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观察第3期|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1%,月销量连创新高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陈鑫鑫

三季度(7月1日—9月30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6.85%,新能源汽车指数(Wind)上涨了10.65%,跑赢沪深300指数1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整体上涨30.06%,跑赢沪深300指数36.68个百分点。

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中,涨幅前三分别为天齐锂业(63.79%)、新宙邦(54.85%)、多氟多(51.18%);跌幅前三分别为均胜电子(-31.66%)、江铃汽车(-23.41%)、得润电子(-21.96%)。

产销量方面,据中汽协数据,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达94.9万辆,同比增长175.07%。其中纯电动车销量73.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16.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64.52%、155.74%。按用途划分,新能源乘用车三季度销量90.4万辆,商用车销量4.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7.9%、45.16%,新能源汽车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热点评论】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多个国家标准,涉及电动汽车及电池回收等领域】

9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围绕公共安全、绿色可持续、高新技术等领域,集中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其中,多个标准与电池新能源行业相关。在公共安全领域,新修订发布的《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针对目前出现的动力电池安装于车辆后部导致碰撞时易起火爆炸的安全隐患,增加了车辆后部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测试方法,同时修改了侧面碰撞的适用范围,完善了防触电保护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法治日报)

点评: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隐患巨大,而过去对燃油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明显已无法完全适用,出台对应的安全标准迫在眉睫。

【动力电池大逆转:磷酸铁锂产量、装车量全面反超三元】

2021年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而言,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反超”。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一期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2021年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9.5GWh,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12.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1.1GWh,占总产量56.9%,同比增长268.2%,环比增长18.8%;三元电池产量8.4GWh,占总产量42.9%,同比增长91.5%,环比增长4.8%。其实,单从产量方面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在今年5月就实现了对三元电池的反超。当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8.8GWh,占总产量63.6%;三元电池产量5.0GWh,占总产量36.2%。这成为近3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单月产量首次超过三元电池的月份。(盖世汽车)

点评:磷酸铁锂的特点一个是性价比,另一个则是安全性。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结构的不断创新,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越发凸显,例如CTP、刀片电池等结构性创新提升了LFP电池的续航表现和性价比。此外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逐步退坡,中低端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对成本的敏感性提高,拥有更高性价比的LFP电池更受车企青睐。

【3M: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减产量翻番】

据外媒报道,9月13日,3M公司首席财务官Monish Patolawala在摩根士丹利的会议上表示,导致全球汽车工厂接连停产的半导体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他还将今年下半年汽车行业预期减产量提高了一倍,同比降幅将从3%升至6%。(盖世汽车)

点评:缺芯是今年汽车产业链一直以来的难题,且已明显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产销,特别是对电气化程度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面临需求大增而产量却受限的难题,这明显已阻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碳酸锂价格再创新高】

9月碳酸锂价格持续大涨,单月涨幅超40%。截至10.9日,碳酸锂价格高达16.9万元每吨,部分供应商价格高达19万元每吨,较7月初上涨95%。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涨,碳酸锂严重供不应求。(网易)

点评: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持续超预期,导致产业链上游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持续放大,多个资源价格暴涨,也为下游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头部电池企业上游资源“卡位战”】

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布局上游的节奏,在材料涨价催化下变得更加迫切。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300750.SZ)直接或间接参股的上游材料企业超过20家,通过控股、兼并购、深度绑定以加深对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掌控。亿纬锂能(300014.SZ)董事长刘金成表示,公司今年以来亿纬在供应链投资100多亿元,通过战略入股、合资建厂、收购等形式在材料端布局,坚信原材料价格问题在2023年初能有效解决。国轩高科(002074.SZ)工研总院材料研究院铁锂材料研发部经理汪伟伟介绍,今年以来,国轩重点加大了在锂矿、正负极等核心材料、回收等产业链的投入布局,前瞻性进行战略供应链的卡位部署。(高工锂电)

点评:今年上游资源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导致电池企业成本压力大增,是引发各电池企业抢占上游资源的重要原因。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其增长稳定性更强,各电池厂在预期上游资源长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纷纷加码抢占上游资源。

