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莱芜审计发展规划》解读

2021年10月,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济南市莱芜区审计局印发了《“十四五”济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十四五”时期莱芜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规划》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十三五”时期,全区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审计全覆盖,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累计完成审计工作任务905项,查出金额和非金额计量问题3864个,涉及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25.98亿元,提出审计意见建议2100余条,较好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莱芜在新的起点上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南美”靓丽新名片,加快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极为关键的五年,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

一方面,发展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新挑战。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不懈努力,莱芜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区划调整后,为莱芜区跨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够强劲,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审计机关要把审计工作置于全区发展格局中,深刻认识这些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开创莱芜审计工作新局面。

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随着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审计监督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更加坚强有力,但审计作用发挥与上级部署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审计全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升;审计力量建设与审计职责任务拓展还不完全适应,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审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审计工作创新与审计形势发展变化还不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审计组织方式需进一步优化。

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综合施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发扬斗争精神,主动担当作为,更好履职尽责。

二、《规划》编制的总体目标

一是健全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确保党中央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推进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落实工作。规范完善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和审计机关重大事项报告机制,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领域。

二是深化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对象上,覆盖所有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镇(街道)和重点部门单位,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审计资源上,积极争取上级审计机关支持,开展市区一体化联动融合审计,统筹好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内容上,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科学设定资金抽查比例,有效形成动态常态震慑;结合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安排,突出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重要事项的跟踪问效监督,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三是持续提升审计工作法治化和科技化水平。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计监督的本领,不断提升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在法治轨道上、制度框架内行使审计监督权。加强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复核审理、结果运用、督促整改等各环节工作。坚持“科技强审”不动摇,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攻克管理中的难题,破解审计中的瓶颈。探索“大数据”审计,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进一步健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进一步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把创新作为加强审计自身建设的主旋律,加快补齐补强审计工作的短板和弱项,优化审计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盘活用好审计资源,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提高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贯彻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突出审计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教育引导审计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业务双过硬。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和“实在实干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三、《规划》编制的过程

2021年6月,市审计局向各区县审计局下发了《“十四五”济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区县审计局意见和建议。莱芜区审计局对照《规划(征求意见稿)》,结合《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起草了《“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经征求区委审计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意见,形成《“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议稿)》。

8月3日,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济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9月,市审计局印发了《“十四五”济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莱芜区审计局对照修《“十四五”济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行补充完善。

9月28日,莱芜区区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10月,莱芜区审计局按照审议意见,对《“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行修改晚上,并按照规定程序印发执行。

四、《规划》编制的特点

一是通篇贯穿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规划》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体现政治高度,强化政治意识,将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融入和贯穿到《规划》全篇。

二是立足自身实际,做好与莱芜“十四五”规划和省、市审计机关规划之间的贯通衔接。突出莱芜审计特色,在莱芜“十四五”规划框架内谋划审计工作。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审计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时做好与上级审计机关规划之间的贯通衔接。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新阶段新形势新情况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规划》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明确了未来5年全区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等,在业务管理、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举措和新要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五、《规划》框架及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3大板块,由16条组成。

第一板块: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该板块包含3条,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针对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明确了下一步审计的主要目标任务。

第二板块: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该板块包8条,一是阐述了加强审计业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市区之间审计协作、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加强审计实施管理、加强统筹管理和资源整合、加强审计结果利用。二是分别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政府投资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企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审计业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三是对督促审计查出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进行规划部署。

第三板块: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该板块包含5条,主要围绕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深入推进科技强审、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用等5各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相关文件:“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