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卫星互联网,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近日有传言称苹果公司即将上市的iPhone13有可能支持卫星通信功能,这一传闻再度引燃了关于卫星互联网的讨论。
那么,吸引众多科技巨头蜂拥入场的卫星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它会不会取代5G网络,又能否真正实现天地一体的万物互联呢?
四天两炸
火箭公司抢滩卫星发射市场
9月2日,美国萤火虫公司首次点火试射阿尔法火箭。但仅仅发射两分半钟后,火箭便在空中爆炸解体,上亿资金灰飞烟灭。
据报道,萤火虫公司希望通过阿尔法火箭在小型卫星发射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无独有偶,在此之前仅仅4天,美国阿斯特拉公司的3-3号运载火箭也在发射时遭遇异常状况,上演了一把原地漂移,并最终于高空坠毁。
近年来,私人火箭公司争相上天,大搞发射竞赛,其背后到底在竞争什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研究员何善宝表示,这些火箭公司它们瞄准的其实是卫星发射市场,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通信卫星。全球卫星互联网使用通信卫星,目前已经变成产业界竞争的焦点。
卫星互联网功能强大
但不能替代5G
卫星互联网形象地说就是利用低轨卫星进行组网,将地面的互联网基站搬到天上,具有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等优势。那么功能如此强大的卫星互联网有可能打击甚至取代5G吗?
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韩允表示,星链和手机使用的不是一个波段,因此和手机直连,需要用到终端来接收和转换信号。
此外,卫星互联网无法像4G、5G基站一样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研究员何善宝表示,地面基站的总量跟几千颗甚至上万颗卫星的总量相比大得多。所以从经济总量来算,卫星不可能替代地面。
传统移动通信一般服务于人口密集区域,架设固定基站。卫星互联网则主要解决野外、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信息传输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地球上超过70%的地理空间、约30亿人口尚未实现互联网覆盖。何善宝表示,当万物互联的时代真正到来的时候,卫星互联网必然会成为5G的有力补充,这一块的市场前景会非常巨大。
“星链”与“柯伊伯”的太空互联之争
目前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就是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在2015年就公布的“星链计划”最为引人瞩目,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近年来也开始在这个赛道发力,为了争夺卫星互联网市场,马斯克与贝索斯也是多次在公开场合红脸相向。
马斯克和贝索斯激烈“互掐”的背后,是卫星互联网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星链”卫星互联网的收费标准为99美元的月租费,外加一次性投入的499美元设备费。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8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前,卫星互联网产值可达5600亿至8500亿美元。
卫星互联网全球之争“箭在弦上”
卫星互联网领域目前看似美国“星链计划”一家独大,但事实上地球低空轨道的竞争早已全面展开。
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正投入到卫星互联网领域,目前已经发布的全球通信卫星星座计划超过25个。
地球卫星轨道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规则。如果轨道卫星寿命到期,可重新发射进行补充,造成“先占永得”的局面。据权威估计,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相继启动了鸿雁星座、虹云工程、天启一号等多个卫星星座计划。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首次被纳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标志着卫星互联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1.5万家经营范围含“卫星、航天”的相关企业。2020年新增超3900家相关企业。2021年前9月新增已超43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96%。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巴特尔: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低轨卫星互联网被视为拉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方面,卫星通讯相对于地面移动通讯,更加难以监管,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编辑|段炼 易启江
校对|何小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