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重构,中国龙头逼退韩厂|聚焦液晶面板最长涨价周期

    近期,历时13个月的面板涨价迎来拐点,全球面板价格逐渐回落,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本轮面板价格上涨时间长、涨幅大、全尺寸普涨、尺寸分化明显,对行业影响持久而深远。中国电子报聚焦此次液晶面板最长涨价周期,进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历史上的液晶周期总是部分归因于厂商格局的变化,在始自2020年下半年的这次液晶涨价最长周期,京东方、TCL科技策动的重大收购,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大陆厂商的全球主导权。经历了系列面板竞争格局变动,未来竞争格局深度变化的频度也将逐渐趋缓。
    周期波动触发行业主动权转换
    2015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成为中国液晶面板发展历史上的两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除了面板价格在6个月内从同比下降25%急剧发展为同比下降35%,中国大陆厂商也开启了对于韩厂的逆袭之旅。
    2015年下半年,中国新一波8.5代线的产能扩张刺激了全球供应。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得益于中国大陆8.5代线增加到8条和5.5代线产能爬坡,2015年液晶面板产能比2014年增长36%。其中,京东方重庆8.5代线规划产能每月12万片;TCL华星光电新的8.5代线实现月产6万片;中电熊猫的8.5代线在2015年三季度量产,比2014年产能面积增加55%。而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的10.5代线工厂提前投产,引发了供给大量提高,并开始带给韩国液晶面板厂关厂的压力。
    在2015年之前,价格变化摆幅震荡一直较为温和。根据Omdia研究,2009-2015年,每半年的价格变化在-20%和+20%之间。然而,2015年到2021年,每半年的价格变化变得很活跃,价格在六个月内的变化大于30%。这与供给面的变化有极大关系,特别是2015年后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商开始占据价格主导地位。
    2016年下半年是面板价格急剧飙升的一个特殊时间段,这是由于2015年最后一次周期性价格下跌和三星显示关闭了7代线产能导致。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在这一时期,韩国厂商依然保持领先优势,市占率为20.6%的LGD位列第一,与上年持平;三星显示因制程改造良率不佳影响整体出货,加之11月底关闭7代线40英寸面板出货减少,市占率下降0.8个百分点  第二。

    与韩厂相比,中国台湾的群创、友达市占率受到挤压,且新增产能保守,群创、友达分列第三、第四名,市占率共占30%。中国大陆以京东方和TCL华星为代表的厂商则不断扩充产能,市占率显著提升。其中,京东方市占率大幅提升到15.4%,  全球第四;华星光电得益于t2产线的扩产,市占率挤进全球第五。中电熊猫的8.5代线在2016年一季度也实现量产,带动55英寸面板出货波动增加。2016年,京东方、TCL华星和中电熊猫三个面板厂商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合计市占率达到30%,出货数量仅次于韩国,  全球第二。从此,中国面板厂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将持续稳步提升。

    历史上的液晶周期总是部分归因于厂商格局的变化,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这个时间最长、涨幅最大、全尺寸普涨、尺寸分化明显的液晶涨价周期同样如此。

    奥维睿沃总经理陈慧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面板行业来说,涨价周期造成的正面影响是带领面板行业从低价竞争的泥潭中走出来实现整体性的盈利,让企业获得资金去布局新技术和新赛道进而推动面板行业发展。同时,头部企业重组并购,推动面板行业集中度提高。

    尤其是近两年,全球LCD TV面板市场迎来了大洗牌,“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渐形成并愈加稳固。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LCDTV面板出货量  前五位为别为京东方(30Mpcs)、TCL华星(20.4Mpcs)、群创(19.3Mpcs)、惠科(19Mpcs)、LGD(12.1Mpcs)。
    韩国厂商的收缩为中国面板厂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目前来看,韩国厂商的产能退出不如预期。三星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已关停G7,但G8.5代线将持续运营到2022年以保证其集团客户的供应稳定。LGD则持续推行“双轨道”策略,韩国与广州的OLED产线均在二、三季度完成扩产。同时,LCD G7.5产能提升到150Ksht/M,运营其7代线和8.5代线LCD工厂至2023年。尽管三星显示一再延后其LCD产能关停时间,但整体技术重心向OLED领域转移,退出LCD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LGD的“LCD+OLED”并行策略支撑其出货稳定,但“不进则退”使其在LCD面板市场的领先地位已被中国面板厂取代。
    重组并购成为头部面板厂拓展版图的重要方式,2020年多次并购让整个面板市场格局重塑。京东方成功整合中电熊猫8.5代线和8.6代线工厂,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龙头的位置。群智咨询(Sigmaintell)TV面板资深分析师李晓燕表示,未来,京东方在面板资源的优化整合之路上越发娴熟,当更多的面板产能被集中规划调配之后,其在全球LCD TV面板市场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
    TCL科技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股权,产能面积份额跟随其后  第二。业内预测,TCL华星除非建立一座新的工厂或扩大现有产能,否则其液晶产能份额在2024-2026年将稳定保持在20%左右。
    业内认为,随着中国液晶产能跃居全球第一位,扩产周期也逐渐进入到了尾声。“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大的产业格局变化和新增产能趋于理性。”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近日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今年4月,TCL科技方面表示,对新增LCD投资已经有了非常严格的限制。京东方同期也表示,没有LCD面板的新建计划。
    面板供应商主导权增强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在7 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行业内存量产能逐步退出、新增产能总量有限且产能释放节奏平缓,市场份额逐渐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供需结构持续改善。未来,LCD行业将由投资驱动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由供给周期主导的大幅周期性波动转为由需求淡旺季影响的窄幅波动。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判断,此次液晶周期将减缓竞争格局深度变化的频度。此次周期之后,面板厂商开始思索在后疫情时代摆脱周期性规律束缚,追求确定性成长的可能。尤其是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在保障供需均衡、适时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价格弹性,尤其是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效益竞争将成为重点。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应方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将更有利于增强其市场控制力,并在上下游博弈中占据更强地位。
    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Top10电视品牌面板采购占TV面板厂商出货的比重达到了62.5%,二季度的占比则高达65.2%,创造了近几个季度的新高。群智咨询(Sigmaintell)TV事业部研究总监张虹预计,未来2~3年面板供应商对面板价格的影响力将更加凸显,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博弈当中优势亦更明显。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面板产能集中度快速提升,终端品牌开始推进分散化的采购策略。从去年开始,头部终端品牌已加快导入惠科、夏普等面板资源,以避免过于集中带来的供应风险,缓解价格的剧烈波动。
    张虹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面积基准的供需比为5.7%,供需趋于平衡偏宽松,这对面板的需求和供应双方都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建议面板厂商在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产能结构同时,应慎重考虑产能释放的节奏,适当控制扩产的步伐及新增产能爬坡的进度。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