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开发区、高新区综合监管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现将《关于加强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9月17日


关于加强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提高我市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强化相关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一)引导知识产权科学布局。紧密追踪市场竞争和专利技术动向,定期发布相关产业行业知识产权动态信息,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有针对性地申请或引进知识产权。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围绕产业发展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战略性知识产权组合。

(二)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实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加大知识产权质量和市场价值在相关考核和评价中的权重,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优化知识产权结构。

(三)促进知识产权获得。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和支持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获得知识产权。引导代理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充分运用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商标审查绿色通道和软件著作权快速登记通道。大力提倡专利电子申请,提高专利电子申请率。

二、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应用,推动价值实现

(一)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方式。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融资担保等。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知识产权投融资。鼓励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融资机构,支持企业发展。

(二)创新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形式。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风险补偿政策。鼓励运用商标保护专利技术组合产品。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促进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技术市场,促进知识产权交易。

(三)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手段、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为纽带、以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建立相关产业行业知识产权联盟。

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和相关服务体系建设,支撑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开发核心知识产权产品。引导企业培育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水平。建立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知识产权统计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引导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强行业与企业知识产权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预警机制。

(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业务受理“一窗通办”,积极争取建设专利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推动科研设施仪器等开放共享,用好科技创新券。培育和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和完善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体系,加强执法协作,强化行刑衔接。完善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加大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的知识产权执法办案力度。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组织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强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生产流通领域的知识产权监管,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宣贯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引导企业有效运用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三)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依托山东(菏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维权援助体系,在各县区建立维权援助工作站,并逐步向园区、企业延伸。

(四)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指导企业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确保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知识产权工作长效推进机制,贯彻落实相关工作。依托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建立协调机制,统筹调配资源,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二)创新工作模式。结合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设备等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作用,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

(三)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各项支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金融、财税等政策的衔接配套。加大地方资金保障力度,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和费用减免政策,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