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一部法 护一库水 润一城人
《四川省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8月1日起施行
“立法了!老鹰水库的饮用水源保护有法可依了!我们的饮用水安全有法治保障啦!”
5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四川省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让无数资阳人欢呼雀跃。该条例自2018年启动立法规划程序,并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让资阳市民十分关注、倍感振奋。
立法背景
为了4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老鹰水库位于资阳市与成都市所辖简阳市交界处,涉及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祥符镇,简阳市望水乡、雷家乡,设计库容367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集雨区面积80.8平方公里,是资阳主城区42.5万人唯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资阳市民的生命之水。
“鉴于老鹰水库水域面积三分之二、陆域面积四分之三在成都,由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规进行保护,才符合法的空间效力原则。”资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肖浩告诉记者,2017年11月,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上,资阳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由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条例的建议意见。2018年,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资阳代表团向大会提出制定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将条例列入本届五年立法规划的调研项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到四川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后,中央领导人对条例制定给予了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将调研项目及时调整为制定项目,同时加快了起草、审议进程。
“总之,几年的努力,条例立法来之不易!”肖浩感叹。
主要内容
涉及保护范围措施监管及法律责任
《条例》分为总则、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共49条。其中主要内容有--
水质问题。条例对规划建设、垃圾处理、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厕所改造、隔离防护、界桩公告等影响和保护水质因素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定。同时还突出规定: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库区水域范围内进行游泳、垂钓等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消落区从事农作物种植或者畜禽、水产养殖活动;禁止在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入库渠道、河道滩地沿线区域倾倒、堆放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禁止在保护区、准保护区水域养殖、投放外来物种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种种植资源;禁止非法捕捞水库渔业资源。
另外,还建立了省生态环境部门约谈县(市、区)政府和成资两市有关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公益诉讼机制、日常巡查机制、应急预案机制等,从不同角度对水质问题进行约束。
水量问题。针对老鹰水库库容小要靠调水和成资两地今后发展对水量需求增加的实际,对水量保障进行了规定:成资两市以及水源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维持水库合理水位,确保饮用水取水位和取水量满足取水要求,并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省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跨区域水量调度和分配中合理制定库区水资源调度方案,因枯水季节或者重大旱情等造成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要求的,应当优先保证饮用水取水;资阳要加强备用应急水源建设。
联动机制问题。条例针对两地实际,规定成资两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的水环境质量负责,指导、统筹、协调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建立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机制,协商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应当在老鹰水库及相关河(渠)按照规定设置河湖长,建立跨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协作机制;签订联动执法协议,建立联合会商制度,定期依法开展联合调查、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老鹰水库生态环境、资源、水文、气象、航运、自然灾害等监测网络体系和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由省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加强对编制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规划的指导。
立法红利
生产生活利多多
“库区立法带来的红利,不仅仅是对资阳主城区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对库区居民也带来了很多法治红利。”肖浩如是表示。
生产红利--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科学种养殖的指导、倾斜资金投入和基础建设项目、支持建立绿色信贷服务体系和支持生态保护项目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
生活红利--对政府建立机制、综合整治农村水系作出规定;对政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出规定,同时鼓励分散农户以相应生产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政府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规定,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对农村集中供水作出规定,提升生活质量,逐步解决库区周边村民饮用地下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对特定对象给予补贴和扶持,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
部门行动
围绕《条例》施行打出组合拳
“立法不易,我们一定要打出组合拳,为《条例》施行夯实基础、扫清障碍!”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家林告诉记者,自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后,资阳市紧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开启了新一轮的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历程。
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四川省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6月,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赓即印发了《资阳市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6至8月在全市开展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百日攻坚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打造老鹰水库水源保护样板。
坚持系统谋划,站在生命安全的高度保护饮用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饮用水安全,高位推动、专班攻坚,建立起“一源一方案、一源一图纸、一源一清单、一源一导则”“四个一”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资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工作方案》《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百日攻坚行动方案》,通过项目带动、宣传引导、专项行动等方式,全力保障老鹰水库水质达标。谋划推进“张老引水”、望水河泄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老鹰水库供水不足和水质二次污染问题,目前已完成投资11.1亿元。
突出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全覆盖排查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促进水源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水源地保护设施,新增标志、警示设施26个,规范隔离设施和生物隔离带7处,常态化维护28个视频监控,增设10个音频监控,正着手升级监控智慧化管理平台;开展村庄清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河护岸、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改造二级保护区897户厕所、小家禽养殖区域340户,高标准新建投用6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配备常态化保洁人员80余人,推动生活垃圾“收转运”全覆盖,确保岸上污物不下水库;放养30余万尾滤食性鱼苗改善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开展联合执法,查处损坏隔离设施和标志标牌的违法行为,加强禁钓执法,长效制止污染水源的违法违规活动。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强化机制保障,全力确保《条例》落地落实。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宣传、集中宣传、“两微一端”等方式加强《条例》的宣贯,引导公众自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建立高效协同机制,与成都市签订《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联动执法检查。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涉水行业、企业日常监管,坚决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编制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的综合实战能力。
下一步,资阳将深入扎实抓好《条例》的宣传贯彻,持续深化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区域联动执法,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
我们看到,一部《条例》,护一库好水,保障了一城人的饮水安全,滋润了资阳人民的心。(全媒体记者 胡佳音)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