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从近几个月销量数据来看,混动车的销量增速快速增长,8月已超越BEV的增速,在新能源车中的销量占比由15%左右提升至22%。从中期角度看,我们认为混动车将和电动车并驾齐驱,快速实现对燃油车的替代。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汽车板块下降4.50%,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14%,汽车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落后1.36个百分点。从板块排名来看,汽车行业上周涨幅在申万28个板块中位列第20位,与上周持平,总体表现位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3.74%,子板块中,商用载货车、商用载客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Ⅱ、汽车服务Ⅱ涨跌幅分别为-10.54%、-5.41%、-5.57%、-3.41%、-3.35%。
市场热点
疫情缺芯双打击,上周全球再度减产88.8万辆汽车。AutoForecastSolutions最新数据,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达821.5万辆,比前一周增加了约89万辆。
宁德时代明年将投产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钠离子电池可以实现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工艺兼容,产线可进行快速切换,预计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本周观点:混动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政策和供给双重驱动,混动车快速增长。随着排放和能耗政策法规日益趋严,传统燃油车单纯依靠优化发动机提高燃烧效率较难满足节能要求。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混合动力汽车将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完全替代。新一代混动技术集成度高、成本低、性价比高,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达到与同配置燃油车相当的水平,竞争力较强;相较于纯电动车,混动车具备里程和补能优势。在政策和供给的驱动下,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高速发展期。
自主品牌相继推出新一代混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将发动机调整到效率最优的工作区间,从而达到提升热效率、降低油耗的目的。国内自主品牌在混动领域布局较早,上汽、吉利、长安、比亚迪等陆续推出了相关车型。21年比亚迪和长城分别推出新一代混动技术DM-i和柠檬DHT,都采用了基于双电机混联构型并高度集成混动总成的方案,可以兼顾HEV和PHEV两种类型;吉利将于21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混动技术GHS2.0,并发布相关车型。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推出的新一代混动技术搭载了高性能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综合性能表现已经基本达到与日系车相当的水平。
混动+电动全面领先,看好自主品牌崛起。我们认为新能源车的发展将会是混动和电动并行,完成对燃油车的替代,因此两种技术路线均非常关键。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城、吉利,以及新势力蔚来、小鹏在电动车领域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头部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混动车型,比亚迪DMi3款车型上市后畅销,理想单款车月销量过万,我们预计未来自主品牌混动车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方面全面领先合资品牌,行业格局将会重塑,看好自主品牌长期成长价值。
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
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154%,其中BEV和PHEV增速分别为138%/172%,混动销量首次超越电动车,主要是由于理想和比亚迪DMi环比大幅增长。展望后市,在电动车销量不断超预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混动车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自主品牌不断增强在PHEV和HEV市场的优势,有望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同时,前期阐述的新能源车的两大超预期驱动因素:销量超预期和动力电池产业链受益于全球化的超预期逐渐实现,继续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和整车。
新能源:重点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诺德股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等;
乘用车:重点推荐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重点关注比亚迪、小鹏、理想和蔚来。
零部件:重点推荐新泉股份、精锻科技、拓普集团等,重点关注中鼎股份(空气悬架)、文灿股份(一体压铸)、南山铝业(有色)、爱柯迪(轻量化)、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