【企业热点评论】

【超越特斯拉,比亚迪重回全球新能源单月品牌销量榜首】

比亚迪(002594.SZ)自今年6月夺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冠之后,便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除了在自主品牌当中表现亮眼之外,也同样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展现中国品牌实力。日前,EV sales公布了最新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比亚迪7月销量达到46938辆,环比上涨15.24%。这也是比亚迪时隔26个月之后,以超过近1.2万辆的优势,再次超越特斯拉(TSLA.O),重夺全球新能源单月品牌销量榜首王座。(第一电动网)

点评:长期来看,特斯拉都将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一大劲敌,但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国内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仍有较大的机会,在完成技术及品牌积累后,都有像比亚迪一样爆发的机会。

【9月动力电池榜: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稳居前三】

10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1年9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9月,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稳居前三,中航锂电位居第四,塔菲尔新能源、欣旺达(300207.SZ)分别跻身第五、第六,蜂巢能源下降至第七。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装车量占比分别为56.5%、17.8%、4.1%,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变化不大。(第一电动网)

点评:自2018—2019年的行业洗牌后,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行业前二宁德时代、比亚迪地位稳固。前十强名单变化小,只是排名互相之间有所更替。在新能源汽车步入发展稳定期后,预计后续行业再度洗牌的概率不大,该竞争格局将持续多年。

【深交所五问宁德时代:582亿定增或违反上市公司融资监管要求】

9月30日,深交所向宁德时代下发问询函,就公司4月披露的不超190亿元对外投资事项及此前定增募资582亿元事项提出五点问询。今年8月,宁德时代发布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82亿投资7个项目引发市场关注。该笔资金不但数目创下民营企业在A股的定增规模之最,而且宁德时代于2020年7月9日刚刚拿到196亿的定增资金。按照此次拟募资计划发布的时间来看,两次定增间隔仅为13个月。(九派新闻)

点评:宁德时代巨额定增惹争议,也侧面反应出在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超预期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厂互相的产能扩张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另一方面,虽然今年动力电池供不应求,但以此扩张节奏,行业产能过剩或将很快到来,这也是市场及监管层担心的一点。

【中国恒大:或出售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恒大汽车】

8月10日晚间,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期,尚未确定或订立任何具体计划或正式协议。倘该计划最终协议得以落实,公司将进一步公告。此外,8月9日晚间,恒大汽车(0708.HK)发布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净亏损约48亿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净亏损24.5亿元的两倍。(盖世汽车)

点评:恒大造车受阻再度提醒各类想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造车需要耗费的资金及时间或远超预期,没有充足资金实力不要轻易跨界入场。

【广汽埃安发布超倍速电池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这样的标准似乎已不再是奢求。8月30日下午,广汽埃安正式发布超倍速电池技术和A480超充桩。其中,超倍速电池技术,目前已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强制性检验认证,并将陆续搭载于AION 家族系列车型。(盖世汽车)

点评:当前,新能源车市场正以高增速蓬勃发展,然而充电慢、充电难却依然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因此,能解决这一痛点的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CATL/亿纬/国轩海外业务翻倍增长】

海外动力电池与储能需求旺盛,正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业绩的重要增长极。近期,各大动力电池企业相继披露半年报。高工锂电注意到,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2021年上半年境外营收出现翻倍式增长,同比增速在1~3.5倍,境外营收接近或已超过2020年全年。其中,宁德时代电池出口突破100亿,同比增长355.5%,营收占比从去年15.71%提升至23.14%;亿纬锂能海外营收以36亿首度超过国内营收,营收占比提升至54.95%;国轩高科海外营收占比从2.36%提升至4.74%,实现翻番。(高工锂电)

点评:一方面,海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上升通道,动力电池缺口增大的情况下,由于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优势凸显,头部电池企业近年来获得的海外定点项目逐步放量,业绩进入稳步兑现期。另一方面,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海外储能市场高景气度延续,国内电池企业开始陆续拿下海外储能项目供应合同。

