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李蕾
最近一则消息震惊了互联网圈。
有媒体报道,近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参会的有多家互联网大厂的代表,会上监管部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各平台必须限期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9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回应互联网平台间的网址屏蔽问题,他表示,怎样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可见,监管机构的表态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打破平台封禁,尤其是拆掉占据大厂之间的“围墙”,让平台之间实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
违背互联网开放包容精神
笔者了解到,工信部于今年7月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主要聚焦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的四个方面、八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屏蔽网址链接是重点整治问题之一。
赵志国表示,当前,正在按照专项行动的方案安排,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对于上述动作,目前行业内有很多声音。有的拍手叫好,有的提出了一些担心与忧虑。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对占据头部流量的互联网大厂,还是对广大用户,甚至于这个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打破封禁、解除屏蔽都是一件好事。而要理解这个动作背后的意义与深远影响,还应该用更加纵深的历史视角来看待和分析。
毫无疑问,过去20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的20年。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的巨头诞生,网民数量也是屡创新高。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今年年中我国网民人数已经突破10亿大关,应用场景的丰富程度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但即便如此,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几款应用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鸿沟。例如在某聊天应用的页面是无法分享某宝链接的,必须要复制所谓的“口令”到相关应用才能打开,无形之中为用户增加了诸多不便。再比如,社交软件中禁止分享短视频平台的链接,用户必须将视频下载下来才能互相发送,这显然也与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相去甚远。
营造健康可持续行业生态
面对流量这块巨大蛋糕,玩家们谁也没有办法保持淡定,于是争相建立了一套机制来进行“自我防护”,宁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封杀”已经是最司空见惯的手段了,宣称要保护用户不受垃圾信息侵害从而屏蔽所有外部链接,反而人为制造了网络生态的割裂。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也没有办法进行跨平台的整合与运营,“二选一”站队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本质上还是巨头之间的商业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依靠平台自发去打破这种恶性竞争产生的壁垒似乎不太可能,前者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完成这件事。从去年开始,反垄断的监管措施就在不断加强。
今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正式发布,为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就在7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其中就涉及一部分互联网“大厂”。
到了最近“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的消息一出,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慨,互联网大厂之间的这堵“围墙”,终于要被拆掉了。而“拆墙”的背后,其实是在经历了残酷和疯狂的流量竞争,以及互联网日益寡头化的趋势后,整个行业对于互联网本质的回归。
之前央媒在评价反垄断时用了一句很形象的形容:一鲸落,万物生。
共享、开放、互联互通,这些才是互联网真正的“初心”,也是当前的大势所趋。近日有市场消息称,某两大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双方都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了。
在笔者看来,要打破和填平各个平台之间的深沟高垒,短时间内肯定会有阵痛,但长期来看却能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