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建党百年,一代又一代奋斗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的精神激励更多人砥砺前行。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地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3月1日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百年初心奋斗者”系列稿件,记录幸福生活背后,奋斗者们的身影。
白清良工作照。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2002年进入上海北特科技公司,25年过去了,白清良仍对三个瞬间记忆深刻——上世纪90年代,他还在老家务农,面朝黑土背朝天时,心里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一定要学门技术,还要学精学透;家乡轧钢厂招工,白清良在轧钢之余,还不忘向电焊师傅请教,最终独挑大梁;机缘巧合来到上海,和企业一道白手起家,车间里的难点激发了他的创新激情,第一个专利拿到手时激动地难以自已,由此坚定了走创新研发的道路……
深耕机械自动化领域20余年,白清良先后收获18项国家专利,荣获上海市劳模、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又获评全国劳模,成为年轻一辈扎根实业、钻研技术的最生动标杆。
从黑龙江乡村的农民,到机修厂的小老板,再到科技公司工装部的负责人,白清良的经历里浓缩着中国制造由弱到强,进而向“智造”转变的生动历程。
白清良工作照。
精研技术,“攀登的路,再难也要有人走”
还在轧钢厂做工人的时候,为学手艺,他主动为电焊师傅打下手、泡茶、打扫卫生,为的就是师傅提点入门。后来凭借过硬的焊接功夫,白清良在老家开起了加工厂,几年光景就已小有名气。
这份钻研不懈的功夫,在上海创业之初派上了用场。生产车间的砂轮倒角工序效率低且粉尘严重,起初只是维修工的白清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边加工边安装,经过3个多月终于完成第一台倒角机,不仅能自动磨削,还解决了工人近距离操作的安全问题。
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生产效率不过关,企业亮了红灯。没有了资金支持的白清良决定自掏腰包,一定要研制出各方面都合格的设备来。又是一个月的苦思冥想,与第一台完全不同工作原理的倒角机图纸完成了。没想到在去加工厂的路上,瓢泼大雨将他淋了个透心凉。工厂老板被他的坚持打动,“冲你这份执着,我们一定尽快把设备赶出来!”
试验大获成功,原本人工操作10秒一件的倒角,现在只需1.7秒,粉尘问题也有效解决,公司一口气订制了3台,全部到位后员工由原来的2班12人降为4人。
“攀登的路,再难也要有人走。”白清良的坚持最终化为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十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白清良工作照。
精益求精,“产品越改才会越好,这是工匠精神”
如今北特的车间里,第三代倒角机正全速运转,不仅可通过全自动编程操控,还可实现下料、倒角、检测、封装全自动化,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超百万元。
时间回拨到2008年,第一代倒角机面世后仅半年,白清良就对其进行了改进,可靠性大幅提升。后来又逐步加入了智能化控制、流程全自动等内容,不断迭代。
“创新就是要追求突破,追求革新,敢于颠覆传统,敢于挑战经验,始终相信任何事都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嘉定工匠的答辩现场,白清良这样阐述自己对工匠精神中创新的理解。
言为心声。2010年企业设立工装部,白清良和同事们以此为平台先后研制了无心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冲床全自动冲切设备,数控和滚丝机共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等设备。每台设备之后,都是不断的否定与再创新。“生产中的经验会被固化到设备之中,问题会被优化,质量、效率、安全性等等都是我们创新的维度。”
效率最高的2014年,白清良带领设备工装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制作和改造的50台套自动化工装,直接为公司节省大笔的人工和采购成本,并间接创造利益约300万元。
白清良颇为自豪,工装部成立至今,共研制了8个类型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共计120余台套,累计为公司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以千万计。
白清良工作照。
自学成才,“我的起步太低,低到没法开口问”
种种成绩和荣誉很容易让人忘了,白清良只有初中学历。
别人看来简单易懂的图纸和三维图形,在他这里犹如“天书”,“我的起步太低,低到没法去问别人问题。”白清良回忆,别人和他讲图纸他需要补几何透视,讲设计他需要补物理知识,设计软件、专业外语等等当时更无从谈起。
面对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样复杂的机械结构与装配精度要求,只有在工作空闲时请教老师傅,每天回到家里还要查资料学习机械维修的相关知识。当时设计倒角机,绘图就成了他的拦路虎,前后花了三个月才拿出了最终的图纸。
已经三十多岁的白清良痛下决心补齐短板,“遇到困难只能自己看书、查资料,然后再反复实践,吃饭睡觉都在苦思冥想这些问题,半夜里突然有点灵感就赶紧起床记下,几个月下来瘦了一圈。”“赶路”的艰辛,除了白清良自己没人知道。
白清良回忆,当时天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书本和电脑学习,一学就是几个小时,“真就是一行一行啃下来的”,原本1.5的好视力也被磨成了近视眼。
和自己赛跑的人最终跑到了行业前沿。如今白清良的徒弟里有大学生,也有业内资深的老法师,可和他谈起专业问题,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一句:“服气!”
携手并进,“行业的进步要靠众人共同努力”
自学成才的白清良名声渐响,华亭镇总工会和企业为他建起了工作室,也有年轻人拜师学艺。
对自己的徒弟和部门里的年轻人,白清良从不保留,从为人处世到技术设备,全盘托出,给予他们最好的带教条件。
有人学成跳槽,他也不气不恼。别人不解,他自有一番道理:“机械行业留人本就不易,年轻人去了别的企业,能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我损失的不过是一个徒弟,别的企业可能因此有较大的改观。”
这份胸襟和情怀,让他在行业里颇为受人敬重。企业长期占据市场的龙头地位,白清良有着更深邃的考量,“‘中国制造2025’的脚步越来越近,机械加工作为基础性行业,一定要走在前面。”
20多年来,白清良一心追逐着自己心中的机械加工梦。如今年岁渐长,他又有了新的梦想——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后继有人梦”,他也正尽自己全力,培育更多的技术人才,让技术工人撑起中国制造强国的明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