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风电板块爆发,风电发力指数(884036.WI)涨幅达到17.73%。如果从7月初开始算起,风电板块的涨幅更是达到62%。
一直以来,风电和光伏被誉为新能源界的“双子星”,光伏已经火了一段时间,但风电一直默默无闻,不受资本市场待见。
提起风电,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关键词是:弃风率高、成本高、市场空间小。
1,弃风率。理论上风机造好以后,只要风叶开始转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电力产生,但如果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电网设备没有能够及时更上,只能让风机停止发电,这种情况就是弃风。
2015年,我国的三北(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就曾出现严重的弃风现象。这些地区集中了中国80%的发电资源,十年前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建设高潮,令当地的风电发电规模远超出消纳能力,导致平均弃风率超过20%,部分地区甚至接近100%,很多风力发电相关企业损失惨重。
2,成本高,风电的度电成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远高于火电,如果没有补贴,风电几乎没有竞争力可言。
所谓的度电成本,是指发电项目每千瓦时上网电量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财务费用、税金等会计成本等等。
2016年,有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当时的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在0.6元/度以上,而燃煤发电成本只有0.3元/度左右,风电是燃煤发电的两倍。
3,市场空间小。由于以上原因的限制,加上风电发电不稳定,电力外送存在困难,此前市场对于风电的发展前景并不算乐观,尤其是对后补贴时代的国内风电持悲观态度。
但就在市场的忽视之下,整个风电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弃风率大幅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084万千瓦,同比大幅增加71.5%,风电发电量34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7%。与此同时,平均弃风率下降到3. 6%,创历史新低。
2,度电成本极大降低。
明阳智能8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据公司了解,三北地区部分风电项目度电成本已达到0.1元/度左右。这意味着,风电和光伏一样,已经与火电平起平坐。
度电成本降低的关键在于风机的价格,相比去年年初,风机价格几乎腰斩。
今年9月7日,中广核云南曲靖市文兴480MW风电场和麻栗坡大王岩180MW风电场机组集采项目在延期两次后开标,中标价格让人大跌眼镜,最低开出了1950元/KW和1880元/KW的低价,再一次刷新了风电史上最低风机价格记录。
这一数字,相比陆上风电“抢装潮”时4250元/kW的价格高点已经“腰斩”。2020年是我国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在补贴即将结束时,行业出现了大规模抢装。
中国经营报援引业内人士报道,在目前的技术及大部件成本等客观条件限制下,2000元/kW已贴近行业利润的临界点。“低于2000元/kW的价格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从2020年一季度以来,风机价格就开始大幅下挫,即便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大上涨。
风机成本能快速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风机大型化的应用。
近年来,风机大型化趋势日渐清晰,多家券商通过行业调研统计发现,2021年以来,国内面向平价陆上风电项目新中标的主流风机单机功率已跨过3~4MW平台,直接跃升至4~6MW。海上风机更是从之前的3-5MW快速进入8 MW乃至10MW 时代。
随着风机单机功率大幅增加,其单位功率对应锻铸件等材料耗量被大幅摊薄,风机成本进入快速下行通道。
中金公司预测,未来4.0MW、5.0MW、6.0MW风机在规模化生产后有望分别在2660元/kW、2330元/kW及2100元/kW的招标价下实现15%毛利率。若再考虑大型化零部件在此后批量化产能投放后的溢价率下降,风机生产成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万联证券也提到,风电已经进入到了成本快速下行的通道,风机价格下滑将助力风电摆脱周期束缚。
市场始终认为风电属于传统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钢材,其降本空间有限,叠加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整个行业盈利十分悲观。实际上,风机大型化后,零部件单耗量被大幅摊薄,风机成本已经大幅下行,招标价格从2019年底4000元 /kW降至目前2500元/kW仅花了1年半时间,随着进一步大型化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2025年可能降至1800元/kW。
3,市场需求释放。随着风机价格大幅下滑,风电需求开始出现高增长。
国内三北地区全面实现平价后,今年1-7月风电新增装机量12.6GW,同比增长46.8%。
根据明阳智能(601615,股吧)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风电招标量达到32.9GW,大幅超出往年同期水平,创历史新高。在陆上平价上网的第一年,风电行业就实现了如此高的招标量,令市场感到意外。
万联证券提到,市场认为我国风电技术水平与海外存在一定差距,风电市场仅在国内,相较同为新能源的光伏,空间相对有限。但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国内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海外的技术差距已大幅缩小。
明阳智能今年推出了全球最大16MW风机足以印证国内风机制造的技术水平。明阳近期交付意大利10台3MW海上风机也印证国内整机厂有走出去、向欧洲巨头发起挑战的实力。从国内来看,上半年招标量32GW创历史同期新高,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暂不考虑海外市场,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80GW,相较2019年复合增速CARG25%。
考虑到风电企业这半年多来一直在大打价格战,风电制造盈利能力是否被削弱了呢?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情况。
万联证券的统计显示,由于出色的降本能力,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背景下,整机商和核心零部件厂商业绩依旧保持高增,超过市场预期。整机商毛利率并未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上升的态势。
2021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1201.67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82.89亿元,同比增长60%。增长比较亮眼的板块是整机厂商和叶片制造商。
其中,整机商实现营业收入484.58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31.97亿元,同比增长96%;零部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52.51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48.21亿元,同比增长56%;风电场运营板块营业收入364.59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35亿元,同比增长51.56%。
此前,光伏也是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平价上网,发电成本下降90%。在顺利摆脱了政策补贴后,其市场需求和估值的巨大想象空间,让投资者前赴后继。
如今的风电是否也会像光伏一样,彻底站上风口呢?
本文选编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刘晓翠;智通财经编辑:韩永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