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1〕9号),推进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威海市气象局形成了《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向相关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分析研究修改后,8月28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威政办发〔2021〕5号)。

二、必要性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阶段,服务领域由抗旱减灾向防灾减灾救灾、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向发展并取得显著服务成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推动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定位、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部门职责分工等,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重大战略实施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三、主要内容

《意见》共分为三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省政府意见结构基本保持一致,我市《意见》在落实好上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在提高监测能力、提升人影工作服务森林防火和生态环境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不断提高精细化作业水平,更好服务“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城市建设,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重大战略实施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到2025年,进一步巩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格局。人影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强化,作业服务能力和效益稳步提升,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和安全作业的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人工增雨(雪)作业受益面积全覆盖。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强化乡村振兴服务和生态保护服务角度出发,科学调整人影作业布局,重点提升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农业抗旱、水库蓄水和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从做好重大应急保障服务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人影应急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根据需要及时启动人影作业;从提升监测能力角度出发,重点要加强林区山脉等重点作业区域探测能力的建设,更新升级现有探测设备;从提高指挥水平角度出发,重点加强地面、卫星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云降水数值模拟、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的应用,建立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的市县人影一体化业务系统;从增强作业能力角度出发,重点是探索无人机、空气炮等人影作业新方式,推进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角度出发,重点是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将人影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从提升综合安全保障能力角度出发,重点落实好人影弹药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依据行业标准建设或者租用有弹药存放资质的库房和专业运输车辆开展人影工作。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财政保障、建设人才队伍和加强科普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编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