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妙手耳内高难度取瘤还患者“一脸轻松”

陈栋

《乡村爱情》里赵四面部抽搐的经典动作,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很多笑点,殊不知面部抽动这种状态往往只是外在表现,滑稽的表情背后很有可能藏着一颗险恶的肿瘤。近日,市立医院东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永团主任团队成功通过高难度的经耳囊入路双镜联合手术,为一名因颈静脉孔-岩尖后颅底巨大胆脂瘤导致面肌痉挛、失聪的患者精准摘除肿瘤,术后患者即刻恢复表情自如。

“我耳朵里长了个瘤子,请帮帮我”

7月的一天,李永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因为她不受控制抽搐的右半脸格外引人注意。“李主任,我右耳两年前丧失听力,半年前右边脸开始抽搐,在青岛多家医院都看过,说耳朵里长了个瘤子,不敢给我做手术,但现在我的脸抽搐得很厉害,抽搐的时候样子很可怕,您一定得帮帮我。”李女士(化名)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影像检查片,言辞恳切地说道。李主任仔细阅读了检查片后,初步意识到这位患者的病情的挑战性。

患者的病变位于右侧颈静脉孔区-颞骨岩尖部-后颅窝部,有一块很大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周围骨质已经出现破坏,病变周围密布着颈内动脉、乙状窦、颈内静脉、面神经。李永团非常清楚,这是一颗十分“狡猾”的肿瘤,不仅位置深,而且它周围布满神经血管,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患者已出现面部抽搐,表明肿瘤已经刺激到面神经,如不尽快手术,肿瘤会不断增长,患者将会出现面瘫、颅内感染等更严重症状。

为保患者面神经,舍易取难

凭借处置复杂侧颅底肿瘤的丰富经验,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后,李永团认为:“复杂侧颅底手术虽然难度大、风险高,但并非手术禁区,团队有能力寻找到合适的手术方式,啃下硬骨头!”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了包括面神经肌电图、听力学、颞骨中耳乳突薄层平扫、颞骨3D 模型打印等个性化检查,充分掌握了肿瘤的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团队经过讨论,决定采用经耳囊入路手术。选择该入路最大的原因是能够保留面神经行程位置不动,在面神经前下面和后面磨除周围骨质到达病变部位,可以保留面神经功能,但同时也对术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性:该入路存在局部暴露不充分的缺点,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一个正确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虽然经耳蜗进路暴露更好,但需要面神经移位,术后面神经功能有影响,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全患者神经功能,而且团队有信心通过精湛的内镜技术弥补手术暴露的缺陷。”李永团表示。

颅内游刃,巧取肿瘤

手术如期进行,李永团用精湛细腻的操控成功暴露并保护了颞骨内面神经及周围少量骨质,去除了外耳道、耳蜗及半规管前庭、内听道周围的骨质,面神经降部就像一道稳固的桥梁,显露于眼前。同时,通过巧妙地压低乙状窦,扩大了手术视野,安全避开颈内动脉及颈静脉球等重要结构,将后颅窝缺损骨质去除,并切除掉肿瘤粘连的硬脑膜,充分利用耳内镜、显微镜结合,优势互补,成功将肿瘤干净切除。术后患者重归自然表情验证了手术的成功。

李永团表示,侧颅底颈静脉孔-岩尖-后颅窝胆脂瘤是一种缓慢发展的良性病变,可以多年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在确诊前多已经侵犯面神经骨管或者内耳迷路,可出现面神经麻痹、耳聋、头晕等症状。及早的发现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首选。因为病变深在,周围结构复杂,对于术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