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10月24日,首届能源互联网产业峰会开幕,来自能源互联网相关行业、政府、投资等方向的人员齐聚现场,同台聚首碰撞思想,迸发创新智慧火花,携手共商美好未来,为促进能源绿色转型贡献智慧。
会议现场同步举行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创新基地揭牌、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战略联盟集结仪式。山东硅钢加工中心有限公司、国网济南供电绿色电网、中泰证券财富管理中心等11个“高精尖”项目落户市中区,打造“检测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龙头+专精特新”垂直整合的企业矩阵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东营市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再次强调了能源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性。眼下,站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市中区紧紧围绕济南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积极利用辖区能源总部企业集聚优势,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进一步融合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电、油、气、网协同互济,助力全市乃至全省实现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兴产业的提档升级。
聚合资源 优势叠加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加快能源互联、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中区作为能源大省,全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百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聚集,文化底蕴深厚,产业体系发达,创新活力强劲,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是全省现代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三大集聚区,拥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海外人才离岸两大“国字号”双创基地,已稳居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行列……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赢得了青睐。
市中区现有国网山东电力、山东电工电气集团等能源电力企事业单位70余家,营销总额超过2500亿元,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近千家,也是全省名副其实的能源电力行业集聚区。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已初步形成行业监管、设备制造、人才培训、高端科研、电力金融等“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领域、全周期的完整链条……新能源互联网的“市中魅力”感染了来宾,为下一步产业的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行先试 敢为人先
市中区抢抓机遇率先布局能源互联网产业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风口浪尖,唯有破难而进、乘势而上方能实现产业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与潜力。市中区对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布局正是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的科学统筹,也是基于自身优势产业所作出的发展创新。市中区将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打造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高地、建设智能电网装备制造业基地、开拓能源电力改革创新试验田、树立清洁智慧能源协同应用示范标杆等一系列举措,在产业集聚区打造涵盖能源电力、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融合生态平台,聚集优质要素,培育优势产业,加速能源互联网产业与实体经济共融互促。
打造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高地。发挥能源电力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集聚优势,突破一批能源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工艺、装备,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评估、交易和应用综合服务体系,为能源互联网搭建、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打造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围绕智能电网装备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和重点培育,打造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雁阵型”产业集群;鼓励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变,加快“走出去”开展工程服务,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
打造能源电力改革创新试验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构建有利于能源电力体系绿色转型的投资、价格、土地、财税金融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电价改革、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等试点试验,支持多种电源方式参与电网调峰与优化运行,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打造清洁智慧能源协同应用示范标杆。在新型社区、重点园区、新建城区超前布局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搭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运行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网络、供热网络、石油销售网络以及工业、交通、建筑系统等耦合衔接,实现智慧调配、多能互补。
领航创新 “花”开市中
项目带动吸引上下游产业要素聚集
峰会现场,多个“高精尖”项目签约落户市中。这既是对市中发展成果和营商环境的认可,也与全区发展战略深度契合。其中,山东硅钢加工中心有限公司项目通过延申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产业链,组建首家覆盖山东及其周边,辐射整个北方区域市场的硅钢加工中心,通过整合产业配置和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不断提高硅钢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国电投山东生态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落地后将助力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零碳市中”;中泰证券财富管理中心项目落地后将扩大税收增量,为产业聚集以及孵化孕育上市企业作出贡献……一大批投资额高、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为市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载体平台,同样是集聚资源要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也是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基于此,市中区紧紧围绕关系能源互联网集聚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全市集中实施战略地位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发展环境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四大行动”,大力发展以市中区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经济,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价格、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对市场的引导,对产业集群的优质企业和项目,从土地出让、研发资助、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中;加大重点项目的策划、储备和建设力度,强化重要载体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战略腾飞。
把项目招进来、平台搭起来后,如何使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智慧创新,更呼唤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环境支撑。市中区将紧紧围绕集聚区建设,下好精准服务“先手棋”、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不断完善价格、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体系,特别是对优质企业、优势项目,将从土地出让、研发资助、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聚焦重点 厚积薄发
融合赋能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潜力喷薄无限。如何凭借错位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市中区明确目标,奋勇争先,依托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聚力培植产业生态,成立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联盟,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设立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规划建立技术创新、制造检测、产教融合、应用示范、金融服务“五大基地”,培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方阵;聚力攻关人才技术,以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技术学院、国网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计划每年培养能源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聚力优化能源金融,依托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的金融资源优势,加大能源金融政策支持,力争5年内再发展能源金融服务机构100家,提供绿色金融服务规模超过1000亿元;聚力拓展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企业园区、建筑工地、公共交通、居民小区等各类场景,广泛实施综合能源、智慧城市、绿色交通、“数字新基建”等示范项目,推进能源与新产品、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明天的市中,将全面优化融合金融、能源、信息等产业优势,全力打造涵盖“生产制造销售、人才技术服务、生态融合共赢”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为产业集聚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生态,为人才集聚提供更优越的服务和环境,努力建设活力品质之区。预计到“十四五”末,集聚区企业营收规模达到5000亿元,规模以上能源互联网企业达到500家。
展望未来,能源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将是市中区发展大趋势。随着能源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壮大,市中必将成为济南市能源企业总部发展的制高点和山东新能源产业升级的策源地,成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源源不断的“市中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报道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