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加快创新进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日前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两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自2013年起,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九年稳步上升,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显现。这其中,我国制造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

  不久前,赛迪研究院发布《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赛迪《报告》)。《报告》显示,作为一项衡量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逐年稳步攀升,2011——2018年年均增速达到14.39%。这主要归功于近年来制造业创新环境、创新产出等方面的大幅增长。伴随着制造业创新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制造业创新的主力军,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对标世界一流创新助力企业腾飞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中,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并力争投入强度超过“十三五”时期实际。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还首次设置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的指标,提出“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到2025年要达到8%以上。赛迪《报告》显示,2011——2018年,我国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制造业R&D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14%、-0.65%。很显然,投入强度虽已达标,在研发投入比重方面却是任重道远,创新投入意愿有待进一步激发。而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无疑需要将创新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进行整体考量,力求实现根本性、可持续性的总体突破。

  国资委主任郝鹏曾表示,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国资委去年全面部署中央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明确提出到2022年国有重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文化更加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更加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更加有效,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资委明确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8个领域,作为对标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

  为推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走深走实,国资委开展管理“三个标杆”创建行动,从基层企业、专业对标领域和企业集团三个层面,深入挖掘管理能力突出、特点鲜明和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典型,选树出200个标杆企业、100个标杆项目和10个标杆模式,切实发挥标杆引领示范作用。

  9月8日,国资委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对深入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化“三个标杆”创建,培育一批体系完备、能力突出、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管理水平的国有重点企业;更加注重运用先进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流程、深化组织变革和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一批高效协同、效益突出的管理项目;切实在系统集成、融合创新和深化提升上狠下功夫,形成一批影响力大、示范性强、引领带动能力突出的优秀管理模式。

  推进“头号任务”打造科技攻关重地

  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活动持续推进的同时,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也先期获得突破。回望“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科技创新重要进展,郝鹏总结说,一是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增强了我国综合实力。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高端装备、能源化工、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国产航母、核电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中央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364项,占到全国同类获奖总数的38%。二是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中央企业不遗余力增加研发投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3.4万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央企业的国内外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36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三是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创新后劲。中央企业从事研发人员达到近百万人,两院院士229人,工程院院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郝鹏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力量,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一,要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积极与国家的科技计划、攻关计划相对接,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发动机等产业的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联合攻关,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要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投入,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方向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在人工智能、空间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在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

  第三,要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对重点科研团队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

  第四,要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对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对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对于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给予更高的加分奖励。

  着力机制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同时更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近年来,工信部深化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在“强化、创新、优化结构、促进融合、培强企业、优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增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揭榜挂帅”的新机制,组织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的揭榜工作,加快重点领域攻关突破。2016年以来已累计批复了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各地认定了百余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工业“四基”,开展了“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持续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车联网、机器人、智能语音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出台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支持创建了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批复创建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新集群培育方式,组织公开招标,培育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一批标杆性企业,推广应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发展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入推进“互联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四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深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构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赛迪《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1——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数量、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的比重等重要创新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59%、11.39%和13.72%。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加速创新进程的脚步将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