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清华大学的中央主楼内,在近两百人的目光注视下,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缓缓步入课堂。现场有种难言的兴奋感,人们都知道这位管理学者身上的光环——“隐形冠军之父”。但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中国能否与德国一样诞生出更多的“隐形冠军”。
“中国和德国是全球化的赢家,他们和美国、日本的区别在于哪些?”当赫尔曼·西蒙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会场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区别就在于中小企业。在中国68%的出口是来自于不到3000个的小公司。”
相较于“发展依靠大企业”的论述,赫尔曼·西蒙的观点在当时如惊人之语,但却印证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催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除了那些位列五百强榜单的龙头企业,还有占据企业总数超九成的中小企业。
它们是中国经济底盘最活跃的细胞,亦是细分赛道上“隐形冠军”的预备力量。
时代的风向正在转变。从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的密集部署,再到“北交所”的横空出世,以“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正站在新的风口之上。
“专精特新”为何引发如此高规格的重视?不妨先来看两个案例。
总部位于上海的挚达科技刚刚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用十余年时间,这家企业依靠创新与务实不断向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家庭智能充电设备和数字化平台服务。身为电动汽车掘金潮里的“卖水人”,在2020年,挚达在家庭/社区落地的充电桩数量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一。
距离上海一千多公里外的成都,另一家“小巨人”从这里出发,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电视替代革命。这家名为极米科技的技术型企业用一款款颠覆性的智能投影仪改变了中国投影机市场此前长达十余年被洋品牌称霸的局面。
挚达与极米正是“专精特新”的典型。它们往往瞄准利基市场,依靠技术实力拥有着对各自领域的话语权。这种“小而美”的优势早在1973年就被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所论证,他在反思工业时代的规模化经济后,提出了“小就是美”这一经济学概念,倡导企业重视专业化。
对于此刻向往成为制造强国的中国而言,当依靠传统劳动要素驱动的时代成为过去,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转化为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不易被“卡脖子”的“专精特新”将承担起打通难点与堵点的重任。
但遗憾的是,在飞速迭代的现代化工业浪潮中,即便是“小巨人”,也难掩迷茫。
一面是,效率至上的时代里,冗长的产业链条上,商品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交错复杂;另一面则是难以捉摸的终端市场上,消费者瞬息万变的多元化需求。
转变难免伴随阵痛。时间拨回2014年,踌躇满志的极米正式推出第一代量产产品Z3。但此刻,横亘在极米面前的是,此前投影仪尚未走进寻常百姓家。第一款新品的上市,极米需要强大的销售与反馈渠道。
同样的难点在五年后也出现在挚达的身上。在2019年前,直接面向车企供货的挚达科技没有想到这一年,电动汽车风口将迎来重要分水岭。“在2019年前,挚达还是一个to B的企业。”但随着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如何面向终端消费者转型让这家“小巨人”显得有些焦虑。
幸运的是,焦虑只是暂时的。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之下,浸润着实体企业基因、拥有数字技术能力的一批“新型实体企业”正在加入,这场中国制造的变革之路有了更多同行者。
何谓“新型实体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认为一般有几个特点:一是立足于实体经济,为实体企业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二是具有数字技术能力,通过技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京东、海信、京东方等新兴实体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的案例出发,‘以实助实’、‘以技助实’、‘以数助实’这三个方面,将给我国实体企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实践经验、启示。”就在上个月,新华社瞭望智库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任兴洲认为激发新型实体企业的动能,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李勇坚认为,我们尤其要关注中小微企业,对于它们来说,大企业的方法论是不适用的。京东帮助中小企业转型,有工具,有支撑,为其成长提供了一套适用的方法论。
2021年上半年,看着京东自营店与pop店飞增的营业额,挚达零售板块负责人察觉到了一丝变化:“像开了挂一样。6月、7月是十几万左右的营业额,到了整个8月就一下子做到了100多万。”
此前,挚达的销售渠道主要以B端为主。但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率的爆炸式增长,2019年,挚达决定走出明星车企的背书,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向C端市场要增量。得益于产品实力与京东的配合,挚达很快找到了撬动销量暴增的密码。
而这样的好成绩,其实早在极米身上已有印证。
2014年极米正式入驻京东商城,做出这一重要决策,起因是极米决定推出第一代量产产品Z3。在此之前,这一成立只有三年的初创团队大多时候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据极米科技CEO肖适回忆,极米在每款新品推出之后,都会给到核心用户去试用,根据用户反馈再不断完善产品。尽管如此重视用户,但面对巨大的市场不确定性,极米需要成熟的渠道与用户资源作为背书。与京东的初步合作,为极米带来了惊人的销售成绩:仅用一个多月,极米就取得了京东投影类目销量第一的业绩。
或许令极米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其销售“黄金时代”的开端。2015年6月30日,极米Z4X上线京东众筹,成为京东众筹史上第一个千万级家庭娱乐爆品;2016年3月,极米推出全球首款3D全高清1080p智能投影H1,上线当日10分钟销售额达1000万;同年的京东618“辉煌”仍在继续,极米交易额蝉联冠军,而在5个月后,也就是京东双十一期间,极米再次坐稳京东投影品牌榜第一的宝座......
