复医疗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部分。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切实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

  1)从供给端,政策鼓励增加康复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民营康复大有可为。政策提出“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并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等,增加康复医院和康复医疗中心的数量。”

  2)从需求端,增加康复治疗师数目,有助于解决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探索将康复医疗知识纳入全体医务人员培训,有助于解决“渗透率”的问题。政策提出“增加康复治疗师数量,提升康复治疗能力。探索将康复医疗基本知识纳入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中,逐步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全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升,康复的需求在显著增加,但是也受制于康复认知的提升,如果后续能够提升社会对康复的认识,有助于康复渗透率提升。

  3)从支付端和医保端,医疗服务价格有望调增,医保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政策明确提出“应当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本地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康复主要体现劳务技术价值,并且结合目前云南、安徽、江苏盐城等价格调整,预计调升为主;医保上提出“切实落实国家确定的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并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而且已发布政策来看,新增康复项目也获得了医保支持,如北京将“移动式机器人辅助下肢步行训练”纳入医保支付目录,价格为222元/次。

  投资观点

  人口老龄化叠加支付能力和康复意识的提升,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陆续推出的政策,加速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康复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服务和设备均有投资机会:在服务端,三星医疗,以重症康复为特色,符合目前政策鼓励的“康复医疗多学科合作模式”,且在跨区域拓展和整体运营上优势明显;在设备端,翔宇医疗、伟思医疗等在满足终端需求,尤其是医院一体化需求上更具有优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