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进行“复兴号”动车组车体焊接生产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将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8%以上。营业收入5000亿元级以上企业达到4家左右,千亿元级企业达到15家以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培强核心能力、扩张规模总量”的原则,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集中力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达到35%以上,制造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
根据规划,山东将巩固提升高性能服务器、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电子、高端软件等产品竞争力,积极培育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超高清视频、高端软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通信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区块链等重点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高水平建设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5~8个。
在集成电路方面,做大做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重点开发高端存储芯片、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热成像芯片、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信息安全和激光芯片等产品,积极发展各类电力电子芯片、传感器芯片。大力发展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EMS(微机电系统)等特色工艺,推进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智能计算芯片等研发设计和产业化。加快实施CPU等核心器件的国产化适配替代。支持大硅片、碳化硅、氮化镓、光刻胶、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应用,推动键合丝、封装基板、导电黏胶等材料向中高端跃升。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
在高端软件方面,深入实施“两名城带多名园、百名企育千名品”战略,促进济南、青岛两个中国软件名城提档升级,推动有条件的省级软件园区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加快建立软硬件通用研发适配平台和验证测试环境,引导企业参与鸿蒙、龙芯、飞腾等生态以及开源项目、开源社区建设,打造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00家以上。面向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云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三维设计仿真、建筑信息模型等关键技术,培育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1000个以上。到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软件产业基地。
在信息通信设备方面,推进通信模组、光器件、系统及应用等5G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5G射频前端模组、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可调谐激光器等核心器件,积极开展6G相关研发。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研发工业计算设备、控制设备、嵌入式设备、通信设备,以及边缘接口、工业操作系统等软硬件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成套设备和系统集成。到2025年,信息通信设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在智能传感器方面,重点发展声学、压力、气体、温度、红外、生物医学等领域智能传感器产品,着力突破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补齐关键基础材料短板,强化先进工艺和智能装备支撑,提升传感器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度。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全球领先的百亿级集成式传感器生产基地,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高端非制冷红外特色芯片产业新高地。
在超高清视频方面,以济南、青岛、烟台等市为核心,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三核引领、多点联动、协同发展”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格局。聚焦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传输设备、专用终端等领域,促进SoC核心芯片、新型显示器件的开发量产,提升超高清电视机研发生产能力。以超高清视频设备和终端产品制造为引领,高标准建设创新载体,加快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撑构建覆盖设备生产、内容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各环节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到2025年,超高清视频产业产值突破3800亿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超高清终端生产基地之一。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加快核心云计算基础软硬件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发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云服务,推广云计算服务模式。以大数据采集、清洗、传输、存储、挖掘、分析、交易、应用和安全为重点方向,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速数据聚合应用、互联互通,创新技术服务模式。高标准建设济南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济南数据科学中心。加快构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基本形成产业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安全保障有力、融合应用广泛的数据要素体系。
在人工智能方面,突破一批重点人工智能产品,在智能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视频图像识别系统、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软件及终端产品等方面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优势产品及产业集群。推动建设一批数据开放、超级计算、开源开放共性技术、标准测试评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建设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引领,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济青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到2025年,以济南、青岛等市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
在虚拟现实方面,聚焦“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产业布局,加强工业数字孪生及三维重建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构建自主可控VR/AR工具链。培育“VR/AR+智慧工业”模式下的工业数据生态系统,加快建设济南、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推动VR/AR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维修保障及安全训练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到2025年,打造虚拟现实典型应用开发场景80个以上,VR/AR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打造全国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根据规划,山东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农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能源装备、环保装备,突破发展动力装备、氢燃料电池、液压系统、轴承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力争到2025年,装备工业产值达到2.5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占装备工业比重超过50%,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在汽车及零部件方面。突破商用车整车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的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提高乘用车整车系统集成和工业设计水平,大力发展中高端乘用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努力保持高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技术世界领先水平,加快突破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基础技术平台、智能终端、自动驾驶、虚拟仿真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力发展动力总成、自动变速箱、电控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车规级IGBT、核心芯片等零部件产品,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到2025年,汽车生产企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车节能、环保、安全等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比重和产品质量标准水平显著提高;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山东域内汽车整车生产规模达到300万辆左右,力争保持全国前三位。
在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方面。加快突破关键功能部件及整机设计制造、精度提升和可靠性技术,重点发展数控回转工作台、伺服刀架、机械双摆角铣头、大功率电主轴、高速重载丝杠(导轨)副等功能部件,以及精密级以上数控车床、精密外圆(立式)磨床、立(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金属切削机床,大型伺服压力机、激光切割机等金属成型机床,增材制造技术和增减材复合机床,提升汽车覆盖件自动生产线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推动多关节机器人、SCARA(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AGV(工厂物流仓储机器人)以及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系统研发应用。到2025年,机床及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地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推动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基础材料向新材料延伸,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稀土功能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突破发展石墨烯、3D打印、超高温、智能仿生等前沿新材料。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地。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充分发挥铝、铜等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等领域的高性能镁合金材料。提升稀土功能材料产品等级,加快发展一致性高、稳定性好、适用性强的稀土永磁材料、催化材料、荧光粉、高性能储氢材料等功能材料。到2025年,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
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聚烯烃弹性体、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特种塑料、高性能膜材料、氟硅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高端日用化学品等新材料产品,加快品牌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巩固和提升领先优势。到2025年,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600亿元。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展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用陶瓷材料、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及透明陶瓷、碳化硅陶瓷、高纯氮化硅(铝)粉体、特种陶瓷及复合材料、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及功率器件、氮化镓晶体、电子信息陶瓷与元器件等产品,支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建筑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装配式建筑等节能环保建材。到2025年,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
前沿新材料。紧跟国际前沿趋势,加强基础研究和知识产权布局,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实现前沿领域产业化突破。提高石墨烯粉体等基础材料的产业规模和产品稳定性,加强5G手机导电膜、石墨烯储能材料、防护涂料、复合材料等应用产品开发。大力发展TPU柔性打印材料、可降解3D打印材料、3D打印金属材料等产品,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超前布局超高温材料、智能仿生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液体金属等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前沿领域材料。到2025年,前沿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