京东方面负责人向财经无忌展示了极米快速成长的轨迹:综合数据来看,在2018-2021期间,极米销售业绩呈现向好趋势。在618、双十一的竞速榜单中可以发现,极米在市场份额与增速上保持较大优势,产品极米H3、Z系列霸榜京东投影单品成交量前四。
某种意义上,正是京东的加入让这些“不善言辞”的传统制造业实现了“人、货、场”的重组,双方的融合得以释放出巨大的生意增量与品牌声量。
在“人”上,依靠京东的技术能力与用户群体,为中小企业定制解决方案。因从B端转向C端,挚达一时半会缺乏对终端消费者的了解。而借助京东,挚达能迅速接触、精准观察到用户。“挚达潜在的电动车用户与京东的匹配度非常高。“挚达负责人告诉财经无忌,相较于其他的电商平台,同样1万个用户里,京东上电动汽车车主的比例是很高的。
在“货”上,京东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快速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效率。极米科技,与京东建立了协同创新的产业链,双方在全渠道零售、智能供应链及物流等多方面深化合作。
在“场”上,在京东全渠道战略的推动下,将催化中小企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在这一点上,极米与京东已有规划。随着极米线下版图的扩张,京东也将联合实体门店,与极米共建渠道力量,编织更为广泛的消费者触点网络。
此刻,再次回顾极米与挚达的转型蝶变,中国制造祓除阵痛的背后不是单兵作战的孤独,而是合纵连横的互助。
时至今日,“专精特新”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
在工业4.0的新技术浪潮下,早期“引进-消化-模仿”的跟随式路线已经失效。新的趋势是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价值创新被提上日程。跳出挚达与极米,在中国广袤的市场下,更多的中小企业仍在苦苦逡巡。对于它们而言,更需要一场“以实助实”的助攻。
得益于京东本身的“新型实体企业”底色,让这场“助攻”变得愈发务实。对于“新型实体企业”的定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曾表示,新型实体企业一般兼具“为实体企业服务”与“具备数字技术能力”两大特点。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新型实体企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专业化,做专业的事情;二是多元化,用更多新型的数字化手段实现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三是社会化,提供新型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变成公众化的公司,关注员工,还履行社会责任。新型实体企业正在以务实的形态服务于社会发展,不形成泡沫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自营与全渠道零售、物流、大健康、工业品等板块和实体业务的延伸布局,京东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
而更为重要的是,京东已形成了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生态之网”,从产品、产业链再到供应链,进一步打开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以京东企业购为例,通过采购全流程数字化,京东企业购以8项采购服务能力(选品快、议价快、签约快、下单快、支付快、开票快、报销快、服务好),形成了“快采购、轻管理、一站式”的数字化采购服务平台。
2020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京东发布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满天星计划”,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降成本、拓销路、数字化应用、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打造长链服务模式,在“输血”基础上实现中小企业自我“造血”。截至今年6月,以“满天星计划”为主的城市专项服务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
而在中小企业“上云”方面,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的技术服务品牌,目前已服务超120万家中小企业,在生产、供应链、物流等场景提供一站式的数智化技术服务。
此外,京东云携手地方政府在全国建立了近60个产业园,面向各区域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并在活动补贴、资源包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本地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数据佐证改变。据京东零售企业业务事业部中小企业平台业务部总经理罗晓华介绍,京东企业购目前已服务超过2.7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3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全国4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4762家小巨人中均占到整体近70%。
更深远的变化还在发生。挚达负责人告诉财经无忌,未来将与京东企业购推出针对社区充电的企业采购业务,对于这一解决方案,挚达显得信心十足。
可以想见,随着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乃至个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拔节而生,一个中国制造的新未来已渐行渐近。而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京东,将始终陪伴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于京东而言,这场“助攻之旅”永远是一场未完成的马拉松,套用丘吉尔颇为深刻的一句名言:“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充其量,是开始的结束。”
更多往期回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