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捐出1100万!

据“湖北发布”消息,10月28日,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捐赠仪式在中国船舶(600150,股吧)七一九所举行。

为鼓励装备科研人员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捐赠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湖北发布)

为用好捐赠奖金,七一九所遵照黄旭华本人意愿,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制定《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并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该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黄旭华院士为在座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授课,讲述了老一辈〇九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过程,分享他们克服艰难险阻,变“不可能”为“可能”,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感人故事。他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断创新、没有止境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他寄语青年员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〇九精神,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铸就国之重器再创辉煌、再立新功;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捐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种子’的作用,引起社会的响应,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黄旭华说。

捐赠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湖北发布)

据报道,目前,黄旭华院士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逾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业。

据《长江日报》报道,2020年1月,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陪同黄旭华一起去北京领奖的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工作人员刘军青回忆,领完奖回武汉的路上,黄老就开始考虑这笔奖金该如何更好地使用。

黄旭华说:“核潜艇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200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和高校大协作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饮水思源,这笔钱应该回报社会。”

据报道,2020年夏天的一日,刘军青突然收到黄老给她的一张清单,黄旭华亲笔列明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捐赠的单位和数目。黄旭华说:“奖金的使用大致分三个方向,捐赠给科研、教育、科普事业。”

此外,黄旭华还给自己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桂林中学等捐款或设立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为支持科普事业,黄旭华向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科协分别捐款。

另据《广州日报》2020年9月报道,黄旭华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决定将其中的50万元奖金捐赠给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

2021年7月29日,“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黄旭华捐款100万元。据悉,这一公益基金由武汉科技馆联合武汉市慈善总会发起设立,旨在推动武汉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两翼齐飞”,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黄旭华说:“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我要做年轻科研人员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我希望我的捐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人关注、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

黄旭华生于1926年3月,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他奉命参加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三十年,全身心投入核潜艇这一国之重器的研究和制造,并亲自参加和完成了第一代核潜艇的深潜试验。直至把核潜艇研制工作的接力棒传给第二代科研人员之后,黄旭华院士仍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继续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致力于为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制献计献策。

黄旭华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黄旭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文字来源:湖北发布 长江日报等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