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21年9月10日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会上对未来风电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心进行介绍,主要包括1、“三北”风电基地;2、西南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3、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计划”;4、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5、老旧风场改造。
国信电新观点:1)我们估计“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老旧机组改造政策有望推动我国“十四五”期间年均风机需求从50GW提升至60-70GW,2023-2025年CAGR有望从原来的10%提升至25%;2)三北、海上和西南连片开发提高土地和海域资源利用效率;3)投资建议:风电设备需求预期上修利好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行业扩容和老旧改造重点利好风电运营商,建议关注风电制造各环节龙头企业:运达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东方电缆、日月股份,以及风电龙头运营商三峡能源、龙源电力、节能风电、中广核新能源。4)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涨价。
评论:
“十四五”时期风电发展进入新时代,年均装机有望从50GW提高到60GW-70GW
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表示“十四五”时期风电产业发展将呈现出四大特点。第一,大规模发展,在前期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占据发电装机的主体地位。第二,高比例发展,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第三,市场化发展,由补贴支持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第四,高质量发展,既要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保证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国家能源局指出,下一步将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的原则,在“三北”地区着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结合水电的开发,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实现近海规模化开发,远海示范化开发。同时,在风能资源优质地区有序实施老旧风电场升级改造,提升风能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风电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我们的测算,“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的推出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贡献50GW的新增装机空间,而目前全国运行寿命十年以上的存量老旧风电机组装机约40-50GW,且大多分布在“三北”风资源优异的地区,考虑到上述两项政策的确定性,我们预计“十四五”我国风机年均需求有望从50GW提高到60-70GW,其中2023-2025年CAGR有望从原来的10%大幅提升至25%。
“三北”风电基地化开发将大幅提升优质风资源地区的风电开发进度,外送能力的提升也将提高存量风电场的风能利用率。海上风电的集群化开发将与机组大型化共同助力我国海上风电平价发展,考虑到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风资源和迫切的新能源消纳需求,我们认为2022-2025年海上风电将迎来高速发展,“十四五”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突破40GW。
“五个并举”促进风电行业多元化发展
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当坚持“五个并举”,即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集中式开发、大规模送出”的单一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双碳”目标的实际需求,未来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必将成为发展趋势,“见缝插针”的新能源发展模式将大幅提升我国新能源的开发空间。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用电量大、煤电装机占比较高,实现碳达峰压力较大,陆上重点开发光伏、海上开发风电逐渐成为沿海各省实现绿色发展的共识。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就地消纳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各地积极上报“两个一体化”示范项目,新能源作为区域主体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
投资建议:年均装机预期的上修将利好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行业扩容和老旧机组改造政策重点利好风电运营商,建议关注风电制造各环节龙头企业:运达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东方电缆、日月股份,以及风电龙头运营商三峡能源、龙源电力、节能风电、中广核新能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