【小康股份与宁德时代签五年采购协议,首次年度采购量将达到10GWh】

9月10日晚,小康股份(601127.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康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于2021年9月9日签订《五年供需联动和产能保证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约定,金康新能源将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向宁德时代采购动力电池产品,此次年度采购量将达到10GWh。(盖世汽车)

点评:提前锁定上游产能/资源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普遍做法,小康股份提前锁定宁德时代产能,说明业内企业预判,未来一段时间,优质动力电池产能将一直是稀缺资源。

【传赣峰锂业或放弃竞购加拿大Millennial公司】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赣峰锂业(002460.SZ)不太可能对Millennial Lithium提出新的更具竞争性的报价。据外媒9月15日报道,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以3.77亿加元(约2.96亿美元)的价格向Millennial提出了收购要约。因此,赣峰锂业对参与Millennial的竞购战并不热衷。(盖世汽车)

点评:锂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在今年锂价暴涨的背景下,上游矿产资源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但历史经验表明,在高点买入矿产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决定。因此,有大量并购矿产经验的赣锋锂业此次选择退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宁德时代明年将投产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

9月16日,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党委第一书记孟祥峰对外透露,明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投入生产。此前,工信部在8月曾发布一份政协提案答复函,称有关部门将支持钠离子电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先进产品量产能力建设。据了解,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7月29日线上发布,其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达到 160Wh/kg,略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但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锂钠混搭电池包也在发布会上首次亮相。

点评:随着电动汽车及储能的发展,长期来看,锂资源明显供不应求,若能用钠这种储存量极大的资源生产电池,将有效解决锂资源瓶颈问题。

【总结与评论】

从下游终端来看,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持续超预期。

自上半年销量翻倍增长后,原本市场预期增速会有所放缓。然而6—9月,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连续刷新历史新高,且增长势头仍丝毫不减。新能源汽车今年的渗透率已超10%,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在汽车整体销售市场因缺芯倒退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取得的销售成绩十分亮眼。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趋势已成,这也是业内料之不及的,这点从今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普遍不足便可看出。

竞争格局方面,特斯拉在国内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其不断降价之后,给国内一种新能源车企造成不小压力。但比亚迪依然凭借多年累计的技术实力,携一众新车型,在6月夺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冠之后,又在7月打败特斯拉,夺得全球销冠。

整体来看,今年行业需求大好,一众新能源车企展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竞争不是主旋律。但长期来看,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入场,后续有独特竞争力的企业方能真正站稳跟脚,如特斯拉的品牌力、比亚迪的技术、小鹏汽车(XPEV.N)的智能化、蔚来(NIO.N)的高端服务等。

从以电池企业为代表的中游来看,三季度“大规模扩产”、“抢占上游资源”成为关键词。

其中代表性事件便是宁德时代颇具争议的582亿巨额定增计划,本次计划新增锂电池产能合计137GWh,而根据宁德时代年报,其截止2020年末产能69.1GWh,新增产能是2020年底产能的近两倍,可见此次扩产规模之大。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到2025年,宁德产能将突破600GWh。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中,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普遍上调产能规划。中航锂电除了对江苏常州、厦门两大基地进行扩产之外,今年还接连宣布成都、武汉、合肥三个新基地的建设计划,扩增产能超过100GWh。根据中航锂电的规划,2022年产能将达到200GWh。

今年由于需求大热引发上游资源价格暴涨,不少已创下历史新高,给电池厂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部分产品无货可供。这也迫使多个电池厂商下定决心抢占上游资源,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及稳定成本。代表性事件便是宁德时代与上游企业赣锋锂业竞购同一国外矿产企业。

上游方面,三季度涨价便是主旋律。以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为例,其价格从年初的5.8万元/吨上涨至6月底的8.7万元/吨,9月份已上涨至14万元/吨以上。电解液重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则从去年9月的7万元/吨左右到今年9月突破45万吨/吨,涨幅超5倍。

涨价虽然使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却明显损害了产业链下游的利润,如此偏离合理值的价格注定不可持续。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