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技术发展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交通新图景

推进技术发展和创新,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大幅加快行动步伐,实现净零排放,建设绿色、包容和公平的未来;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为期3天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交通部长、企业家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呼吁加快实现可持续交通运输,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北京宣言》描绘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未来愿景,提出了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将为各国持续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制定路线图。

增动能 制定全球交通创新解决方案

“复兴号”模拟驾驶、5G云代驾座舱、绿色机场、5G智慧港口系统、智慧停车……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互动区中,中国可持续交通技术吸引了大量参展嘉宾的目光。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表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推动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将交通打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据悉,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经在交通运输领域布局建成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时还布局建设了254个部级科技创新基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创新驱动对于交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北京宣言》提出恰当采用新兴技术是解决诸多挑战的关键,鼓励各国开展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和知识交流,推进技术发展和创新。

“现在,我们有机会通过创新和科技彻底改变交通。”联合国副秘书长暨可持续交通大会秘书长刘振民表示,“我们需要全球通力合作,确保可持续交通运输成为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目标的引擎。”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指出,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产生了各种新的能源、材料和技术,为发展可持续交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仅靠技术本身没法实现,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有整体的解决方案。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顾问中村道治也认为,各方需要规划出统一的路线图,推动技术普及、制定标准和轨迹规则,让全球各地的人都能够在新技术中获益。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建议,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室、实验基地、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资源开发共享的力度,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良好格局。

添绿色 大幅加快步伐实现净零排放

《北京宣言》提出,加快研究和开发,寻求新解决方案,改进现有方案,以促进交通脱碳,实现循环经济和提升交通普惠性等。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交通运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4%。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交通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大会开幕式上呼吁所有交通工具脱碳,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其中,制造业大国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的生产,发展中国家则宽限到2040年;让零排放船舶成为默认的选择,并在2030年前投入市场,到2050年前实现航运业的零排放。他还呼吁各个企业从现在开始使用可持续的航空燃料,到2050年前实现每位乘客的碳排放减少65%。

在此之下,从共享单车和拼车,到越来越多地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和公交车,各个国家、企业和社区都在加速过渡到更环保的交通模式。

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郭守刚表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接下来还将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装备,加大新一代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创新,积极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应用。

阿根廷共和国交通部环境影响司司长古斯塔沃·里纳尔迪介绍说,阿根廷积极推动城市规划制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推动运输部门提高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共识,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质就业机会。在可再生能源中,氢能等绿色能源是发展重点。

“零碳经济的出现,让我们能很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教授彼得·纽曼看来,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将催生出指数级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形式。

重合作 协同发展加强互联互通

在推进可持续交通全球互联互通进程中,既要关注基础设施“硬联通”,也要重视制度规则“软联通”。

“软联通”与“硬联通”不仅需要各国加快制定国内政策措施,推动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协同发展,保证交通在全球层面的可持续性。“要快速行动,更要有明智的行动。”刘振民一语道出二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德国汉堡库纳物流大学物流学教授艾伦·麦金农说,发展可持续货运需要政策关注,需要更长期的政策方案和一揽子协议。政策除了要重视基础设施,更需加强对管理运营的关注。

国际层面的协同合作也同样迫切。正如古特雷斯所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仍使全球供应链流通不畅,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合作亟待提升。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避免各自为政。“合作是变革的关键。”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克里斯·佩特斯说。

中国已在国际合作领域迈出坚实步伐。记者了解到,中国积极促进政策机制“软联通”。在推动海运和航空便利化方面,中国和66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海运、河运协定,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航空运输协定。同时,中国也努力构筑设施“硬联通”。中国还积极参与一系列国际组织事务,推动多项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倡导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可持续交通的推进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哈特表示,国际社会应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交通方式转型。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倡议,加强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早日重现繁荣。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