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日报评论:市属国企改革转型驶入“快车道”

“今年1至8月,高投集团以产业引导基金占股51%的成都口口齿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利润800万元,为高投集团创造利润408万元。”近日,资阳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慧科告诉记者,高投集团在推进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部分投资运营项目开始产生效益。

调优国有资产布局、组建6大发展集团,兼顾“放活”与“管好”,“1+1+4”制度将市属国企全面推向市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市属国企改革转型发展,国有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能力明显提升。今年1-8月,市本级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110.79%。

整合同业同质资源

明晰6大集团主责主业

“面试方式拟采用无小组讨论模式……”9月9日,在新组建的资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场地,总经理靳榆彬正与同事讨论公司首批18名职员的招录方案。

近年来,我市大部分市属国企以政府项目代建业主为主要经营方式,围绕重点产业布局不足,各企业主责主业不明晰,无序竞争、同质化问题突出。

“无论是国家、省战略部署,还是资阳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国企改革、推进转型发展都迫在眉睫。”市国资委副主任熊祚云说,新的时代背景下,国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排头兵”功能作用更加突出。但市属国企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方面,还存在较多短板。

整合同业同质资源,调优国有资本布局是当务之急。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资阳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资阳市市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市属国企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通过创新发展、培育壮大、重组整合、清理退出等方式,目前,我市组建起6大集团,形成“1+5”发展格局。其中:“1”即组建1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资阳发展集团,“5”即组建资阳城投、农发、文旅、高投、港投五个集团。

“市委、市政府坚持产业导向调优国有资本布局,比如文旅集团的组建填补了我市国有资本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新兴产业方面的空白。”熊祚云说,6家市属国企定位明晰、主业突出,正逐步形成业务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

重组后,我市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重组整合后企业户数减少20%。

为改革选好“带头人”。我市重新配备六大集团领导班子,董事长与总经理均分设,集团之间不再兼任,确保了企业主要负责人有效履职。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及以下领导人员占比超六成,高学历、年轻化成为市属国企领导人的新特点。

据靳榆彬介绍,目前,资阳文旅集团基本实现实体化运行。集团公司本部5个工作部门已设立,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康养3个子公司正加快组建。同时文旅集团“十四五”规划也在加快编制。

“时不我待,加快搭建班子队伍的同时,我们也抓紧谋划启动一批重点项目。”靳榆彬介绍,当前,他们正与成都和安岳紧密对接,策划包装资阳市体育综合体项目,计划启动安岳石刻数字保护体验中心等项目。

向市场要效益

市属国企向市场化专业化挺进

初秋的资阳高新区,呈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忙着进行厂房内外装饰装修。本月底,园区2、3号楼共4.8万平方米将交付企业使用。

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由资阳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投集团坚持工程建设、项目推介、企业落地、入场装修“四同时”,实现了建设与招商的同步快速推进。

以往,我市市属国企行政色彩较浓,缺乏“经营理念”“市场理念”,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不够,普遍资产规模小、营业收入低、盈利能力不强。

为破解这一困局,市委、市政府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兼顾“放活”与“管好”,出台系列制度和政策支持,为市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加大去行政化力度,扎实推动市属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各市属国企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主责主业,积极获取相关资质资格,拓展经营性业务,谋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服务园区发展方面,高投集团正以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引导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及资产合作等多种方式,全过程介入主导产业发展。”高投集团副总经理曾慧科说,通过资源和资本有效结合,助推园区企业高速成长同时,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高投集团在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领域初步探索出一种符合企业实际的产业投资运营模式,效益已开始显现。

9月10日,川师大附属临空小学建设现场,150余名工人正在4栋教学楼内外忙着装饰装修。“10月底工程全面完工,明年将正式招生运行。”资阳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王旭说。

与其他政府代建项目不同的是,川师大附属临空小学由资阳空港集团自主融资、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该项目的运营模式是,港投集团自持资产,采取租赁方式,将学校租给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和川师大用于合作办学,从而解决资阳临空经济区相应办学能力不足问题。

为帮助国企解决经营性资产较少、政策保障不足等问题,市委、市政府着力研究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表现在配置资产资源、盘活土地资源、创新投建模式、强化项目支持等方面,并在营商环境方面将23项权力放给企业,给予企业更多的经营决策权利,进一步放活企业管理。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的12个项目,都突破固有思维,按照实体化、市场化的原则,来推动项目建设。”港投集团董事长周盛忠介绍,他们通过融建结合、多元投入的方式来解决资金投入瓶颈,坚持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项目经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和管理,扩大公司资产规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引外援练内功

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我们与川大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构建起了产学研双向合作模式。”近日,在资阳高新区,四川省口腔装备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全力说,一方面他们积极发掘企业研发诉求,寻找科研机构承接;另一方面发布科技成果,寻找企业转化。同时中心还将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孵化能力,从而不断为园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支撑。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还需推进开放合作,借势借力发展。事实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等国省战略的落地,区域国企合作也在不断破题。

国投公司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合资建立的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资阳分所于去年底成立运营。

高投公司与中交、中电建等7户央企合作推进中国牙谷PPP项目等8个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投资11.63亿元。

城投公司与成都建工集团分别出资0.55亿元在资阳市合资成立建筑公司,拟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一家具有一级或二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

港投公司与四川铁投城乡集团合作,共同实施资阳西站TOD开发。

……

今年,市属国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与越来越多央企、省属国企、成都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牵手”,开展产业、项目、技术、人才等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属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外引强援的同时,苦练内功。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我市紧抓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这个关键。

市属国有骨干企业全面建立对员工及子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现业绩考核全覆盖。同时建立健全各类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竞争上岗等制度。“总的来说,就是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实现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熊祚云说道。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改革落地。市属骨干企业全部设立党委,研究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全媒体记者 李梅 于一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