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政策解读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

《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全国首部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自发布以来,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为服务群众的需求,现将《指南》解读如下。

一、《指南》出台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生态保护与修复责任尤为重大。机构改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各省生态修复任务。为落实国家的工作部署,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同时组织编制了《指南》,指导、规范市(州)编制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二、《指南》的适用范围

《指南》适用于我省21个市(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根据《关于推进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0〕45号)》要求,《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要生态功能区涉及的县(市、区)可参照本《指南》编制,其他县(市、区)可不单独编制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相关工作纳入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

三、《指南》主要内容

《指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

《指南》正文包括总体要求、基础工作、规划主要内容、咨询论证和规划报批5部分内容。该部分突出强调基础地理条件与生态本底状况分析、“双评价”与其他专项评价成果应用、国土空间生态问题识别与评价;明确市级规划应包括规划目标与考核指标、生态修复分区、重点区域确定、生态廊道网络构建、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资金测算、综合效益分析、实施保障、规划创新等内容。市级生态修复规划程序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管理办法执行,相关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

《指南》附录含基础类、任务类、策略类术语与定义,共计31项,生态保护类、生态品质类、生态修复类规划指标体系共计28项。同时,提出规划文本、规划图件、编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及其他材料等规划成果技术要求,提供了规划文本提纲及附表建议,明确了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要求及参考等事项。

四、规划编制的主要流程

一是建立协调机制。《指南》明确建立由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机制,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落实编制经费,及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组建编制团队。由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团队,建议涵盖地理、生态、环境、气象、地质、水资源、土壤、土地以及规划等专业领域,负责方案制定、调查分析、基础研究、成果编制等工作。

三是拟订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专题设置、进度安排、成果要求、工作组织和经费保障等。

四是收集基础资料。收集本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数据、生态基础数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生态环境调查监测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相关规划和成果、确定底数底图、评估既往工作等。

五是确定专题研究。根据各个市(州)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专题研究。

六是开展规划编制。《指南》要求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以全面提升长江和黄河流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为目标,全面摸清生态本底,系统判识生态问题。提出有序开展基础评价、科学确定规划目标、合理谋划总体布局、提出重点修复任务、科学部署重点工程、积极建立健全机制的推进思路开展规划编制。

五、《指南》主要特点

一是市级规划编制的“工具书”。《指南》充分衔接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结合四川特点,增加规划技术路线图,补充完善编制程序,增加了大量附录,对市级规划编制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二是省级规划落实的“护航者”。《指南》全面吸收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理念与成果,提出了市级生态修复分区细化原则和纵向传导体系构建,实现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能有效保障全省生态修复工作开展。

三是两山理论倡导的“新路径”。《指南》明确鼓励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探索实践,不断完善生态价值实现、生态功能服务、生态碳汇、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旨在打通“两山”转换路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